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4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131464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农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农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农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农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4页)(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农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前 言XX市XX区位于东经11246-11302,北纬2258-2334,地处广东省中部,隶属XX市管辖,东连XX市花都区,东南与南海区毗邻,西北与四会市交界,北接清远市,西南与高要市、高明区隔江相望。XX区面积874.2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9万人,境内321国道、广三、以及在建中的广肇、广贺、珠二环、广明高速公路横贯XX,XX大道一级公路纵贯南北,全区的村级水泥路面340多公里,延伸到每一个自然村。XX区还分别是广三铁路、三茂铁路的终点和起点,拥有XX海关、外口岸集装箱码头等大小码头20多个,新白云机场落户XX花都,极大地缩短了与XX区的距离。2008年全

2、区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工业总产值1280亿元,农业总产值37.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5.6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6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80元。随着XX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资金投入不足,XX农村环境面貌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要求,也制约了XX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部署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切实强农惠农,必然要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把XX建设成为“现代工业之区、生态时尚之城、幸福

3、长寿之乡”夯实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本工程作为中共XX市XX区委 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容整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的具体措施,经XX区委、区政府认真研究出台,计划通过引入银行资金,加快建设进度,用5年时间,到2013年全面完成714条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工程,早日造福XX23万农村居民。受XX区新农村建设中心的委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承担了XX区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经现场调研并与XX区有关部门协商讨论,进行了该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本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XX区委农办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工程梗概项目名称:XX区新农村

4、建设工程设计年限:2013年工程全部完工一、工程范围:全区714条自然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在前两年共217条建设成为新农村达标村、示范村的基础上,把余下的497条全面建设成为新农村达标村、示范村。二、目标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和中共XX市XX区委 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容整洁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三委发20071号)精神,XX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以加强村容整洁和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把农村建设纳入全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5、统筹发展,达到“五村、五通、五化、五有”标准。(一)“五村”联创,整体推进。1、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达到省卫生村标准。要以XX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契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开展创建国家卫生镇、省卫生镇以及省卫生村活动。2、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达到市文明村标准。要以X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开展创建市文明村活动。3、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达到区民主法治村标准。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继续开展创建区民主法治村活动。4、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达到省生态示范村标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继续开展创建省生态示范村活动。5、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组织要达到“五

6、好”党支部(总支)标准。以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固本强基”工程和“三级联创”活动为契机,开展创建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二)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使社会主义新农村达到“五通”。1、通水泥路:未通水泥路的村,要抓紧实现通水泥路。已通水泥路的村,要加强道路的维护和管理。2、通公交车:在村委会通公交车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通公交车范围,村委会或人流聚集地有公交站亭,提高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生产生活。3、通自来水: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要优先安排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村。已使用自来水的村,要提高卫生标准。4、通有线电视:加快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步伐,确保村村通有线电视。5、通光纤:在村委会通光纤的基础

7、上,向自然村延伸,确保村村通光纤。(三)推进农村环境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五化”。1、布局优化:符合全区村庄布局规划,已编制村委会总体规划(含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和自然村修建性规划并按规划实施。2、村道硬底化:村道、巷道实现硬底化。3、路灯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4、环境净化:一是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二是推行农村改厕、人畜分居和粪便无害化处理。三是建设下水道和完善、畅通给排水系统。四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四害”密度达标。五是村内工业污染源排放和管理符合环保要求,无因污染造成的集体上访。六是做到河涌净化,无垃圾及漂浮物。5、村容美化:农户住宅

8、美观、实用、整齐,无危房、乱搭建违章建筑,设置有规范标准的村名、路名、地名牌。(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社会主义新农村达到“五有”。1、有文化室,并经常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化活动。2、有卫生服务站(3000人以上的村(居)委会)。3、有体育运动场所,并经常开展各种体育活动。4、有村内绿化公园,管理完善。5、有村务公开栏,按时按要求公开。三、需要投入资金的建设项目和工程投资。每一条村的建设内容具体是(详见XX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三委农20076号):1、编制规划:在测量的基础上,由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所在村委会总体规划(含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和自然村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市规划局XX分

9、局审批后实施建设。工程投资:规划编制费为3000元/公顷,按照XX区自然村平均10公顷的规模,规划费平均为3万元 /村2、村道及照明工程:入村道路按路基7m,混凝土路面宽度3.5m以上,厚度20cm的标准进行测量、设计、施工。村内道路硬底化率达90以上。村前道路、主要村道、巷道安装有路灯,并且使用良好,灯光明亮。入村道路及村内道路212430 平米,道路工程直接费:3244万元,平均投资6.53万元/村3、排污暗渠工程:下水道硬底化、暗渠化,完善、畅通,无污水溢流,并建有规范的沉沙井。管道总长310030m。排污管(渠)总长310030m,工程直接费4352万元:平均8.76万元/村。4、无害

10、化厕所工程:常住人口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0以上,公厕符合要求;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共410座。工程直接费1230万元:,平均2.47 万元/村5、文化室工程:建设独立建筑物,面积30平方米以上,藏书按常住人口人均3册以上。总建筑面积13730米2 ; 工程直接费2196万元:平均4.42万元/村6、体育运动场所工程:标准球场,室外场地硬底化;乒乓球有4张以上标准乒乓球桌,室外场地硬底化。共建设54座体育运动场所,工程直接费378万元:平均 0.76 万元/村7、绿化公园工程:常住人口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5平方米,总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公园绿地面积36500米2 ;

11、工程直接费730万元:平均1.47 万元/村8、环境治理工程:有垃圾集中收集、运输等设施,无暴露垃圾;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清运;共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站482座,工程直接费531万元:平均1.07万元/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总投资概算为1.9548亿元。1概述1.1 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粤发20064号);中共XX市XX区委 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容整洁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三委发20071号);XX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XX区土地利用总体规

12、划XX区城镇与交通建设规划XX区农业产业与农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XX区信息化规划XX区环保规划XX区旅游业发展规划XX区“十一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1.2 编制原则根据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和XX区总体规划,全面论述XX区新农村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XX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标准进行多方案比选,对建设规模、建设进度、技术经济条件进行论证。建成后的自然村,达到XX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达标村以上标准(详见关于印发的通知(三委农20076号) 86项指标)按现行的国家、地方规定和标准进行投资估算。1.3 编制范围和编制主要内

13、容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对制订规划、村道建设、排污暗渠建设、无害化厕所建设、文化室建设、体育运动场所建设、绿化公园建设、路灯建设、环境治理。1.4 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为保证工程设计质量,在设计中遵守以下国家规范和标准:广东省卫生村标准广东省生态示范村标准XX市文明村标准XX区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XX区农村“五好”党总支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

14、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057-199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J16-8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50057-94)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2 城市概况2.1 XX区自然概况l 气象XX区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区气候温和,季节交替不甚分明,年平均气温21.9C,极端最高气温39.1C, 极端最低气温-0.7C,昼夜长短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