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农园发展现状Word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128639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民农园发展现状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市民农园发展现状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市民农园发展现状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市民农园发展现状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市民农园发展现状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民农园发展现状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民农园发展现状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市民农园发展现状 市民农园的定义市民农园,又称施雷贝尔花园,是指由农民提供耕地,城市市民出资租用并参与耕作,农民帮助种植管理,市民在期间体验享受农业劳动过程的乐趣,收获的产品为市民所有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和乡村旅游形式。 摘要市民农园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发展已比较成熟,目前已广泛存在于欧洲、北美、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等地。我国的休闲农业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发展十分迅速,但目前大多还处于观光采摘和操作体验这种大众休闲农庄阶段(建设大多为农家乐、农业度假村等),以市民农园为代表的租赁阶段休闲农业模式,我国还处于初步尝试中,且大多仅

2、提供田园劳动,形式单一。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和市民精神消费追求出发,市民农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具有挖掘其更多功能发展形势的价值。国外市民农园的发展市民农园发源于德国,最早起源于19世纪初德国的小菜园,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市民农园体制,1919年德国制定了市民农园法,初步确立了市民农园的现代模式,1921年设立了全国性的市民农园协会。德国至今已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实用果蔬园、精致花园、生态园、休闲健身园。德国截止到2008年共有102000个市民农园,占地面积达46640公顷,超过400万人参与市民农园的种植和管理。在德国,能够拥有或租赁一小块自由的农园土地,已经成为继汽车,住房之后的一

3、种新的财富象征。在美国,据2011年调查显示,美国纽约市内有超过500个市民农园,参加人员逾1.1万人之多;费城人口不足200万,却有1000多个市民农园;洛杉矶县目前统计有70个,现在全美估计大约有15万个市民农园,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比起2006年,增加了22%。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促进了市民农园咨询服务和信息沟通,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市民农园组织如 American Community GardeningAssociation、Urban Community Gardens等都建立了完善精美的网站,主页栏目包括资源利用数据库、市民农园联系方式、项目申请、培训信息、赞助

4、等信息给人们提供系统的咨询服务,其中有很多志愿者加入,例如,据洛杉矶市农园志愿者项目(Master Gardeners)统计,2010年期间该组织有207名志愿者,支援服务了洛杉矶市221处79821位社区农园,累计义务劳动时间达13229小时。在日本,1924年京都城郊开设了第一家市民农园,2005年时突破了3000家,共计有16万个左右的市民农园可供市民租借使用。日本的市民农园的类型丰富多样,根据市民农园的位置与便利程度可分为近邻型市民农园、日归型市民农园和滞在型的市民农园;根据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差异可分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经营型市民农园、地方公共团体经营型市民农园、个人经营型市民农园以及民间

5、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经营型市民农园;根据租用者的特征可分为家庭农园、学童农园、高龄农园、残疾人农园等。 国内市民农园的发展的现状我国市民农园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一些城市的建设才刚刚起步,但目前食用有机蔬菜、“租地种菜”开辟私家农场已成为一种时尚,“5+2”生活模式(即城市居民一周时间5天工作日在城市,2天周末在附近农村,这种生活方式已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流行选择。)也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主流,以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对乡村旅游一系列措施的推进,相信市民农园在我国拥有很光明的发展前景。市民农园作为都市农业的一种较新颖的模式,首先在我国台湾地区经历了发展热潮,台湾市民农园面积高达100公顷,在经营目标

6、、规模、组织、租赁方式等方面,大致与德国的市民农园相同,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台湾市民农园的土地极少由政府或公营事业单位提供,而绝大部分由农民提供;二是目前土地租期大约是 5年;三是土地种植的多是蔬菜,很少种花、种草或经营其他项目;四是以生活体验为主。在中国内地,虽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休闲农业与都市农业发展较快,但市民农园却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据不完全调查,在成都、北京、上海、南京、重庆、温州、海口、桂林、银川等地都有市民农园,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据石嫣博士的调查,从2008年市民农园引进以来,国内已经陆续发展出500家CSA农场,服务于5亿多位市民。其中

7、,2014年北京市具有一定规模,运营较为成熟的市民农园有105家,全市用于农耕体验的市民农园农用地总规模超过7000亩,年参与人数超过200多万人次。市民农园经营主体有企业,村集体,学校,合作社,国有农场,个人等;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农耕体验,安全食品供应,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目前,北京市主要的市民农园经营状况良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作用明显,涌现出了一批如小毛驴,三元“都市小菜园”,意大利农场,蟹岛农耕体验园等全国都具有知名度的市民农园。北京市市民农园的发展还存在着缺乏规范引导,经营内容相对单一,技术支撑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国内市民农园发展存在的问题1、2013年, 有人针对北京的小

8、毛驴市民农园做过一份调查问卷,分析后可以发现许多问题:1) 市民参与市民农园的参与度与天气状况关系很大。天气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解决,但是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其他的手段来促使用户更加积极的参与,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效果。2) 宣传力度不高。大部分用户(43.8%)还是通过朋友介绍的形式参与。3) 农园的经营管理方面不完善,市民的满意度低于预期,且推荐度也不高(整体满意度:4.1139;与预期相比的满意度:4.1776;推荐意愿:4.1081)。4) 值得一提的是,市民租用小毛驴土地的目的,大部分还是在获取健康有机的食物方面,占了66.7%,说明市民对于生态食物的需求十分强烈,甚至高于回归田园和农业体验(

9、各占39.5%),这更加表明了我们发展CSA项目的重要性。2、 我国市民农园以种菜为主,收成不高,创意附加值十分有限。在不使用化肥、农药、设施的前提下,处理农作物病虫害是一个人力成本高昂的事情,不管是上班族还是一个家庭,都不可能有时间及时制止虫害,不可能及时调节作物生长情况,更别说对抗自然风险了。如果托管,又由于是农场自营,很难达成信任,无法确定托管方没有使用化肥、农药,更无法确定最后配送的蔬菜是自己的地里产出的。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因此,单纯为了追求生态的食物而在自己的市民农园中种菜是可行性极低,且效果极差的一种方式。3、 地块小,硬件设施差,服务不佳,导致市民体验度大

10、打折扣。我国大陆地区的市民农园地块面积大都在几十平米左右,种植面积小;且其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没有地方休息整理,环境各种脏乱差;其配套的管理人员大都是农民,靠经验传授,存在误区,无法真正帮助租地人更好的种植自己的土地;再加上农场通常距离市里都比较遥远,来回一趟市民农园也是一件劳心伤神的事情,市民农园如此不合格的配套设施很容易打击市民的积极性。4、 目前市民农园均为农场自营,监管不力。有些农场为了推广自己的市民农园,打出了“有机农业”的称号,当作吸引承租人的一大卖点。实际上,有机食品必须经过一系列认证考核后才能被承认,并贴上代表合法身份的绿色芽状标识。然而大部分农场的菜都不做认证,尽管他们自称是

11、参与性认证,并批判中国本身的认证方式就是有问题的,声称他们和自己的客户已经建立了信任,无需认证。但在这些农场中看到各种农药瓶的例子也屡见不鲜。5、 难以调节餐桌比例。如果一家人只吃自己地里种的食物,那么在农作物不成熟和集中成熟的各个时间点,是很难调节餐桌食物构成和比例的。这还不算地里收成差的问题。实际上,尽管目前农场主打市民农园的项目还是种菜,但是大部分市民抱着种菜目的的市民很快就会发现,依靠市民农园的产出是无法供应餐桌的,只能作为一种生活体验,闲暇时候带着家人孩子一起玩玩。国内市民农园发展存在的障碍以上种种问题,很容易导致租地人的兴趣降低,最终导致客源流失。事实上,由于政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12、除了土地应用法规方面的障碍意外,在政策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障碍。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市民农园发展的障碍大多来自于其本身与我国的社会环境: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 中国目前陷入信任危机之中。不仅是在农业,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信任危机的体现,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客户选择更加谨慎,在各方面都心存怀疑。这代表了未来多年内市民农园的发展都要在大力的监管下进行,才能使得用户完全的放心,而不是类似于国外的全权托付形式。2、 急功近利。这也是信任危机的由来,行业不按规矩出牌,势必导致问题的出现。比如廖氏农场的草莓,在这里不过多阐述。3、 目前,国内对于市民农园的认知度不高,而农场

13、自营项目更是宣传乏力,导致客户引流困难。通过调研,北京市有大约71.5%的人并不知道市民农园这回事,却有72.3%的人通过了解后表示愿意参与市民农园。这充分表明由于宣传问题,市民农园还有很大的市场未被开发。4、 农场自营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创新性。市场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庄主就是漠视,再漠视。无论外界如何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先不说休闲农庄在消费者倒逼下所做的巨大改进和提升,单单消费者获得信息的途径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很多庄主依然漠视智能手机时代的信息传播、关系联接、道路指引、咨询沟通、便捷支付,他们固执的不理解、不相信、不利用。5、 交通问题。农场大都偏远,交通成为很大障碍。农场

14、大都处于远离城市的郊县或乡村,哪怕在道路顺畅的情况下驾车去农场也要至少两三个小时,更不用说堵车的情况。在北京市的调研中,仅因为位置太远和交通不便而不选择市民农园的人数就占44.2%,如果农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位置和交通问题就会成为阻碍市民去农场的一个主要因素。国内市民农园的发展方向一、国外市民农园的借鉴及参考德国的市民农园法(2001)规定了市民农园的五大功能:1、提供体验农耕的乐趣;2、提供健康自给自足的食物;3、提供休闲娱乐及社交的场所;4、提供自然、绿化、美化的绿色环境;5、提供退休人员或老年人最佳消磨时间的地方。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美国的市民农园主要采取农场与社区

15、互助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桥梁。参与市民农园的居民,与农园的农民或种植者共同分担生产成本、风险及盈利,农园则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社区为农园提供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做到双方互利。 日本的市民农园主要起了以下作用:1、 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业基础地位;2、 推动农村经济振兴,缩小城乡差距;3、 涵养土壤,保护生态环境;4、 陶冶情操,促进城乡交流。二、中国的国情及社会情况然而,国内市民农园的发展一定是会具有中国特色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发展模式放到中国均不适用。尽管如此,市民农园在中国依旧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1、中国中等收入家庭逐年增多,精神需求不断

16、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我国城镇居民中等收入户占20%,收入中等偏上户占20%,较高收入户占10%,最高收入户占10%。2012年城镇居民中等收入户人均可支配22419.1元,收入中等偏上户人均可支配29813.7元,收入较高户人均可支配39605.2元,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63824.2元。2014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24219.8亿元,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花费975.4元。城镇居民国内游客2010年至2014年由1065百万人次上升到了2483百万人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从2008年至2012年由1358.3元上升到了2033.5元。人们已不是仅仅满足物质需求,对娱乐、体验、服务等精神需求的欲望越来越大。从各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