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导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125074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斋志异导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聊斋志异导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聊斋志异导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聊斋志异导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聊斋志异导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聊斋志异导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斋志异导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著导读聊斋志异1. 了解作者及聊斋志异成书经历。2. 理解聊斋志异的写作背景及思想内容。3. 了解聊斋志异艺术价值。一、蒲松龄其人蒲松龄(1640年6月5日 1715年2月25日),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 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与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 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 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 一时文名 颇咼。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

2、屡试不第, 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 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 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 过往行人,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 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事实上,历代学者经过考据发现,聊斋志异中故事的来源,一 部分是前代小说或笔记的改编,一部分采自当时社会传闻或直录友人 笔记者,一部分是作者自己虚构的狐鬼花妖故事。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

3、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 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咼 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与康熙四十六年, 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 大半生精力。小知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副对联是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 蒲松龄故居题写的。写鬼写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聊斋志异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 花妖狐魅多具人情,与易可亲,忘为异类。此指聊斋志异题材的 特点是描写鬼狐花妖的。高人一等:既指蒲松龄在小说中塑造的鬼狐形象比“人”更生动, 又指蒲松龄的写作才能不同常人。刺贪刺虐:贪虐

4、:指贪官污吏。联语指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的主题思想 是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与暴虐。入骨三分:化用成语“入木三分”,比喻见解、议论的深刻,指聊斋志异 对罪恶社会的揭露深入骨髓。三、写作背景清代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满清贵族入关后,中原人民的 反抗始终没有停止。在“康熙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对汉族士子 的怀旧情绪绝对不能容忍,制造文字狱,连写“清风不识字,何必乱 翻书”的都要杀头,在文字狱威慑下,知识分子噤若寒蝉。在这样的 情况下,蒲松龄长期乡居,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 科考制度种种弊端,他虚拟出鬼魂世界梦幻世界,写鬼写妖,他的“刺 贪刺虐”才能入骨三分,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使

5、得聊斋志异闪 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与很高的艺术境界。“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共491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 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的痛 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蒲松林19岁进学,文明日起,却屡应乡 试不中,断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沮 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于诗词中,也假借谈鬼说狐发泄出来。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 书生交往的故事,多是蒲松龄在

6、落寞的生活处境中发出的幻影。同时 蒲松龄也通过此类故事抨击封建礼教与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4关注社会风气与家庭伦理的作品:这类故事立意大多在于劝诫, 一般来说这类文章是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而且是以现实的 伦理道德观念作为讽刺的原则。蒲松龄自述创作意图: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一一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聊斋志异)借虚拟狐鬼花 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将这等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 事,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5具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1)崂山道士一世家子弟学仙得道故事:学任何东西都须持 有恒心,而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一孔之见而吹牛皮,必然碰

7、壁。(2)画皮王生被一女鬼迷惑吃尽苦头故事:要透过现象看本 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对于恶鬼,不能心慈手软,必须除恶务尽。 对坏人慈悲,好人就要遭殃。五、艺术手法及特色聊斋志异的基本样式,就是历史传记与“传奇”的结合。体 裁上,大部分作品有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与鲜明的人物形象,具 备短篇小说的体制。书中近五百篇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为短 篇小说体,主要采用史传文学及唐人传奇的体制,以人物生平遭遇为 中心,篇幅较长,有人物性格的刻画与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一为散 记特写体,不以记人而以记事为主,多描绘一个场面或记述某些事件, 情节简单,篇幅适中;一为随笔寓言体,保留魏晋“残丛小语”的形 式,多

8、为偶记琐闻,写法也是粗成梗概,篇幅短小。在这三类体裁中, 作品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短篇小说体,书中的一些名篇几乎都是 这一体裁,足以代表聊斋志异的文学成就,表达了出于六朝志怪 与唐人传奇而胜于六朝志怪与唐人传奇的创作特征。1采用传奇的方法来志怪。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中国小 说史略)传统的志怪小说,大抵叙述鬼神怪异之事,篇幅短小又仅“粗 陈梗概”语言简约而显露不出文采。而唐代的传奇小说则“叙述宛转, 文辞华艳”,小说的主体是人间人事人情人态。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 第5页来写花妖狐魅,使小说内容精彩且充实,情节离奇而生动,展现出极 其迷幻曲折的色彩。2情节委曲,叙次井然。聊斋志异增强了小

9、说的艺术素质,丰 富了小说的形态、类型。小说的要素之一是故事情节。文言小说演进 的轨迹之一便是由粗陈梗概到记叙委婉。聊斋志异中精心结撰的故 事多是记叙详尽而委曲,有的篇章还特别以情节曲折有起伏跌宕之致 取胜。如王桂庵写王桂庵江上初逢芸娘,后沿江寻访苦于不得, 再后偶人一江村,却意外地再见芸娘,却又由于一句戏言,致使芸娘 投江;经年自河南返家,途中又蓦地见到芸娘未死,好事多磨,几乎 步步有“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之趣。聊斋志异里作品类型的多样 化,既表明作者仍然因袭了旧的内涵无明确界定的小说观念,所以其 中也有简单记事的短篇,但也表明作者又有探索性的创造,增添了不 专注故事情节的小说类型。聊斋志异

10、中许多优秀的作品,较之以前的文言小说,更加重 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心理表现等方面的描写。作者对各类人物 形象,都描写出其存在的环境,暗示其原本的属性,烘托其被赋予的 性格。如莲花公主写主人公的府第:“叠阁重楼,万椽相接,曲折 而行,觉千门万户,迥非人世。依蜂房的特征状人间府第,莲花公主 之为蜂王族属便隐现其中。3描写丰美,形象生动,善用多种手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较 之以前的文言小说,作品加重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心理表现等 方面的描写。如连琐开头便写杨于畏“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 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为鬼女连琐的出场设置了阴森的环境。红 玉写红玉初见冯相如:“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

11、东邻女自墙上来窥。 视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 遂共寝处。生动地表现了两情相悦的情景。4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式富于变化。如婴宁中,写婴宁 爱笑,就用了“笑容可掬”、“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复笑不可 仰视”、“大笑”、“笑声始纵”、“狂笑欲堕”、“且下且笑”、“微笑而止”、 “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浓笑不顾”、“孜孜憨笑”、“笑处嫣然”、“笑 极不能俯仰”、“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总共不下二十余处, 但无一处相同,各有特色,且符合不同的情境。一、文学常识填空。“聊斋”是蒲松龄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指。聊斋志异是一部,所收作品共491篇

12、。故事大致可以分为4类:、揭露的弊端、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关注。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义鼠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1,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jiao jue) 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 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 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3如悼(dao diao)息,衔之而去。友人张 历友4为作义鼠行。注释:1花椒粒。2文言副词,忽然。3象声词,泛指像各种凄 切尖细的声音。4张历友:名笃庆,号厚斋,字历友。康熙副贡。蒲 松龄诗友。博极群书,而终身未仕。晚年

13、居淄川西昆仑山下,因自号 昆仑山人,著有昆仑山房集等。1. 给文中正确的读音打钩。(2 分)2. 给下列句子用“/”断句,限 2处。(2分)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3.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6 分)(1) 果腹: (3)方:(2) 蜿蜒:(4)嚼:4.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一为蛇所吞/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B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 C.方将过半/方欲行D衔之而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5翻译下列句子。(9 分)(1)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2)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3)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6我国有许多与鼠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试把下面的歇

14、后语补充完整并写出四个带“鼠”的成语。(8 分)(1)老鼠掉进米缸里( )(2)老鼠咬象鼻()(3)老鼠钻书箱()(4)出洞的老鼠()7.鼠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不受欢迎的,本文作者是持什么态度来写的?(3 分)参考答案一、书屋;记述;奇异的故事;文言短篇小说集;抒发公愤,刺贪刺虐;科举制度;社会风气与家庭伦理二、文言文阅读。1. jiao (jue为名词,如咀嚼);dao2. 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3. 吃饱肚子;才;蛇类弯弯曲曲地爬行的样子;咬4. C (A被、为了; B追/赶上、等到;D表顺承、表转折)5. (1)等蛇想进洞时,老鼠又来了,像之前那样去咬嚼。(2) 蛇想进洞鼠就来,蛇岀洞鼠

15、就跑开,如此反复好长一段时间。(3) 另一只鼠马上过来嗅嗅死鼠,“啾啾”地悲鸣着好像在哀悼叹息,(然后)用口衔着死鼠离去了。6. (1)因祸得福(2)不识大体(3)咬文嚼字(4)东张西望;梧鼠 技穷(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比喻才能有限。荀子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抱头鼠窜、贼眉鼠眼、胆小如鼠7. 礼赞弱者(老鼠)战胜强者(蛇)的机智、勇敢与正义。补充内容1. 期间接到家书而写的感愤一诗,颇能反映出他当时心态: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新闻总入狐鬼史,斗酒难销磊块愁尚有孙阳怜瘦骨,欲从玄石葬荒丘北邙芳草年年绿,碧血青磷恨不休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蒲松龄生活的明末清初,正是社会大动 荡时期,满与汉的民族矛盾,官与民的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异常尖 锐。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均有所反映。在鬼隶、韩方、林 氏用曲折的笔法反映满清贵族军队残杀汉族百姓的事实。鬼隶说“北兵大至,屠济南,扛尸百万”韩方一面说“济 郡以北数州县,邪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