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试验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130342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试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电图试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电图试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电图试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电图试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试验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院系: 研究生院 班级: 4班 学号:1004320110276 姓名:李传标心电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电图测试的环境。2. 学习心电图的测试方法,会正确的放置每个电极的正确位置。3. 认识心电图的正常波形,看懂的心电图,并对结果简单分析,学会识别异常心电图。 判读窦性心律、心电轴异常二、实验原理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心肌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即精密的电流计

2、)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通过不同的导联方式,就能得到相应的特征心电图。心电图是反映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因此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目前没有其他任何方法可以替代心电图。对诊断心肌梗塞、心肌供血不足、电解质紊乱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特征性不强;对心房心室肥大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心脏的瓣膜病变诊断意义不大。三、实验器材心电图仪、导电膏、生理盐水、棉签实验对象: 姓名: 性别: 年龄: 测试日期: 四、实验方法1、让受试者呈仰卧位,在放置电极之前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擦拭电极放置位置,增强导电。联接右手腕、

3、左手腕、左踝、右踝内侧的肢体导联的四个电极;在受试者的左右手、左右脚、胸骨旁第四肋间左侧放置1电极右侧放置2电极,在右侧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的交点放置4电极,在2,4电极中点放置3电极,平对4电极与左腋前线的交点放置5电极,平对5电极与左腋中线的交点放置6电极。(如图)2、令受试者安静放松,待心率稳定之后开始描记心电图。3、所有导联波形结束之后,摘下电极,测试结束。五、实验结果每一个小格在X方向上表示0.04秒,Y方向上表示0.1mV六、讨论与分析心电图成份的组成:心电图由一系列相同的波群构成,一个典型的心电图包括以下成分:1.P、QRS、T 、 ST-T和U分别表示心电图中的波和波群。2.P波

4、和PR段: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心脏激动的起源为窦房结,最先传导至心房,所以在心电图中首先出现的是P波。PR段是继P波之后,心脏沿心房肌(结间束)、经房室交界区下传至心室,产生PR段。由于激动经过这段传导组织时所产生的电位影响极为微弱,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段平直的线。3.TP(或Ta)波:代表心房复极。位于PR段(P波结束至QRS波开始),并延伸至QRS波中。4.QRS波: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电位变化。QRS波群可由一个或多个成份组成。第一个在参考水平线以上的QRS波成份称为R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称为Q波;S波是继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的波;如QRS波只有向下的波,则称为QS波。QRS波结束点

5、称为J点或“ST连接点”。心电图的正常值及意义(1)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振幅不超过0.25毫伏。P波方向在、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在、aVL、V1-3导联可直立、倒置或双向。P波的振幅和宽度超过上述范围即为异常,常表示心房肥大。P波在aVR导联直立,、aVF导联倒置者称为逆行型P波,表示激动自房室交界区向心房逆行传导,常见于房室交界性心律,这是一种异位心律。(2)P-R间期:即由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间。一般成人P-R间期为0.120.20秒。P-R间期随心率与年龄而变化,年龄越大或心率越慢,其P-R间期越长。 P-R间期延长常表

6、示激动通过房室交界区的时间延长,说明有房室传导障碍,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等。(3)QRS波群:代表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和时间变化。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为0.060.10秒,儿童为0.040.08秒。V1、V2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3秒,V5、V6的室壁激动时间小于0.05秒。QRS波群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等。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不超过1.2毫伏,aVF导联R波不超过2.0毫伏。如超过此值,可能为左室肥大。aVR导联R波不应超过0 .5毫伏,超过此值,可能为右室肥大。如果六个肢体导联每个QRS波群电压(R+S或Q+R的

7、算术和)均小于0.5毫伏或每个心前导联QRS电压的算术和均不超过0.8毫伏称为低电压,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浮肿、粘液水肿、心肌损害,但亦见于极少数的正常人等。个别导联QRS波群振幅很小,并无意义。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一般不超过1.0毫伏。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在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正常人,自V1至V5,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4)Q波:除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而且无切迹。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

8、但可呈QS 波型。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等。(5)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J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水平线称为S-T段。正常任一导联S-T向下偏移都不应超过0.05 毫伏。超过正常范围的S-T段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正常S-T段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及心前导联V46不应超过0.1毫伏,心前导联V13不超过0.3毫伏,S-T 上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6)T波:T波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较短的波形。T波方向常和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他导联可直立、双向倒置。

9、如果V1直立,V3不能倒置。在以R波为主导联中,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心前导联的T波可高达1.21.5毫伏。在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中,T波低平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7)Q-T间期:Q-T间期同心率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一般心率70次/分左右时,Q-T间期约为0.40秒。一般可查表。凡Q-T间期超过正常最高值0.03秒以上者称显著延长,不到0.03秒者称轻度延长。根据以上的判断标准,看受试者的心电图结果属于正常的水平,在各个导联阶段都与标准图形相同,未出现主波异位、或者局部导联的过高电压,说明受试者心脏属正常范围没有出现肥大,但是有别的导联电压偏低,按标准也属于正常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