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案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13512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所以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后面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分。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从小学到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因此,刚进入七年级,他们

2、抱有新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对实验课都有一种新奇感,实验究竟是什么?他们都会表现出一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求知欲望,刚开始就遇到了大量的枯燥的名词:显微镜的结构名称等,如果这时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就很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七年级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实验课之前利用多媒体,联系实际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2.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3

3、.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教学资源:显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有数字的透明纸、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教师:生物学是一门探究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探究宏观世界的时候可以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但是有些东西是我们用肉眼所无法观察到的,比如:生活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细菌,导致我们生病的病毒等等,虽然我们知道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是却无法了解它们,

4、那么我们真的就没有办法去认识这些细小的微生物吗?多媒体展示:细菌,病毒,植物和动物细胞图片。教师:那这些图片是从哪来的呢,学生:是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教师:对,我们也可以借助显微镜自己看到这些,那么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之前我们应该好好的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以及它各个部位的功能,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使用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先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挂图和课本上的彩图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教师:刚才我们只是通过图片大概的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如果有实物就更直观了,在我们请出显微镜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书:如何正确取镜和安放。学生:自学课本十一页取镜和安放,取出显微镜。教师:下面

5、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取镜和安放时的注意事项。学生:讲述注意事项。教师:很好,取镜时我们应该用两只手正确操作并且将显微镜放在试验台略偏左靠里一些。安放好之后下面,两人一小组,对照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镜,探究各部件的功能。要求:(1)人人动手;(2)提出主要注意事项:静(不能影响他人)、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生:两人一小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说出各部件的名称。师:下面时间,小组互相检测,然后老师进行抽测。生:学生活动。 师:4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就把显微镜的构造记住。 师: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只是

6、一个开始,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种观察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同学们在动手观察时,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做的过程保持安静,不能影响他人;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我们先观察的是2号标本。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师:好,在老师刚才巡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的同学没有看到物象,还有同学操作失误的。下面请一位之前老师培训过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停手仔细看一下,他的操作和你操作的有什么区别。生:演示。 师:讲解,用低倍物镜(10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的手法,

7、手指不能扳物镜,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多次尝试就会习惯。师: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自己的操作,找出不足的地方,再继续观察。师:好,同学们基本已经学会了基本操作,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以下4个问题,观察1号和3号标本,继续探究我们的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像?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第四题请同学们换一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再观察。生: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

8、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师:下面我们一起归纳一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生: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师:下面,我们要进行实验考查,两人一组轮流起立操作,评价人需指出问题,评等级。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像。师:同学们的显微镜操作都顺利通过了,那显微镜使用后,该怎么处理呢?生:看书18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师:最后,带给同学们一个显微镜顺口溜: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后归箱。十全十美,你最棒。为学生学会显微镜的操作表示鼓励(掌声)。案例分析: 本节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和单独演示等方式对显微镜多次观察和使用,对

9、显微镜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能在单兵训练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能及时指出,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对其他同学提出警示,在操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学生第一次做实验,兴趣浓厚,情绪高涨,都想展示自己的实验能力。做完之后争先恐后的举手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部分同学的合作能力比较强,能够主动帮助自己的同伴完成实验操作。但是学生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实验,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同时,由于是分组实验,有些学生好面子,不会的地方也不好意思说,最后有结果就行,所以导致整节课上完他们也不愿意自己独立操作。显微镜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仪器,如果没能真正掌握使用方法,不能规范操作会给以后的实验课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在以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加强引导,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独立操作,写好实验报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组织好学生做好每一次实验。在此基础上我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要做到:一、 严密组织教学,有始有终。二、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三、 明确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四、 在操作过程中让每个同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自己独立操作,写好实验记录。五、 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写好实验报告,避免抄袭。六、 课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