讲座:如何出好一份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137339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座:如何出好一份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讲座:如何出好一份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讲座:如何出好一份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讲座:如何出好一份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讲座:如何出好一份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座:如何出好一份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座:如何出好一份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出好一份试题时间:2014年10月27日 主讲:童明宣一名学科教师,除了能在课堂上上好课,还要能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要通过检测来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测来训练学生,在评讲中弥补学生知识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如何来正确反映出真实的情况,这就是检测试题的质量,检测题针对章节、综合检测等知识范围的不同、目的的不同而不同。合格的试题应该具有较高的效度、相当的信度、适当的难度、必要的区分度。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潜能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测评功能、选拔功能、发展功能、导向功能。试题既要重视对学生学科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评价,也要重视学生学科认

2、识水平和学科思想方法的把握评价。试题还应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考生,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获得的相应知识及相当时期内的发展。下面就如何出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弄清考试的目的,宏观把握试题。(1)练习反馈,巩固基础知识。这主要是针对章节的测试,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这样的试题应该以成绩为中等程度或偏下的学生为中心,题目以练习考查为主,区分度不能太大,让学生学了知识以后能有成就感,增强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信心;(2)模拟、综合训练、检查补漏。这样的试题应该以成绩中等或偏上的学生为重,题目要注重加大技能技巧型的题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二、把

3、握命题题目的选择。试题由一道道的题目组成,每道题目都承载着自己的使命,因此,如何设计或选择题目事关一份试题的质量,如何设计题目呢?1、紧扣新课标,新教材,教材可以有多种版本,但课程标准却只有一个,出题时应选定考察内容,把每部分对应的分值先确定下来,避免主观意象出题,认真了解区域命题信息,把握自己学生的现状。2、试题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单元检测知识覆盖面应达到98%,考查一册或一个年级的内容知识面应达到80%,而大型综合知识覆盖面应达到80%以上。3、试题不脱离课本,要缘于课本,甚至可以有15-20%的原题,解题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要能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4、切忌在不经任何修改而在各种资料上去选择

4、和组合试题。5、试题要不偏不怪,常规题应从问题的情境、设问的方法来解决。6、试题要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重视通法。7、试题要注意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科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试题中应始终贯穿一种学科思维能力,这是学科素质的核心。8、试题应注意渗透课改理念。三、试题的布局。1、坡度合理,由易到难。2、方便改卷。3、合理分类,有序的排列。四、命题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考试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目的不同,试卷编制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就不同。前面提到,平常的检测主要是诊断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期中、期末考试则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学习水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是

5、为高中阶段的招生提供依据,目的各有侧重,命题就会不同。2科学性原则编写的试题不但要求其本身没有科学性和知识性错误,而且试题表述要规范,尽可能采用学科术语。从新课程命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一定比例,设计一些能充分体现学科思想方法,动手操作实践等内容的试题。3简洁性原则试题的语言表达要简洁、精练,每道试题应该清楚地提出一个或几个独立而明确的问题,学生阅读题干后能够明确他们要解答的内容,不存在理解题意的障碍。4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就是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性、教材内容的难易度、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编制的试卷必须具有一定的梯度。一方面,试题本身要具有层次性,这主要体现在解答题中,即每

6、一题中的各个小问题难度应有区别,要有一定的梯度,即使该题是难题,各小问中也应设计难度较小的问题;另一方面,整卷试题难度的分布要有层次性,通常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排列。5创新性原则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试题的新颖性上,而试题的新颖性则主要反映在取材的新颖性、创设情境的新颖性、设问的创新性以及考查角度的独到性等方面。严格来讲,在一份试卷中,至少应有20%-30%的试题是新命题才算较好地体现了创新性原则。如果一份试卷全部选用他人的现成试题,这样的试卷哪怕是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也会让人觉得有瑕疵。五、试卷的编制程序命题工作是一项周密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命题过程必须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这就需要命题工作按规

7、范程序进行。明确命题的程度,掌握命题程序的各项要求,才能编制出一份符合考试要求、高质量的试卷。试卷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确定考试目标、制定命题细目表、编选试题、组配成卷、试卷难度预测、试答全部试题、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七个步骤。1确定考试目标考试目标是试卷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和制约功能.它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的测试目的、内容范围、时间限制加以确定。考试目标包括考试内容、考查目的和各种量化指标(例如,试卷难度系数、考试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2制定双向细目表在认真阅读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出命题及制卷

8、的具体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测试内容(知识、能力)、题量、题型、时限、不同知识点所考查的学习水平以及所占的比例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反映出来。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掌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3编选试题编选试题要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双向细目表,严格选择材料,进行编选试题。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

9、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试题初步确定后,应做进一步的筛选和修订。首先对照细目表,审查所编试题是否与各知识点及其学习水平的设计相符,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补或删减;其次,依据测验的时间要求,确定题量,并对试题做进一步的调整,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已确定下来的题目,从科学性、逻辑性、独立性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做最后的审定和修改。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教材中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批发作业成绩试卷时,记下学生常犯的错误;要经常搜集各种书刊及其他现成的试题;随时把搜集到的或自编的试题存入电脑,并进行必要的分类,组成自己的试题库,便于以后命题时使用。编选试题还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题目内容、考试水平

10、、试题难度应符合细目表;(2)题目叙述简练、清楚、内容准确无误,符合科学性;(3)编选试题的数量要比最后确定的试题数量多一些,以备筛选。4组配试卷试题拟好或选取好后要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编拟好指导语。5预测难度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预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6试答试题命题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

11、三倍。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和答题的实际时间,对试题内容做最后一次调整。7制定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应具体明确,准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试题赋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时间进行分配,试题难度较大,需花较长时间解答的,分值应大些。六、编制试题的常用技巧教师命题时的试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采用他人的现成试题;二是自己编写的新试题。自己编写新试题通常有改编试题和新编试题两种方式。1改编试题改编试题是对原有试题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通常情况下,改编的试题往往难度会相应提高。由于是对现有材料的深挖掘,所以改编所得的新题一般带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改编试题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改变设

12、问角度、改变已知条件、改变考查目标、转换题型、题目重组等。2新编试题新编试题重点体现一个“新”字,即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试题设问要新颖,思维性要强。新编试题,首要的问题是材料背景的局限性。通常可取材于国内外初中学科教材,或国内外高中招生考试试题,或国内外初中学科竞赛试题,或国内外热点时事、热点问题。对教师来说,学科教材也是获取命题材料的非常好的渠道,教材中的许多例题、习题的背景都非常新颖、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是很好的命题素材。有了好的材料,如何选择利用而改编度试题,难度还很大。一方面要求命题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对学科教材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命题者还要有熟练的命题技巧。因此,以新材料展开命题

13、,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偶尔获得一个好的材料,灵感突现,说不定就能命制出一道好的试题。七、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模拟出题,增强学生对考试的应对能力。教师对考试范围和目的进行说明。特别强调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把该掌握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都已经掌握,考试不会出现偏题,怪题和过度的难题。交待原则以后,要求学生自己出一套考试题,给出答案和评分标准,然后交给老师。老师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两三人让他们对自己的命题进行说明,包括为什么某些知识没有考,选择某个题目的原因等等。以上是几点不成熟的肤浅看法,也许给老师们的实际有一定的差异,还请老师们多研究学生,多研究教材,多研究学科检测试题,多研究考试。童明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