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读经十年回顾张利民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3073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陆读经十年回顾张利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陆读经十年回顾张利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陆读经十年回顾张利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陆读经十年回顾张利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陆读经十年回顾张利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陆读经十年回顾张利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陆读经十年回顾张利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陆读经十年回顾海印子(张利民)十年,光阴如电,一闪而过,人事尽非,万象更新。读经,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教育运动,划出了十年中国文化的心路,道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声。十年,大陆 的读经运动,做为推广的推动者,有多少不可忘怀,又有多少沉浮回忆,有多少精神回响,感慨和交集,任重而道远,或可回首一顾。1994年, 国学大师牟宗三先生的弟子 、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振臂一呼,奔走各地,宣讲儿童读经教育,迅速得到台湾社会的高度响应,未几遍布台湾,风行而过,读经之声遍地可闻,各种文化教育团体莫不热烈响应。ICI国际文教基金会引进读经教育1997年秋, 国学大师 南怀瑾 先生请 王财贵博士到香港,举行

2、一次公开讲演,讲述 读经教育 的理念,介绍指导儿童读经的具体做法。1997年6月,天平儿童基础教育中心的主持人陈鸿远律师从国际文教基金会听到介绍后,就开办了第一个经典文学诵读乐园课程 。 天平中心不仅自己开展读经活动,而且逐渐向香港其它教育机构推广。特区政府教育署的总督学在考察了天平中心的读经课程后颇为欣赏,主动向其它学校推介。 (见 重整中国文化断层的宏图大业 )1997年10月,国际文教基金会 邀请 王财贵 教授 前往海南岛, 在海南航空总部,进行了第一场大陆的公开读经演讲。1998年春天,ICI国际文教基金会正式在大陆推广读经教育,成立国内最早推广机构-武汉大方文教儿童中西文化导读推广中

3、心,以中西文化导读的名义开始了点火播种工作 。 1998年 的暑假,王财贵老师开始在大陆巡回演讲,犹忆在广西的演讲,从桂林到南宁,从南宁连夜赶往柳州,一夜未休息,次日又开讲两场,晚上又赶往玉林,所到之处, 惊醒四座,一片哗然,读经,这个名字迅速传播开来,那时的家长,甚至都不敢认为经典是可以读的,更多的认为经典还是有糟粕的,尽管如此,对教育的反省,可 以说是从读经打开了国人教育反省的天窗。天津是国际文教基金会大陆推广的 前沿 ,也是国内儿童 读经 的里程碑式的起点 ,得到时任 天津河西区的副区长张俊芳 的大力支持。 1998年 4月,在河西区举行的第一场演讲会就来了30多位校长。区政府选了10所

4、小学、幼儿园作为第一批单位,实验期为三年。一年半后,参加实验的单位增加到14 个,参加人数近万人。河西区先后举行了两次儿童导读活动展示会,并邀请台湾读经儿童同台表演。他们还专门编印了河西区中国古代经典导读实验成果集。199 9 年, 我从四川大学到武汉,负责 武汉大方儿童中西文化导读推广中心 的各项工作。武汉大方开始 全面宣传 读经 理念,系统挖掘整理经典文化教育的各项领域,涉及中文经典、西方经典、经典音乐与乐教、胎教、儿童礼仪、儿童身心锻炼、 儿童开发智能系列教程、师资培训、经典文化讲座等。推广中心一向以低调务实的精神,投入所有的人力和资金,将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火种传播到全国各地,还负 责向

5、全国各地开展导读的贫困学校、希望小学赠送导读课本。 至2005年 始终引领全国 读经 推广的前沿。 同期还有厦门的绍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读经风气推广中心,以及2000年底成立的北京四海儿童经典教育教育中心,成为读经推广的重镇。一份重要的报告书1998年, 国际文教基金会儿童智能开发中心,与华东师大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师大附属的幼儿园、小学进行实验教学。1999年8 月,双方联合进行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与潜能开发绩效实验。他们选取上海2所幼儿园和4所小学中的几个班级为实验班级,并选定了平行相关的对照班级。对实验班 级实行了两个学期的经典导读训练,分别对他们在识字量、记忆力、注意力、智商和人格等五方面

6、的指针进行实验前后差异、对照班和实验班之间差异的比较和检 验,作出研究报告。 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对于同时提高儿童的识字量、记忆力、注意力和人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最明显的效果是增加识字量。每天诵读1520分钟的华东师大幼儿园实验班的大班儿童,平均识字比对照班的儿童多129 。 92个。宝山实验小学二年级实验班的学生比对照班平均多识字289 。 15个。可以说这些实验已经触及了一个巨大冰山的一角。 这份报告书,是对读经运动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实验支持。忙碌的播种机-王教授1999年起,大方文教 、绍南文化正式计划 开始邀请王财贵博士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 每年的假期,成

7、了王老师最忙碌的时候。演讲的行程,可以说是相当的凌乱,一个省几天,一天可以插播几场演讲;往往是东边飞了又飞西边,上午在湖南下午就到四川。王老师就像个永动机式的铁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推进一大步。2000年,读经以文化导读的名义 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各既有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也有公立、私立学校自发加入的,还有志愿者自办的 大小义务教学班。在武汉、天津、上海、北京、南京、重庆、成都、深圳、广州、济南、淄博、郑州、漯河、南宁、桂林、长沙、株洲、福州、厦门、海口、兰州、 乌鲁木齐、沈阳、长春、大连、连云港、昆明、贵州、西安、杭州、温州等地,甚至远到内蒙古的巴盟都有。全国29个省市直接参

8、加读经的少年儿童已达200多 万人,受影响的成年人超过700万人。2001年7 月24日-8月30日,我还记得王老师应邀在北京高教教育培训中心,国家图书馆,佳木斯大学,以及哈尔滨、西安、苏州、上海、玉溪、昆明、贵阳、长沙、武 汉、白银、兰州、深圳、顺德等地巡回演讲,大型报告30余场,小型座谈40余次。200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场报告,轰动了教育界文化界,成为日后读 经宣讲的经典演讲,号称一场演讲,百年震撼,刻录发行达500万张。在王老师的演讲中,不乏上佳之作,可是录制的效果妨碍了广泛传播,深圳沙井的报告 也是那么的震撼!2002年以后王老师的暑假演讲,几乎成为惯例,邀请单位已经从民间上升到

9、政府教育机构,可以说是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如果评选教育明星,或者是最受欢迎的演讲家、教育家的话,王教授当之无愧。读经初期的政府推动-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组织扶助农村贫困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而闻名于世。希望工程经过近十年的历程,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先的目标大致已经达到,需要提出更高的战略目标。此时,南怀瑾先生向徐永光先生推荐 儿童读经 活动。 1996年十月间,王老师到上海,为希望工程学校校长培训班,主讲了两个上午计八个小时的:经典之美与文化传承即:如何教导儿童读经 。当时青基会主任徐永光及陈越光两位先生率领几位干部从北京来,参加听讲 。 他们原先已在香港拜访南怀瑾先生时

10、,受了南老师的鼓励,听了演讲,更为激动,第一天晩上进餐时,两位先生即笃定表示:此事攸关中华民族前途,非做不可,非成功不可。并表示其单位所辅导的希望工程学校在短短几年间己建校五千所,只此五千所,即有近五百万学生 。 他们将立即甄择一百所有意愿的先做试点,然后在十年间推行到所有学校去,预计将有一百万儿童接受经典教育 。但他们决定不用读经这个名称,而且选书也不照经典全文 。 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质疑,让事情较为单纯,所以选编经史子集诸短篇名作为教本,并定名为: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 。1997年实验了一年,1998年证实大有成效。 1998年 6月,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激活。组委会向全国

11、青少年提出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口号,确定以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 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儿童读经。他们原先指定的计划,是开展10年,组织全国的100万孩子参加,但活动一开展,发展速度大大超出预料。最初是学校的 热情比教育主管部门高;家长的热情比老师高;农村学校的热情比城市学校高。后来,各地的学生、家长、教师和地方政府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这项工程。 并扩及全国其他非希望工程学校 。 成为大陆推动读经教育甚为有力的政府单位。1998年9月28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ICI国际文教基金会、澳门中华教育总会 , 台湾由薇阁学校主导,华山书院协办,有二十余位小朋友及家长参加, 在北京共同举办了

12、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四地少年文化交流活动。1999年春节,在北京音乐厅举办10场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北京8所小学的500名孩子与艺术家同台表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党和国家领导人*等欣赏了朗诵会,对儿童 古诗文诵读 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2000年12月,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表彰大会,16个省区的50个单位和150名个人获得表彰。 读经 活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至2004年12月,已经在全国30个省市的5000多所学校的430万儿童开展起来, 己远远超过了原先十年100万的预期(若加上社会其他团体,这那时全大陆己有将近一千万儿童接受了读经

13、教育 。 )。他们的标语读千古美文,作少年君子,己传遍全世界。但是,随着持续升温的读经热潮,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的影响及相对地位不断下降。 海外华人读经热潮儿童读经 活动 , 不仅在中国内陆及港澳台推展,而且波及到东南亚、北美、欧洲的华人社会。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的中文学校都开展了儿童读经活动。马来西亚的儿童读经是从1998年底开始推动的。王财贵博士 的 演讲,引发当地华人社区留意儿童读经活动 , 他们还专门组织儿童读经考察团到台湾取经 ,马六甲文教基金会理事长钟积成老师,是马来读经运动的积极推动者 。1998年7月,王财贵博士到美国举行专题演讲,

14、带动了美国的读经活动。美东中文学校协会会长童振邦极力将活动推广到 所属六州的中文学校,德州、加州等地区也都先后加入。许多家长亲眼见到小孩朗诵大学、老子、论语都相当惊喜。这些家长也就自觉地成为推广核 心。许多人在家自组小班,朗诵经典。1999年5月29日,在波士顿举行的美东中文学校年会上,数十名儿童搭乘巴士赴现场做朗诵示范表演,使儿童读经的影 响在美国进一步扩大。美国 还 成立了世界儿童智能开发基金会,希望发展到英文及其它语文的经典导读,同时争取各项文化及国际组织的认同,以便推广到西方文化圈。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只要有华人的国家都有人参与读经,最关切的甚至有国家行为的以东亚和东南亚为甚,如韩国、新

15、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西方则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 阿根 廷 、墨西哥、澳洲、 新西兰、英国、卢森堡 等。法国、日本等国的重要媒体也有过报道。此外,海内外的学术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 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工商学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台湾台中师范 学院、哈佛大学等海内外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也积极介入了儿童经典诵读活动的推广。 读经在世界华人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真如王老师说的:凡是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儿童在读经。读经推广的民间草根读经最初的播种,少不了千千

16、万万的热心人士,在今日的报章张,也许我们根本见不到他们的名字,可是他们是读经推广的大义精神所现,也只能就我的回忆叙述,也希望见证过这段历史的同仁能够记录他们的事迹。许竹如-深圳第一批推动读经的前辈,他说:我们是两手抓,一手提着钱袋子,一手提着脑袋,印刷购买了大量读经宣传资料和教材发到全国,因为这个是文化救亡的活动,有人反对经典就可以来砍我,我是个不怕牺牲自我完成经典的人。他的儿子,也是第一个大胆辍学回家读经的。吴量光-台湾了凡学会负责人,每年在台湾募款到大陆印刷大量读经资料赠送,开始是在厦门成立中华文化研习会,以人生四阶段的教育理念推动读经,后来 转而支持武汉大方,全国第一片的的弟子规、三字经,就是经吴先生支持制作,经由武汉大方广泛发行。吴先生还对第一批的读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