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13252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教学设计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教学设计方案中江县南山镇中心学校 房敏课题名称春科 目语文年级七年级教学时间二课时学习者分析1 一般特征: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2到14岁之间,教学内容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设计。 2 入门能力:7年级学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遇到生僻的字词能利用工具书解决;对文中的一些简单的优美句子能欣赏。3 学习风格:学生们喜欢朗读句子优美的诗文,但对理清文中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的教学环节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中愉快的接受知识。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2联系自己的生

2、活实际,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情感。二、过程与方法1. 反复朗读课文;2. 理清文章的思路。三、知识与技能1. 学会体会文章从不同侧面描绘的春景之美;2. 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并加以欣赏。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3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教学资源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春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1.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听后教师引导: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于是,古往今来,无数

3、的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描绘春天、赞颂春天。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朱自清的散文春,具体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教学活动22. 整体感悟1) 配乐朗诵: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播放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能听出作者写了春的哪些景物,听出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初步感受意境美。2)谈感受:听过,请同学们走出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描绘一下,刚才在脑中闪现的美丽画面。请同学们用:“听过朗读,我听到了_;听过朗读,我看到了_;听过朗读,我感受到了_。”的句式来回答。3)比赛朗读:选出自己喜欢的片段朗读,同学加以评价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热情,用声音感知美。

4、自读及评价,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对文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感悟。教学活动33.深入理解,共同探究1) 学生再读课文,再次欣赏理解春色之美。 引导学生回答:朱自清笔下有哪些景物,并各有哪些特点?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只能直觉意会“美”而不能言传“美”,所以准备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理解“春”究竟是怎么美的,作者是如何构思的?讲究层次的?此时教师示范如:山朗润,水涨,太阳红,小草钻,要求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想边用笔勾画,自读,自悟,自得,自问。然后小组互动学习,分析,整理(得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的五幅画面)对文章的的写作技巧加以引导分析:抓住景中物,情景交融,应用适当的修辞

5、。2) 师生共同探讨:(老师提问,引学生一起探讨,本文景美,情感美。)问题:这篇文章,为什么把春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青年。文中哪些语句说明春天是新的,是美的,是力量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联系前文,引导学生。春天像娃娃说明从头到脚是新的:a.刚睡醒张开眼,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等都是新;b.刚钻出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c.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都是新的;春天像小姑娘说明春天的花枝招展,美丽多姿:a.小草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b.树上的桃红的像火,杏粉的像霞,梨白的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

6、c.花丛中的蜜蜂和蝴蝶,繁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喜喜,非常舒畅,给人以愉悦的美;d.轻风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e.蓝天上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的无尽深思和遐想,更是美。春天像健壮的青年说明力量的美:a.“张”、“朗润”、“涨”、“红”等词不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阳的变化,更是指在春风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b.“钻”字更是春天充满活力的高度体现,也诱得人们充满活力;c.“让”、“闹”、“眨”、“赶趟儿”把花儿竞相开放、蜂蝶竞相追逐、热热闹闹的春天、充满活力的春天展现了出来;d.“抚摸”、“酝酿”、“卖弄”、“应和”、“舒活筋骨”等词使人产生万般感觉,万般想象,万般喜悦。这三个比喻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喜爱和赞美。引导学生联系前文,把目光放在全文之中,仔细从词、句、修辞等方面来品读美文,学会写作技巧。教学活动44.教师小结: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春天是美的,大自然中美丽的景物比比皆是。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你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的笔去描绘美。5.课外拓展,知识迁移 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写一篇短文,描绘自己家乡的秋天。这是对文章的学习、欣赏、借鉴、体验和反思,做到学以致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