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127225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学 期 教 学 计 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溶解、“声音、“天气、“我们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构造与功能我们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变化天气。调整后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2、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科学学习,对科学课学习已经有了一定根底。比方,对周遍事物有了一定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方法,尤其是观察方法;学生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时期。 本学期,四年级有一个班级。班级学生数根本在17个,合理人数也为科学学习顺利组织开展打下了较好根底。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目标 四、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初始想法,特别是

3、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展控制变量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词语描述观察到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展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解释。 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方法把溶解了物质从水中别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别离几种固体与水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兴趣。在观察比拟活动

4、中,能够意识到细致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标准利用溶解装置进展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拟食盐、沙、面粉在水里变化有哪些一样和不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拟食盐和沙在水中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变化。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变化是怎样?沙在水里呢? 注意纠正学生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3.组织讨

5、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二、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那么把它叫做沙和水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变化。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状态?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溶解情况有什么一样和不同?面粉在水

6、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标准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方法或者沉降方法别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

7、验中细致观察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拟食盐、沙、面粉在水里变化有哪些一样和不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教学过程】一、 观察高锰酸钾溶解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标准,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

8、钾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细节地描述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前中后有什么样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溶解有什么异同?二、 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情况,比拟它们在水中有什么一样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表格中变成微粒大小在水中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方法别离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呢?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第三课 液体之间溶解现象【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

9、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那么不能。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拟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概念。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烧杯2、酒精1、食用油1、醋1、筷子1、装水试管3、试管架1 【教学过程】 一、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 1.教师引入:我们知道有些固体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稳定溶液。那么液体是否也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谈谈你们经历。 2.教师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

10、样溶解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现象。 3.组织分组实验:取一小勺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烧杯中。实验前一定要明确观察目。 4.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轻轻搅拌后有什么现象? 搅拌后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 5.交流: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相比,胶水或洗发液溶解有什么特点?注重描述 6.整理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过程记录在笔记本上。 二、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1.组织观察:醋、酒精、食用油三种物质。 2.预测:醋、酒精、食用油三种液体在水中会怎么样? 3.组织实验: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水,分别往试管中参加1-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

11、。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观察要做记录。 4.组织交流: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情况。 5.组织讨论:醋和酒精溶解与胶水或洗发液溶解有什么一样和不同?与醋和酒精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有什么特点?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6.在食用油和水混合物中参加少量洗涤剂会怎样?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如果时间充足可在课堂上完成此实验。 7.整理记录:我们如何来区分液体之间溶解或不容易溶解现象?三、拓展: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

12、在水中溶解能力。进展气体溶解于水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拟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溶解。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翻开桌上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食盐和20克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展这个比照实验比拟公平? 4

13、.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活塞,观察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变化。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变化?6.整理本节课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空气?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第五溶解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

14、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外表积大小、水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证实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展比照实验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比照实验这种科学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研究当中去,开展公平实验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乐趣。【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研究【教学难点】比照实验过程中,各种一样条件控制【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教学过程】一、哪一个溶解快。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水中25ml

15、,观察比拟哪一杯中食盐溶解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比照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平安。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展交流。二、加快方糖溶解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2.学生猜测形成假设:用搅拌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水使肥皂溶解得快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猜测。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一样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比照实验中变量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比照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