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叶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12865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9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叶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观察叶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观察叶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观察叶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观察叶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察叶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叶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3观察叶课 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教学难点】利

2、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教 学准 备为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备注一、聚焦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1.出示

3、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学生通过发现叶

4、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 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 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

5、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 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教师在示范时, 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 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五、拓展做叶画。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 最好是实物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作品可做展示。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板书设计一年级科学教案向化乡中小学校白寿2017、9、5 20

6、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2017年9月5日周次起讫日期课时教 学 内 容19.4-9.81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29.11-9.151一1我们知道的植物39.18-9.221一2观察一棵植物49.25-9.29机动59.25-9.30 1一3观察叶6国庆节机动710.9-10.131一4这是谁的叶810.16-10.201一5植物是“活”的吗910.23-10.271一6校园里的植物1010.30-11.3机动1111.6-11.101二1在观察中比较1211.13-11.171二2起点和终点1311.20-11.241二3用手来测量1411.27-12.11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151

7、2.4-12.81二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1612.11-12.151二6做一个测量纸带1712.18-12.221二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1812.25-12.29机动191.2-1.51总结评价教学计划全册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

8、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

9、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素质发展目标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本册教科书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我们认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主题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为此,我们慎重地选择了这两个单元作为开

10、篇,作为小学一年级起始科学课的教学内容。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活动类型在教学设计中应得到系统运用。一年级的活动设计也不例外,并且应该担负起培养小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任务。因此,我们除引导学生用感官观察外,特别强调了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记录(个人记录和班级记录),强调了要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强调了展示证据的重要,强调了同伴合作和交流的意义,注意提醒孩子们形成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行为,注意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一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将是充满魅力和挑战的。只要肯于钻研,你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许多新的理解和认识,也将体验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重大责任和内心的快乐!课 题科

11、学始业课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2了解科学课学什么,对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3了解任课老师,能对老师产生一定的好感。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小朋友们做实验的小故事,感受到科学好,并愿意为之努力。【教学难点】常规养成。教 学准 备卡通磁贴、碘酒棉签、米饭、白纸、铁勺(分米饭)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备注一、 简单介绍评价表1.给表现好的小组贴笑脸磁贴,引出评价表。 2.简单介绍奖励措施。 3.介绍分组,让相应的学生举手,给反应快的小组奖励。二、教师自我介绍二、 讲小故事1.讲身边的同学的故事,积极尝试简单的实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仔细观察,关注细节,不局限于

12、限定材料,多次尝试,乐于表达。2.科学家珍妮古道尔的事迹。四、了解学什么1.植物(展示很多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2.给学生演示一些简单实验(如,米饭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等等)。3.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五、作业设计: 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如“金鸡独立”或其他。课 题1.1我们知道的植物课 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

13、们带来美的感受。教 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教 学准 备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备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并提问: “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形成班级

14、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学生可能会说:“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三、塑料花是植物吗?1.提问:“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2. 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3. 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 允许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