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模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124196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信息化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教育信息化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教育信息化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教育信息化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教育信息化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模型(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根底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方案,其核心是开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 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丁需要广泛地应用各种机器、设备,人们往往容易以技术论、机器论的思想来认识信息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代替教师讲课,以计算机来呈现教学内容,以计算机来存储教学信息,并以省力性、替代性、便利性、效率性的尺度来评价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内

2、容的冲击信息时代对教育内容首先表现在对学生认知的培养上,主要指对道德、精神和美学的价值认识。其次,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将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及高度信息社会所必备的应用信息的根本素质 及能力。二、对教育信息传统模式的冲击三、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的冲击 .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课堂教学不再是唯一的形式。四,对传统教师地位及师生关系的冲击教师变专制者“为旁观者。五正确看待教育信息化;1学生可以获最大的信息量;2能够克服教学中的制约;3使终身教育得以更好的实施4 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展示了理想教育的美好

3、前景。一、信息化是学校开展的必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开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信息技术对社会 各方面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化成为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亦届必然。上海师范大 学教育技术系主任、教育学博士黎加厚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根底的新教育体系, 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 和变化。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根底的, 但信息化的内涵却 远远多丁信息技术本身,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全面的,同时也是深层次的。第一,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学校完成自身

4、任务的需要。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一个 自然的人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的学生,要在未来社会中担 当各种角色,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弱,是衡量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既然信息化正在成 为社会环境的重要标志,那么学生就应该及早接触、感受信息化的余围,了解相关知识、技术。作 为为社会培育人才的学校,要完成育人的根本任务,应该及早在学校创设信息化环境。只有这样, 学校培养的学生才有可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或工作环境,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绝不是可搞可不搞的外表文章, 而是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完成学校育人任务的大事, 关系到所 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中国特色社会

5、主义建设事业的大事。第二,学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对学校产生影响的必然结果。教育信息化被称为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专门学校、专职教师的出现,使教育的责任由家族转移到专职教 帅;第二次革命是由文字的出现引起的, 教育方式由口耳相传逐渐转变为借助文字来传授;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出现,它导致了教育对象的扩大,通过书本学习成为向教师学习之外的另一种学习 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教育媒体多样化,学生可以向教师、书本以及其他现代媒体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教育广泛的日渐深入的影响,成为教育的乂一次革命。这种影响是必然的,因为人类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这四次

6、革命的后三次都是由教育媒体的发 展而产生的。与信息传播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开展导致了教育媒体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的一系列变化,这是教育开展的客观规律。信息技术开展到今 天,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成为最有生机的产业,教育信息化是社会开展的必然趋势。第三,学校信息化建设,也是学校自身开展的要求。作为普通(非重点)中学的校长,对现在环境 下学校开展所面临的困难深有体会。 由丁历史的原因,我们没有成为省重点中学,生源质量与重点 中学相比有较大差距。生源质量影响着升学率,由此乂影响到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 而社会认可度 乂返回来影响生源质量。在这个怪圈里,还有另

7、一个重要的影响,那就是资金。这就是现实。因此 学校愿意投入较大的财力、人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借此并和其他方面的努力一起形成一种合力,提 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优化办学环境,增强自信心、凝聚力,从而整体上提高办学品位,逐渐走出 怪圈。可以说,信息化作为新的因素参加到学校环境构成因素中来,绝不仅是设备的简单增加,我们追求的不是信息化环境本身,而是信息化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丁学生成长、学校开展有利的深层次 的内涵。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开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

8、式,人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 化浪潮,世界上兴旺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重新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教育改革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以全面提高公民特别 是宵少年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增强本国或本地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迎 接新世纪的挑战。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分布形态,丁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 系,教育者必须同时作为学习者,学习者同时也可成为教育者。我们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利用信息技 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结果将到达一种新颖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 本课题以信息

9、技术 促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多视角地展开教育信息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模 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以广泛国际调研为根底,界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确定教育信息 化的根本内涵。(2)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从技术哲学视角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 新兴技术文化对传统教育文化的催化作用, 新颖教育文化的发生,传统教育文化对新技术应用的反 作用,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形态和层次等。(3) 信息化教学的新颖模式:指适合中小学具体条件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着很强的实践色彩, 将会极大地丰富已有的教学模式。(4) 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目标的

10、信息化教育:应用系统观,就如何选择和综合利用多种信息化 教学模式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目标效劳提供指导原那么。(5) 课堂中信息化教育实践模式:以本课题组比拟长期而乂广泛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实验为根底, 就在课堂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并促进多学科整 合,提炼出一系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及案例。(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寻求如何更加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课 程中去。(7) 课外/校外的信息化教育:探讨课堂外的,甚至是学校外的信息化教学模式。(8) 学校信息化教育和社区信息化的互动:关注的就是学校信息化教育和社区信息化的互动。(9

11、) 教育信息化与师生信息素养:审视在教育信息化情况下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提出 符合此要求的根本标准和达标方法。(10)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开展策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开展策略:应用系统规划方法,就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中如何使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人员培训诸方面协调开展,取得最大投资效益,如何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相结合等问题提供指导性原那么。(11) 学校/区域教育网络的运作模式:以学校或区域为单位,对学校教育网络系统的运作模式进 行研究。(12) 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规制建设。以学校或区域为单位,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运作模 式和管理规制进行研究。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以

12、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 (IT)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开展趋向,国内 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我们将教育信息化看作为一个过程,其结果是到达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根底 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开展势头之强,影响面之大,令许多教育者感到困惑,无所适从。什么是教 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究竟会对教育产生什么影响?我国根底教育如何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这些都是中国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课题负责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经过了多年的研究 和思考,试图借助课题的研究,更深入地解答这些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

13、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微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法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远程合作易实现。?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为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着特点:(1) 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

14、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2) 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 ,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阔教育用户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 件库、新闻组等。对丁我国教育来说,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开发网上教育资源,不但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部门以及知识者的义务, 美国的网上根底教育资源 体系就是依靠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建立起来的。(3) 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 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为了做到这一点, 学生个性的测定,特别是认知方式的检

15、测,将成为教育研究 的重要研究课题。(4) 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 必然开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5) 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开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过计算机合作(网上合作学习);在计算机面前合作(如 小组作业);与计算机合作(计算机扮演学生同伴角色)。(6) 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包括计算 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最近的开展趋向是建立电子学档(LearningPortfolio ),其中包含学生身份信息、活动记录、评价信息、电子作品等。利用电子学 档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7) 环境虚拟化: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 现代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 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内模式是利用局域网开展网上教育,校外模式是指利用广域网进行远程教育。在许多建设了校园网的学校,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