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要求规范高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指导原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13182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要求规范高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指导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要求规范高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指导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要求规范高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指导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要求规范高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指导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要求规范高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指导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要求规范高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指导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要求规范高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指导原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新规高等级公路结构设计指导原则高速公路桥涵研究组二O一一年十月 / 一、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1、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2、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涵洞:1/100。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于地震烈度度。4、桥面宽度:四车道(主线):整体式断面24.5m,分离式断面12.0m。四车道(丙村连接线):整体式断面21.5m。5、本项目桥梁按上下行分离设置。整体式路基外侧设0.5m砼防撞栏,侧设0.39m砼防撞栏,桥面预留0.11m放置盖板,中间间隔0.72m;分离式两侧各设0.5m砼防撞栏。桥梁标准横断面见下图: 图1-1 整体式路基段标准横断面图1

2、-2 分离式路基段标准横断面6、整体式路基段标准横断面侧防撞栏形式采用SA级F型防撞栏(高100cm),外侧采用加强型SS级防撞栏(高110cm);分离式路基段桥梁两侧防撞栏形式均采用加强型防撞栏。外侧防撞栏均采用外包式。7、考虑远景可能实施维修罩面和部分特种超高车辆的通行安全,同时考虑施工净空的要求,建议上跨高速公路及主干道的桥梁净空高度尽可能提高到5.5m。二、设计深度1、 普通大桥、互通匝道桥及等级路分离式桥(线外桥)设计容包括:(1)桥位平面图(分离式立交桥应包含被交路平纵数据及图纸)(2)全桥工程数量表(3)桥型布置图(绘出结构分联示意图)(4)梁(或板)平面布置图(含弯斜桥的布置方

3、法示意,直线桥梁无此图)(5)箱梁一般构造图、钢束布置图、钢筋布置图等(非预制结构绘制,预制结构统一绘制通用图)(6)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7)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布置图(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预应力盖梁需给出预应力束布置图等。(8)桥台锥坡布置图(9)墩台基础坐标示意图2、 特殊大桥及匝道桥,除上述图

4、纸外,应有:(1)特殊结构相关图纸(2)施工工序图3、 更详细细节参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施工图设计要求的规定。三、桥面铺装1、 T梁、空心板、小箱梁等预制结构统一采用15cm防水混凝土。2、 连续箱梁等现浇结构采用10cm防水混凝土。3、 搭板处桥面铺装采用10cm防水混凝土。四、防撞设施1、 其尺寸参见桥梁标准横断面图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JTG D81-2006);2、 上跨主线、交通量较大道路及通航河流的桥梁(含匝道上跨)一律设置加强型护栏,且外侧均应设置桥梁护网。3、 主线桥梁桥上护栏均与路基上护栏对齐且顺接。4、 互通匝道桥采用与立交围主线桥相同的防撞栏形式。

5、五、桥面排水1、 主线上各类桥梁排水方式原则上采用垂直排水。桥面排水系统由排水沟、泄水管、排水管等,参照公用构造图,数量计入具体桥梁中。2、 泄水管不能直接向下泄至桥下主线、互通匝道路面上或有环保要求的流域,应作桥面排水系统设计,通过纵、横管道排至预定位置净化处理。3、 为了行车安全,上跨主线桥如天桥、分离式立交和匝道桥等桥梁桥面表面水采用封闭式排水。桥梁长度较长或跨越规划区的桥梁应适当增加泄水孔。凹曲线路段及超高渐变段路段泄水孔适当加密。六、桥面连续与伸缩缝1、 主线桥和线外桥均采用不同规格的模数式伸缩缝。 2、 伸缩缝使用原则如下:(1)联长控制在120m左右为宜,伸缩缝采用D80型伸缩缝

6、;20m空心板采用6*20m或5*20m一联;25mT梁(小箱梁)采用5*25m或4*25m一联;30mT梁(小箱梁)采用4*30m一联;40 mT梁采用4*40m或5*40m一联,桥墩处伸缩缝采用D160型伸缩缝,桥台处可采用D80型伸缩缝。(2)当桥梁长度小于等于20m时,不设伸缩缝,采用桥面连续。(3)对于采用桥面连续的2孔6孔一般大中桥根据实际情况在变形零点附近桥墩处合理设缝,桥台处采用桥面连续,以减少桥头跳车。(4)对于采用结构连续的桥梁,在桥台处设置伸缩缝。3、 平缓的盆地地形时,应尽可能控制一联长度在100m以,采用D80型模数式伸缩缝;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可根据实际墩高分布状况

7、,合理确定过渡墩位置,适当增减每联桥的长度。4、 原则上主线多孔桥梁,跨径小于等于20m,桥长或联长小于100m的可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型式;其它情况则一般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或连续刚构方式。七、桥梁支座1、 原则上预制空心板、小箱梁和T梁采用圆板式橡胶支座,现浇连续箱梁采用盆式支座。2、 为了防止支座脱空要求预制梁梁底进行调平设计,确保支座同时受力。八、桥头搭板1、 原则上,桥梁两端桥台处均须设置桥头搭板;2、 搭板与桥台背墙的连接一律采用22螺纹钢筋,间距不大于40cm。桥台设计文件中必须指出连接钢筋的预埋,数量计入搭板工程数量表中。3、 地方道路上跨的立交桥(地方道路等级在二级及以上时)

8、的搭板设置原则同主线桥,其余桥梁不设搭板。4、 搭板顶面纵坡与路线设计纵坡一致,顺桥向近桥台端置于桥台或牛腿上,并应保证其上10cm路面厚度。横向设于外侧防撞栏之间的围。5、 桥头搭板:常规路段大、中桥桥头填土高度4.0m时采用10m; 桥头填土高度4.0m时采用5m;小桥、明涵、通道采用5m。6、 桥隧相接时,需根据桥隧之间的距离进行灵活调整,要求搭板不要放在洞,必要可以取消搭板。九、桥梁斜交角度与斜角1、 桥涵斜交角度指路线前进方向顺时针旋转与水流或涵轴线方向的夹角。2、 斜度系路线垂直方向与水流或涵轴线方向的夹角。为了便于通用图设计,构造物选用斜度为045,每5一级。十、锥坡1、 锥坡基

9、础,采用7.5号浆砌片石,顶宽30cm;2、 锥坡填心,计算围至搭板尾端;3、 沙砾垫层,厚度15cm;4、 刷坡,采用六棱砖。十一、桥梁上部构造1、墩高在15m以下时采用20m空心板墩高在1520m时采用25mT梁或小箱梁墩高在20m30m时采用30mT梁或小箱梁墩高在30m以上墩高的结构采用40mT梁。2、为达到美化效果,明构造物上部构造外缘均采用带翼缘板型构造。上构基本型式参见桥梁标准横断面图及各跨径具体设计图纸;同一座桥梁标准跨径选型不超过两种。3、在一些跨线桥、立交桥梁中,综合考虑施工、美观、行车舒适性等因素,结合地形条件,上部结构采用了20m40m的预应力砼现浇连续梁或25m30m

10、小箱梁,设计时优先采用装配式小箱梁。4、泮坑等风景区的桥梁需考虑美观要求,上部结构采用小箱梁,下部结构采用花瓶式薄壁墩。5、20m空心板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25m40mT梁墩高20m以上时采用先简支后连续刚构体系,墩高20m以下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25m30m小箱梁墩高20m以上时采用先简支后连续刚构体系,墩高20m以下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十二、桥梁墩台1、桥台:采用肋板式台、桩柱式桥台或座板式桥台;桩柱式桥台高度(指桥头路基填土高度)控制在5m以,肋式桥台填土高度控制在8m以,软土路基地段采用座板式桥台。陡坡路段尽量采用柱式桥台,桥台尽量设置在填挖交界处。2、耳墙长度:20m跨

11、径采用3.0m,25m跨径采用3.0m,30m跨径采用3.5m,40m跨径采用4.0m。桥隧相接时,需根据桥隧之间的距离进行灵活调整,要求耳墙不要放在洞。3、桥墩原则上墩高40m以下采用柱式墩配桩基础,采用双柱,但由于基础影响而采用三柱的除外。墩高40m以上时采用薄壁空心墩。4、在一些跨线桥、立交桥梁中需考虑美观因素的桥梁,桥墩形式采用花瓶式薄壁墩。5、柱式桥墩墩高6m以下(需考虑斜坡的影响)可以不设桩顶系梁。原则上墩高大于30m时,加设柱间系梁,柱间系梁高度控制在一半柱高附近,且全桥统一高度;柱间系梁尺寸与桩顶系梁尺寸相同。6、墩柱尺寸见下表:跨径桥墩高度(m)桥墩尺寸20m空心板H10D1

12、10-D12010H15D120-D13025m小箱梁或T梁H15D120-D13015H20D130-D15020H25D140-D16030m小箱梁或T梁H20D130-D15020H30D140-D160H30D160-D18040mT梁H25D160-D18025H35D180-D20035H45D200-D22040H50薄壁墩260-4D16050H60薄壁墩280-4D18060H70薄壁墩300-4D200 注:墩高40m以下采用柱式墩,墩高大于40m采用薄壁墩配群桩基础;此处墩高为柱高加盖梁高度,跨径对应墩高为普遍墩高,个别墩高可超越。墩型尽量全桥统一。7、最大柱高6m以下时

13、不设横系梁。8、柱高大于6m桩顶地面高程相差小于1m时,设桩顶系梁,桩顶高程以地面高程较低侧为准,山坡上系梁可适当外露0.5m。地面高程相差大于1m时,设柱底系梁,系梁底与较高侧桩顶平齐,桩顶高程以地面高程为准。9、一般路段不需考虑景观要求的桥梁中,当山坡横桥向坡度较大(25以上)时,尽量减少开挖。10、桩基配筋(1)桥台桩基配筋以1控制。(2)桥墩桩基配筋:(a)墩高小于25m,配筋取0.7%;大于25m小于40m取0.8;大于40m配筋取0.9%。(b)同一墩两柱高相差超过40时,空心板桩基础配筋取0.85%,20m以上跨径取0.9%。须保证桩基钢筋净距不小于8cm。11、摩擦桩桩长计算时

14、按不计桩底,桩侧摩阻力满足承载能力要求确定,总承载力富余10左右。处于斜坡上的桩基础计算竖向承载力时,从柱基础边缘水平距离坡体边缘大于边缘3m处起计。12、处于超高缓和段的空心板及小箱梁,盖梁横坡以理论横坡为准,梁体横坡为两侧墩台横坡的平均值,通过桥面现浇层与垫石调整桥面横坡,注意垫石高度的计算时每块板的横坡是定值。13、处于超高缓和段的连续及连续刚构T梁,盖梁横坡以理论计算横坡为准,预制横坡取该孔横坡的平均值,并按1的级差进行分级预制,垫石等高,通过现浇层调整桥面横坡。14、预制梁调平均采用砼调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连续墩顶湿接缝下面调平块加耐候钢板。15、立交围变宽主线桥采用预制小箱梁时,

15、应注意外侧梁角度的变化,适当调整盖梁长度或挡块尺寸,以保证边梁腹板与挡块的间隙宽度。变宽段桥梁宽度应不小于立交渐变段所需宽度。16、为了保证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外侧主筋的位置要求如下:桩基主筋中心离表面距离取10cm;墩柱主筋中心离表面距离取8cm;承台和埋在土中的系梁底面主筋中心离表面距离不小于10cm,顶面和侧面主筋中心离表面距离取8cm。十三、材料1、 护栏混凝土采用C30。2、 主线桥面铺装采用防水砼,与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匝道桥桥面铺装采用C40防水混凝土。3、 上部构造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混凝土标号采用C40。4、 上部构造装配式及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采用C50;封锚段混凝土标号采用C40。5、 支座垫石混凝土标号统一采用C40小石子混凝土。6、 桥台台帽、U台侧墙顶、防震挡块、桥墩帽梁、墩柱、墩柱系梁、桩帽等构件混凝土标号均采用C30。7、 配筋扩大基础、嵌岩桩基础、系梁、承台等构件采用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