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与低保的关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132974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扶贫与低保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扶贫与低保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扶贫与低保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扶贫与低保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扶贫与低保的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扶贫与低保的关系 .含义: (1)扶贫开发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改善生产条件,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授人以渔”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救助的制度,是在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授人以鱼” 2.区别: ()工作对象及范围不同: 开发式扶贫:所针对的是农村低收入人口

2、,强调的是低收入人口的发展权,除了支持贫困家庭以外,还支持贫困村、重点县的发展; 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所针对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即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全部贫困人口,强调的是贫困人口的生存权。 ()政策设计及作用机制不同: 扶贫开发:着力点在于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增加贫困人口人力资源投资,是通过发展的办法间接解决贫困问题,其目标涵盖了所有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采取的是“特惠制”; 低保制度:是通过政府的救济功能,采取发放现金的办法,直接将最困难人口的人均收入提高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其目标仅限于贫困线以下人口,采取的是“普惠制”。(3)目的不同: 扶贫开发:

3、目的是提高贫困地区,重点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低保制度:目的是维持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水平。(4)工作手段、性质不同:扶贫开发:是一种扶持生产的开发形式,其手段是创造生产条件,提供生产发展机会,是造血式扶贫。 低保制度: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其手段则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予贫困人口现金或实物的生活补助。是输血式的扶贫。(5)实施主体和工作机制不同: 扶贫工作。是由扶贫部门主管,项目多方实施管理,扶贫工作机制是项目实施机制。 低保工作。是以民政部门为主体,其工作机制是识别低保对象,逐层进行资金和物质传递。 (6)反贫困的作用不同: 扶贫开发:对反贫困的作用是间接的; 低保制度。对反贫困的作

4、用比较直接,对其绩效的评估比较简单。 3.联系: 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间不是相互排斥、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扶贫开发是缓解低保压力、稳定脱贫的有效手段;低保制度是对扶贫开发的有效补充。 .结合: ()在继续推进以“造血式”扶贫为主的方针下,针对特困人口,适当采取“输血式”扶贫办法。既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工作方针,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又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农村低保制度,使农村特困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的阳光雨露。(2)当前农村贫困群体的多元化特点决定了政府扶助政策体系须多样化。对不同类型和区域的各种贫困对象,政府的扶助政策和措施应区别对待。 第 2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