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论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2732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师论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师论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师论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师论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师论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师论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师论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师论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 要: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电力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本文针对现阶段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电力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它让学生从整体把握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对于高职类学生而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强、内容涉及面广,既有理论性较强的章节内容,也有实践性较强的章节;所以对于高职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内容带来一定难度,而对于教师如何教

2、好这门课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现阶段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材方面: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教材的多样化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各出版社编写教材侧重点不一样,导致有些教材章节不全面,而在其他章节的讲解过程中却需要缺失章节的内容,这种现象一方面给学生带来对教材的不满,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课堂补充内容的讲解,给教师合理安排课时带来一定困难。教方面: 由于上述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综合性较强,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功底,对电力系统各方面的知识都要熟知,并且能够把这些知识形象生动的讲解出来,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要想达到教

3、学目标必须有充足的课时,而近年各院校对理论教学课时不断压缩,使得教师在教学上捉襟见肘,教学内容的繁重与教学课时的缩减给教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学方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自觉性上相对欠缺一些,对于学习的兴趣来自于课程的趣味性和教师课堂的生动性,而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内容的多样性会给学生带来目不暇接的感觉,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此外,有些章节内容需要实物或者模型才能清楚,而教学资源的有限,使得很多内容无法形象的讲解,也让学生有一头雾水的感觉,教学效果的最终载体是学生,如果学生最终根本无法理解与掌握知识,那就意味着教学效果是零。2 转变教学思想思想指导行

4、动,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保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落后的教学思想,陈旧的教学观念,要重视学生活动和能力培养,开放课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现代课堂教学,树立现代教学思想,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3 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发电厂、变电站内各种高低压电气设备,包括结构及功能;掌握发电厂、变电站一次回路及二次回路的连接及运行;了解电气设备短时发热和电动力的计算;在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现场问题;在素质目标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5、,为日后的踏足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4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综合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本着职教教学特点,积极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4.1 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主要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现代教育尤其是职教中显现出一些弊端,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断改进。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带动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逐步打破传统教学的死板,使现代技术在教育中得以灵活应用,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本门课程程涉及大量的高压电

6、气设备,有些学生从来没有见过,靠书本上的图示根本无法想象,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等;其次还有一些难以描述的电气现象,比如电弧燃烧等,利用多媒体则能够具体、生动、准确的将各种电气设备和电气现象多角度的展现给学生,加强知识的理解,进而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当然,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有些重要知识点还需要板书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传统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4.2 综合教学手段补充知识: 对于教材中缺少的但是学生又有必要掌握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合理安排课时加以补充,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7、掌握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懂得知识不局限在一本书上,学无止境;另外,当前电气设备与电力技术发展迅速,教材中部分内容落后,不能反映新技术、新设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了发电厂、变电所高低压设备的发展概况和微机保护等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使学生及时掌握新设备和新技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模型教学: 课堂上,对电气设备的结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尤其对于结构复杂的设备,如断路器,所以如果能在教学中增加一些设备模型,将平面图示转化成立体物件,使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有模型做参照,做到有的放矢,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直观、清晰,自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参观实践: 对于有些章节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8、,例如电气主接线,课堂教学只能描述电气特点,即使是多媒体教学也无法很直观的将某一主接线展现给学生,所以,如果能将学生带到现场参观,使学生能够真正将书本知识和现场连接结合起来,对于知识的理解将事半功倍。5 结语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多、综合性较强,学好本门课程对高职电气类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实际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本门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教与学的难度都比较大,为了提高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本文对课程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一些见解;总之,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教学必须从传统教学中摆脱出来,转变教学思想,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参考文献1 黄益华.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2 李响,胡天彤.(供配电技术)课程改革探讨J.济南:科技信息.3 舒辉.高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刊,2009,1:3436.4 常晓颖,王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初探J.北京:中国电力教育,2009,5:118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