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防护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135539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防护危险源辨识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煤气防护危险源辨识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煤气防护危险源辨识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煤气防护危险源辨识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煤气防护危险源辨识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气防护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防护危险源辨识与控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气防护班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手册二O四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 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位员工的生命健 康和家庭幸福,它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我公司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新设备、新 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引进,安全设备、设 施的不断完善,安全本质化程度不断得以提高,系 统安全可靠性也不断地增强。根据以往事故案例分 析,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且无知性 违章引发的事故较多。因此,只要我们员工能严格 执行好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坚持标准化作业,不断加强对岗位危险源的 辨识,全面落实好预防和控制措施,风险是可以控 制的,事故也是能够避

2、免的。为切实从源头遏制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的顺利进行,根据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 文件要求,从对危险源辨识的角度出发,结合各岗 位安全操作规程,对危险源的预防与控制提出了相 应的措施,并根据部门安全培训教育及个人自学的 实际需要,制定煤气防护班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手本手册主要介绍煤气防护班区域各岗位操作过 程中涉及到的危险源,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控制措 施,阐述的内容均由所在岗位、班组、工段经过充 分辨识,并由所在中心汇总审核确定,旨在提高员 工对危险源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努力从源头上遏制事故的发生。二O四年煤气防护班1引言12适用范围13危险源辨识

3、与控制内容13.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23.2危险源辨识内容23.3危险源辨识的四个方面: 33.3.1物的不安全状态33.3.2人的不安全行为 53.3.3作业环境的缺陷 73.3.4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83.4危险源辨识方法93.4.1基本分析法93.4.2工作安全分析法93.5有关要求103.6危险源与预防控制措施 124新增危险源及控制预防措施 121引言为切实加强员工对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的学习, 严格执行好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 产,同时,也为了规范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的程序,保持体系的正常有效运作,特制定本管理手册。 2适用范围2.1、本管理

4、手册适用煤气防护班区域所有作业活动的危 险源辨识与预防控制措施。2.2、 本管理手册内容与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相抵触时, 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为准,并由分厂根据实际,进一步 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3、本管理手册的内容具有强制性,解释权属于煤气防 护站、集团公司生产安全处。3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内容危险源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 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 生事故,将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 重点控制和管理的部位。3.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承包商和参观者)的活动。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

5、论是本公司提供的还是他人提供的。3.2危险源辨识内容危险源在辨识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和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和将来),其辨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3.2.1三种状态:正常: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异常:指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紧急状态:指发生爆炸、火灾、洪水等重大突发性事322三种时态: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并延续到现在的。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状态。将来:可以预见的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设备等新 产生或在维护、改进、报废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3.3危险源辨识的四个方面:3.3.1物的不安

6、全状态3.3.1.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方面a)设计不良: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 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构成 的材料不合适;其他。b)防护不良: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 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乏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 置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其他。c)维修不良: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处理;平时维护不善;其它。331.2物料方面a)物理性: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 体、液体);粉尘与气溶胶;运动物。b)化学性: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 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

7、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 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腐 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 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源因素。c)生物性: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 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它生物性危险源因331.3有害噪声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 331.4有害振动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 3.3.1.5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电离辐射(X射线、丫离子、B离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紫外线等)。3.3.2人的不安全行为3.3.2.1

8、不按规定的方法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的 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 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 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它。3.3.2.2不采取安全措施不防止意外风险;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没有信 号就开车;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其它。3.3.2.3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对带电设备;对加压容器;对 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物;其它。3.324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掉、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错误;去掉其它防护物。3.325制造危险状态货物过载;组装

9、中混有危险物;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其它。3.326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不使用保护用具;不穿安全服装;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3.327不安全放置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车辆、物料运输设 备的不安全放置;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其3.328接近危险场所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接触吊物,接近或货 物下面;进入危险有害场所;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攀、 坐不安全场所;其它。3.329某些不安全行为用手代替工具;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从 中间、底下抽取货物;扔代替用手递;飞降、飞乘;不必 要的奔跑;作弄人、恶作剧;其它。3.3.2.10 误

10、动作货物拿得过多;拿物体的方法有误;推、拉物体的方法不对;其他。3.3.2.11其他不安全行为3.3.3作业环境的缺陷3.3.3.1作业场所没有确保通路;工作场所间隔不足;机械、装置、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缺陷;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物体堆积方式不当;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够;信号缺陷(没有或不当);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333.2环境因素米光不良或有害光照;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咼或 过低;压力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给排水不良;外部噪 声;自然危险源(风、雨、雷、电等)。3.3.4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3.3.4.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 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3.3.4.2

11、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 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3.3.4.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 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 3.3.4.4作业组织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 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3.34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3.346违反功效学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3.4危险源辨识方法3.4.1基本分析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对照危险源 分类和事故类型,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具体的危险源。3.4.2工作安全分析法

12、3.4.2.1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相连接的作业步骤,识 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并将其汇总。3.4.2.2如果某作业活动不能分解成若干个相连接的作业步 骤的,参考危险源内容,辨识出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物的 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动、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健 康管理上的缺陷。3.5有关要求3.5.1切实提高危险源辨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危险源始终贯穿于生产全过程,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此,对危 险源进行辨识,制定落实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是预防 控制事故的关键,这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将起到积极的 作用,也将直接影响到各项生产任务的正常顺利进行。因 此,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按要求规

13、范做好辩识工 作,切实落实好各项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确保安全 生产。3.5.2要全面做好岗位人员对危险源的辨识与预防控制措 施的培训教育工作。对危险源的辨识以及所采取的预防控 制措施,要在岗位人员自学基础上,重点明确专人做好现 场辨识教育。特别是新工人要作为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 必须根据其所分配的岗位,由班组长或师傅进行现场辨识 教育,要将这项培训教育工作作为新工人安全教育的必 学、必考内容,同时对转岗、变岗等人员必须针对新的工 种(岗位)进行辨识教育培训,切实通过教育培训增强职 工的安全常识及自防能力。3.5.3要切合实际,全面做好危险源的补充辨识工作。要根据各岗位生产实际,对采用新设备

14、、新工艺、新技术、 新材料或岗位环境发生变化的,要及时做好危险源的补充 辨识更新工作,确保每个岗位、每个区域在操作过程中所 涉及的危险源都能充分辨识到位,并切实采取相应的控制 措施,确保安全生产。3.5.4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主动参与危险源的辨识工作。要鼓励职工不断的对危险源进行补充辨识,对表现 积极的要给予奖励,从而激发职工主动参与辨识的热情。3.5.5要切实加强手册学习,全面了解掌握手册内容。各岗位员工要切实加强对本手册的学习,要通过学习,充分了 解本岗位及本区域在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掌握其预防和 控制措施,做到“三不伤害,”切实做到人人知险、人人防险, 同时要根据生产岗位及作业区域

15、的实际,按辨识要求,不 断的补充辨识,并及时落实好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3.5.6所在班组要加强检查,经常督促岗位工人加强自学, 并组织考试。3.5.7本手册所在部门全体员工人手一份, 要妥善保管,如发现遗失或损坏,要及时申请补发,如有新工人、或转(变)岗人员,所在部门要确保及时发放到位3.6危险源与预防控制措施以下主要介绍煤气防护班针对作业活动进行的危险源辨识,并制定的预防控制措施序号作业活动/内容危险因素/环境因素(污染物)可能导致的事 故/环境影响控制措施1班前会员工心理、生理状 态、情绪异常。员工的心理及 生理异常因素 影响工作质量 或存在安全隐 患 。1、当班班员提前5分钟 到达规定地点列队,由 值班长点名,划考勤;2、当班班长检查班员劳 护用品穿戴及工作情 绪,对违反规定的有权 拒绝其上岗;3、由当班班长组织本班 人员在规定地点召开班 前会,并做好班前讲话 记录;讲明上一班生产 情况并传达上级精神, 安排本班工作任务;根 据当班工作任务,强调 安全注意要点,班员签 名确认;4、所有人员明确自己的 工作任务,牢记安全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