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3290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很快,设施栽培面积约占世界的70%,设施栽培面积和总产量 已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和设施栽培的推广,重庆市的设施农业呈现出较 快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农业产业化一个新的增长点,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及园林苗 木的生产,其中节能日光温室、普通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发展最快,而传统玻璃 加温温室由于能耗大,运营费用高,产量效益低下而发展缓慢。一、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 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较好2017年重庆市温室大棚发展总面积达到2743.075万m2,其中玻璃连栋温室7.48万m2、 塑料连栋温室4.11万m2、塑料大棚2731.49万

2、m2,以栽培蔬菜、花卉为主,设施内配 套喷灌、微喷灌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较少。设施栽培的结构以中、小棚为主,塑料大棚面积占温室大棚总面积约99.58%。2. 设施农业发展效果明显现代化温室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位于渝北区的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引进的西班牙温室设施蔬 菜项目已经投产;九龙坡区白市驿引进的荷兰现代化温室已经投产;由上海市和重庆市万 州区共同投资位于万州区五桥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内的全电脑控制连栋温室已经投产;曾家 镇5040m2的温室建成,大棚跨数5跨,长105m,宽48m,面积5040m2,总投资达 250万元,温室大棚采用法国9600型,主体框架为全钢结构,周围由温室专用薄膜及pc 板覆

3、盖,室内配有通风质量符合法国国家NF-57064标准;还有在一些地区,农民自己投 资兴建的农业设施,如重庆潼南县和涪陵地区的蔬菜基地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收益。设施栽 培在蔬菜和花卉的生产、种苗培育、作物新品种引进选育、脱毒种苗快繁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柑橘无病毒苗木的培育方面,对重庆市柑橘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 献。以设施栽培为主的工厂化农业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3.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据在重庆南川区的调查,随着“一小时经济圈”、城乡统筹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设施农业发展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南川区设施农业发展很快,种植小型西瓜等瓜 果、蔬菜、花卉、林业苗木等的设施栽培数量不

4、断增大,除了普通的地膜覆盖以外,还广 泛采用两人塑料钢架大棚、PC/玻璃温室等先进农业栽培设施,尤其塑料钢架大棚因其适 合广大农民既经济又实用的要求,发展数量最多,应用也最为广泛,其中有不少大棚还配 套采用了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及设备。比如大观镇大力发展大棚种植蔬菜,建成了 1.5万 m2左右的塑料钢架大棚,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栽培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 了南川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二、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及成效近年来,随着以日光节能温室、塑料大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比 较重视推广设施农业的发展,充分认识设施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坚定信心,积极组织力量

5、, 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步伐,使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经营水平越来越高,把“大棚 经济”推向一个新水平,使其成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增收的好路子。该市在抓好 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各级政府重视推广设施农业,积极组织力量,加大投入,使设施 农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经营水平越来越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设施栽培技术等方面有了 许多创新和发展。实施以日光节能温室,塑料大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 效,为该市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新鲜蔬菜,对促进该县农业结构调整,丰富城乡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设施农业的发展由单一结构向多样化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

6、。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 收入的稳定增长。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了农业 由单一的粮、药种植向粮、药、菜、食用菌、花卉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质量提高。2. 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以蔬菜、花卉种植和食用菌生 产为主的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了种养结构, 丰富了种植种类,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牧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3. 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

7、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广大 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 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 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蔬菜和花卉种植、食用菌生产中,使农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 一页查看。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 重大变化。4.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设施农业 的收益高于种粮收益。根据

8、调查,一栋0.5亩的日光温室种植蔬菜年纯收入4000-5000元, 一栋0.3亩的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年纯收入也在800元左右,如果种植其它品种,如蘑菇收 入更高,一个菇棚可收入8000元-10000元,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因此,许多农民靠发展“大棚经济”脱了贫、致了富。5. 扩大了应用范围设施农业的发展,扩大了应用范围。设施农业发展基本覆盖了大农业。目前主要是种植业 的蔬菜生产、食用菌生产和花卉生产,在畜牧生产中,羊、生猪等的养殖也在不同程度的运用设施技术。6. 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设施农业对品种、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高, 农民在大棚种植时主动要求学技术、用技

9、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配套起 来,有效促进了自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左邻右舍和周边村社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不断增强,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 生产的科技水平。7. 增强了抗灾防灾的能力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强了抗灾防灾的能力。设施农业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雨水 分配不均和干旱缺水、积温不够、自然灾害频繁的突出问题,农业的整体抗旱防灾能力增 强,农业效益成倍提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8. 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设施农业生产占地面积小,单位产出率 高,可以高效地利用水源、耕地等有限的农业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

10、解了退耕还林(草)后耕地减少的矛盾,促进了退耕还林(草)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了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9. 激活了大批相关企业 近年来重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发展的同时激活了大批相关企业。如重 庆市农业科学院所属企业重庆凯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迅速发展 壮大起来的,主要从事农业设施的研发及建设。以及重庆优耐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致力 于为企业打开经济大门,投身农业产业化潮流提供最专业、最便捷、最全面的农业工程技 术服务,主要从事养猪场的设计建设。他们的技术水平代表了当今相应行业的领先水平。还有很多相关业务的企业也相继发展起来。三、设施农业发展

11、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该市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资金、技术和气候等条件的制约,先 进的设施农业技术得不到很好推广应用,目前,大棚布局还比较分散,总量不够,规模不 大,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设施不规范,栽培技术落后,服务工作跟不上,技术指导和培 训工作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日光节能温室和大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在重 庆地区的日照时间短,在l800h以下,年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下,对于一些需要高光照 的作物如花卉种植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从发展的整体水平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认真 解决。1. 设施的适应性不强设施农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行业,生物、环境、工程三大学科领域

12、的技术与产品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重庆地区冬季多雾,日照时间短,夏季气候炎热,这些是与北方的气候不同之 处,如果照搬国外的设施农业结构设计模式或北方设施农业结构设计模式,就不能充分利 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利,使得设施农业本应具有的经济效益不能得到 充分体现,甚至出现亏损现象,这将严重挫伤人们对设施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对于一些早 期引进的温室,由于温室结构的不合理,如温室侧面并未开窗、安装的内遮阳设施,其通 风散热效果不好,出现了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不相适应,而导致无法生产,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2. 设施的投入产出率不高重庆过去所建造的温室,主要来自于北方的温室生产厂家,这些产品大

13、多数是按照北方的 设施农业生产要求进行设计与生产的,在结构和设备上与重庆的气候特点不相适应,结构 过于笨重,使得温室销售价格过高。由于在一些设施农业项目的实施中,大多数由政府出 资兴建,过多地考虑设施农业的形象性,脱离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盲目追求高标准、 高配置,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满足不了要求,造成设施农业资源的浪费。 一些地方在建造温室之初,未考虑初期投资,只考虑了温室在运行使用中的费用,期望在 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不再继续投入,让其依 重庆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 一页查看。靠自身的收益获得运行维持发展。如果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则其

14、经济效益就很难体现。3. 设施的作物生长环境调控指标欠缺 我国的设施农业生产中,一些基础数据缺乏,如对作物的生产种植环境因素的量化指标欠 缺,对温室的控制往往是依靠传统的经验进行,在一些参数的设置上带有人为色彩,如对 温度的控制就并没有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相应的控制。在大多数的智能温室控制中, 对环境的调控采用的是单因子的控制方式,即在控制过程中,只对某个因素进行控制,而 不考虑其它要素的影响和变化,而实际上影响作物生长的众多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的,当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时,相关的其它要素也要相应改变,才能达到环境要素 的优化组合。如温度的变化和湿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关联因素,但是目

15、前的设施控制还没有加以考虑。4. 设施农业的病虫害防治亟待解决由于设施农业中的温室大棚具有一定程度的密闭性,给作物的授粉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 却给作物的病虫害传播带来了有利的条件。现在农业设施中的病虫害防治采用的是常规的 防治方法,即采用农药,而且农药的喷洒也是传统的方式,造成农药的浪费和不同程度的 污染,制约了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无公害化,致使产品经济效益就受到了影响,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5. 设施内部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在重庆地区的设施农业中,只有一些设施比较完善的现代化温室中采用了一些自动控制技 术,配备了如自动灌溉之类的设备,而耕作机械和收获机械之类基本上没有配备,所有的 工作都是

16、由工作人员完成,机械化生产水平低下,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相差甚远。6. 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业设施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修建使用面积为1亩的日光节能温室需要资 金1.6万元左右,加之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更大。对收入较低的该县农民 来说,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依靠群众自筹建设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认识 不足,农民等、靠、要的思想相对严重,多渠道投入的机制还未形成。近两年设施农业建 设项目虽然财政在资金上给予补助,但金额有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快速发 展。农机补贴的种类和面都很窄,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投入也很少。7. 设施农业发展的产后服务不到位在设施项目建设初期,积极引导经营户进行建设,出主意、想办法,跑项目、筹资金。当 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在引导种植上也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