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打造班级文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133299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合作打造班级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家校合作打造班级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家校合作打造班级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校合作打造班级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合作打造班级文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校合作,打造班级文化作者:彭宏来源:教育家2018年第34期班级文化是班集体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是形成 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是促进班级和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深入推进素 质教育的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形成合力, 从而让班级文化建设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个性、人格的健康 发展。广东省江门市怡福中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究中,以“彰显个性、合作进取、共筑幸福”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核心,以“小组互助、家校携手、打造特色”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策略,逐步 形成了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家校合

2、作型班级文化模式。在家校的齐心协作下,通过合理分 组,充分发挥正向群体效应;遵循规律,科学规划班级发展目标;整合资源,积极拓展班级活 动空间;多元评价,全面提升自我教育意识;着力细节,共同构筑班级精神坐标,打造健康向 上的班级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性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了学习和生活等能 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分组,充分发挥正向群体效应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身心机能的迅速变化使学生产生许多新的、尚不 十分清楚的体验愿望。所以,他们迫切希望从对同辈和伙伴的了解中解开心头的困惑。在这个 时期,群体对学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有个性

3、、情 绪、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影响。群体对于班级的影响十分巨大,当它呈现正向的风貌时, 能极大促进班级的发展;当它呈现消极负向的氛围时,会严重阻碍班级的建设。因而,在班级 文化建设中,我们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通过家长和老师引导,组内榜样的示范,发挥正向 的群体效应,推动个体和集体的进步。在我校的班级建设中,我们通过自主组队和老师建议相结合的方式,每组6人,每个小组 设置一个小组长,其余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责任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能找到小组的归属感。 培养和树立组内的榜样人物,以引导小组发展方向。每一组都聘请一位家长作为专职指导员, 全程参与小组活动,帮助解决小组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家长

4、的指导下每组都有自己的组 名、组徽,体现小组成员的价值观与个性特色,树立本组的文化标志。整合资源,积极拓展班级活动空间班集体活动的空间通常限定在校园里,但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这显然存在局限性。 拓展班级活动空间,实际上就是拓展学生发展的渠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兴趣,提 升能力和素质。我校积极倡导家校合作型班级文化,得到了全体家长支持。利用家长的力量与 资源,积极拓展班级活动空间,开展更丰富多元的班级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提 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掘家长资源。家庭是学校联系社会的基点,在家校合作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现有 的家庭资源为基点来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让家长与家长互

5、相了解、互相推荐,以点带面,引领 更多资源与力量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学校每个班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设计了家委会成员职能分配意向调查表,了解家 长的特长与爱好;班级每个学期举行三次家长委员会会议,细化家委会成员的职能。家长委员 会成员积极参加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管理与发展献计献策。家长委员会策划课外活动。家长委员会利用周末时间,策划组织各类课外活动,丰富孩子 们的课余生活。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同学们“走进江门气象局,探访气象大奥妙”,以 “互联网科技=人类无限伸展的眼睛和手臂”为主题,组织学生前往江门市中国电信大楼互联网 科技基地参观,组织学生到乡村,开展以“回归自然乐同行,农耕扶贫送温

6、暖”为主题的义工 活动。家长委员会丰富班级课程资源。学校成立了家长讲师团。家长讲师团由班级家长委员会推 荐优秀家长组成,讲师团课程设置丰富,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围绕“共话安全、急救自 护,,“学会生活,学会理财” “中华文化,侨乡特色”“提升自己,爱国爱家”“中国梦 我的梦”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讲师课程。家长走进课堂,以生动的形式、出色的表达、 丰富的资源、专业的技能,给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课程体验。这既是对学校课程资源的有效补 充,也为孩子推开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户,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成长。家长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学校的班级活动小组不仅是学生的小组,更是家长的小组,学 生活动,家长也有一份。如

7、在“感恩满怀,携手同乐”班级亲子活动中,让家长参与活动设计 和策划,将全班同学及父母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抗赛,要求一家三口共同参与, 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以“真人野战斗智斗勇,军情深厚魄力飞扬”为主题的真人 CS野战亲子活动,一场场“战斗”下来,师生家长之间的情谊愈加坚固,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 智慧与勇气;成立家长合唱团,通过家长的合唱展演,发挥以身立教的示范作用,家长和学生 一起同台演唱,加强沟通与交流。家长参与班级活动,极大地拓展了班级活动空间,为班级优良文化的形成做出贡献。多元评价,全面提升自我教育意识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

8、是真正的教 育。”家校合作的班级文化建设,也致力于在评价中渗透赏识教育理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培养学生形成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从而打造学生自我发展平台。家校合作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赏识教育理念,让家长赏识子女,让老师赏识学生,让 家长互相赏识,让学生互相赏识,让学生自我赏识。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元的评价方案,不只 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获奖情况来评价其在班集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而是采用纵横比较的 方式,看学生的进步情况。每次班集体活动,我们要求学生填写自我评价的定量表,定量 表中围绕“知、情、意、行”等方面设计了各种项目。自我评价注重过程的评价,而不是一味 强调结果。同时,在班级活动中,要

9、求家长参与评价,每次活动都发放家长评价表,在阶段总 结会上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要做总结评价。还采用民主生活会的方式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客观、公正的多元评价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真正让学生通过多 元评价看到自己优势和进步,也看到不足,从而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在班级活动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策划及执行过程,提升学生自我教育 意识。比如,我们开展“敲开幸福之门”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每个组的组员根据 自己或家人的体育爱好特长,独自设计活动简案,小组整合交流后,综合考虑方案设计、组员 的参与热情等,选出最适合推行的小组方案,再由全组成员共同修改臻善并上交班委。最后,

10、 不同小组为我们呈送上精彩各异的方案。由于每位小组成员都参与方案设计与资料收集、整理 过程,使活动开展得异彩纷呈。学生们也真切地从家庭生活与校园生活中体验到了幸福感。着力细节,共同构筑班级精神坐标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有了鲜明的班级精神,就如同在班级中擎起一面旗 帜,让孩子们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前进动力,每一个班级成员在其中都得到正面引领。家校 合作型班级文化建设中,家庭和学校致力于班级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共同构筑班级精神坐标。一是着力于班级视觉文化。我们通过图书角、墙壁、黑板报、学习栏、德育栏、标语等方 面展现班级个性,还要求各班将小组活动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营造温馨的文化氛围。二是

11、着力于班级精神文化的创建。我们要求每个班通过小组活动来设计班徽、班服、班级 口号、班级目标等班级标志。在每次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个班级都要展示自己的班级标志,呼 班级口号,凝聚班级共同情感。三是着力于班级制度文化的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离不开班级制度的规范,建立班级制度 是学生进入怡福中学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我们让每个小组提出班规等班级制度的讨论稿,邀 请家长和任课老师参与,在班会上进行讨论,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尊重、遵循班级制度,规范行 为,提升班级集体意识。四是着力于班级行为文化的建立。班级经常开展小组活动,丰富班级生活,既发展学生的 个性,又加强团队协作氛围,提升班级归属感。总之,从班级文化的氛围、班级情感、班级集体意识、班级归属感等多方面入手,最终凝 聚独特的班级精神坐标。(作者系广东省江门市怡福中学校长)责任编辑:周彩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