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双基限时练【20】糖类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132395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双基限时练【20】糖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编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双基限时练【20】糖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编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双基限时练【20】糖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编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双基限时练【20】糖类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编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双基限时练【20】糖类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双基限时练【20】糖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双基限时练【20】糖类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化学精品资料双基限时练(二十)糖类基 础 强 化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B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能发生银镜反应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解析葡萄糖含有羟基,故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的一种);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无羧基,所以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D项错误。答案D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葡萄糖和麦芽糖都溶于水、有甜味B麦芽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两倍C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但所含碳、氢、氧的质量比相同D. 1 mol麦芽糖完全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解析

2、葡萄糖、麦芽糖都溶于水、有甜味;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故麦芽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的两倍要小;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均为(C6H10O5)n,碳、氢、氧的质量比相同,但n值不同,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由反应式:C12H22O11(麦芽糖)H2O2C6H12O6(葡萄糖),可知1 mol麦芽糖完全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答案B3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一种单糖B葡萄糖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6个水分子C常温下,葡萄糖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D1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需要

3、9 mol氧气解析解答本题要对葡萄糖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有较全面的了解。葡萄糖是单糖,A项正确;葡萄糖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但不是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B项错;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必须加热,C项错;葡萄糖分子可改写为C6(H2O)6,由此可判断1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需要6 mol氧气,D项错。答案A4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叫糖类B糖类物质均能与银氨溶液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银镜C糖类物质都有甜味D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解析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C2H5OH,A项不

4、正确;蔗糖、淀粉等非还原性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B项不正确;多糖一般无甜味,C项不正确。答案D5膳食纤维有助于胃肠蠕动,被人们誉为食物中的“第7营养素”。下列食物中含膳食纤维较多的是()玉米精制面粉西芹豆腐ABC D解析玉米、西芹含膳食纤维较多。答案B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银氨溶液鉴别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B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C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均能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D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解析淀粉溶液不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答案C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5、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解析油脂只含C、H、O三种元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A项正确;蔗糖、麦芽糖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B项正确;乙酸电离时,COOH上的氢原子发生电离,C项错误;苯中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D项正确。答案C8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都能水解,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B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C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化学性质相同解析A项,两者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B项

6、,由于n值不同,故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D项,两者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答案C9某学生称取9 g直链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水解的百分率,其程序如下:(1)填写各步所加试剂名称:A._;B_;C_。(2)只加A溶液而不加B溶液是否可以?_。理由是_。(3)当析出2.16 g金属单质时,淀粉的水解率为_(已知1 mol醛基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 mol Ag)。解析淀粉水解条件:稀硫酸作催化剂,为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应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稀H2SO4,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银单质。(C6HnH2OnC6H所以水解率为100%18%。答案(1)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2)

7、不可以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18%10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B、C,它们分子中碳、氢、氧的质量之比都是6:1:8;A、B、C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已知A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5。1 mol B完全燃烧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44.8 L。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B的3倍。(1)写出A、B、C的分子式_、_、_。(2)C结构中无支链,且1 mol C能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2.5 mol H2,已知2个OH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则C的结构简式为_。解析由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可求出其最简式:n(C) :n(H) :n(O):1:2:1,即最简式为CH2O

8、。再由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确定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M(A)15230,则A的分子式为CH2O,B的分子式为C2H4O2,C的分子式为C6H12O6。答案(1)CH2OC2H4O2C6H12O611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方案A:淀粉溶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结论:淀粉没有水解。方案B:淀粉溶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没有水解。结论:淀粉完全水解。上述三个方案设计和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答案方案A设计和结论均不正确,因为水解液中的H2SO4未用碱液中和,在酸性条件下,银氨溶液不能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按方案A设计进行操作,可能是淀粉没有水解或部分水解或全部水解

9、。方案B设计正确,结论不正确,这是因为淀粉也可能部分水解,而未水解的残留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故不能得出淀粉没有水解的结论。方案C设计正确,结论也正确,因为按设计方案,有银镜现象说明有葡萄糖,遇碘水不变蓝说明已无淀粉。能 力 提 升1.青苹果汁遇碘水显蓝色,熟苹果汁能和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这说明()A青苹果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葡萄糖合成淀粉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青苹果中含有淀粉,熟苹果中含有葡萄糖,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答案D2白酒、食醋、蔗糖、淀粉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烹调剂,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A鉴别食盐和小苏打B检验食盐

10、中是否含有KIO3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D检验白酒中是否含有甲醇解析食醋中含有乙酸,与小苏打(NaHCO3)反应产生气体(CO2),食醋与食盐不反应,故可用食醋鉴别食盐和小苏打。答案A3下列有关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提供营养物质B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但糖类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C没有成熟的苹果汁遇碘显蓝色,成熟的苹果汁能还原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D1 mol二糖完全水解一定能够生成2 mol葡萄糖解析纤维素虽属于糖类,但不能被消化吸收直接成为人体的营养物质,故A项错;单糖不水解,故B项错;蔗糖是双糖,水解产物是等物质的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故D项错;没有成熟的

11、苹果汁中有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故遇碘显蓝色,而成熟的苹果汁中有葡萄糖,故成熟的苹果汁能还原新制Cu(OH)2悬浊液。答案C4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加热;滴入稀硫酸;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入NaOH溶液中和。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 D解析解答本题时必须明确各步操作的目的和各步反应的条件。加热既是淀粉在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反应的条件,也是其水解产物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的条件;滴入稀硫酸用来催化淀粉水解;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中和作催化剂的稀H2SO4,以使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12、能够进行。因此验证淀粉水解产物可以表示为淀粉溶液酸化液水解液中和溶液Cu2O,故正确的排序为。答案B5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ACO BH2CC6H12O6 DC12H22O11解析2COO22CO2;2CO22Na2O2=2Na2CO3O2,把、化学方程式联合可得,CONa2O2=Na2CO3;同理把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两个化学方程式联合可得,H2Na2O2=2NaOH。即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H2和CO的质量,由此可推出,凡符合(CO)m(

13、H2)n的分子组成的物质均符合题意,把C6H12O6可写为(CO)6(H2)6,而C12H22O11不符合(CO)m(H2)n。答案D6根据下列变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物质的名称_。加B溶液的作用为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3)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解析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反应前先加NaOH溶液(B)中和稀H2SO4。葡萄糖(A)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D),乙醇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E),乙醛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F)。答案(1)葡萄糖中和稀H2SO4(2)C6H12O62C2H5OH2CO2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3)氧化反应7.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甲同学做实验得出如下结论:B能发生银镜反应;A遇碘水变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