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12387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4章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四章第三节 基 础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读甲图可知,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正确的排序是(C)A BC D2影响河谷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C)A内力作用aa B断裂下沉aC流水侵蚀aa D流水沉积3乙图地貌在甲图中哪个阶段发育最典型,影响丁岸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D)A侵蚀aa B堆积aaC堆积aa D侵蚀【解析】第1题,河谷的形成过程先是河水向下深切,形成“V”型河谷;然后河水沿河谷两侧侵蚀,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最后是河谷继续变宽,形成“槽”型河谷。第2题,河谷是最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谷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第3题,河流凹岸与凸岸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在中,河流弯曲度最大,凹岸与凸岸发育最典型。图中丁处为凹岸,发生的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45题。4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D)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成狭长带状【解析】a处位于黄河上游河段,地势高,聚落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规模小,沿河成狭长带状。5关于b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b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b处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D入海口处因受海潮的侵蚀作用,三角洲基本

3、没有发育【解析】b处于黄河下游及入海口,所携带泥沙在下游沉积成地上河,在入海口处形成迅速发展的黄河三角洲。下图表示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居民区的分布,读图分析回答67题。6图中的三个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A)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河运便利河流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A BC D7C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主要原因是(B)A地势较平坦,利于人类定居B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有利发展水运【解析】第6题,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

4、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所以很多聚落都沿河分布。第7题,河流中下游地区的聚落分布在地势较高处,可以减少洪水的威胁。二、综合题8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横断面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1)在断面图右侧的括号中,注出相对应的河流位置的字母。(2)在A附近及其以上的河流上游河段:河谷横剖面呈_“V”字_形,流水的侵蚀作用以_向下侵蚀_和_向源头侵蚀_为主;在山谷出口处附近,可形成_洪积扇_河流堆积地貌。(3)在B、C以下的河流中下游河段:河谷横剖面呈_槽_形,流水的侵蚀作用以_向两岸侵蚀_最强。(4)在河曲流C处,河流凹岸以_侵蚀_作用为主;凸岸以_堆积_作用为主,并可形成_河漫

5、滩_河流堆积地貌。(5)在入海口处,在河流中会形成_冲积岛_堆积地貌,其扩大并和河岸相连可形成_三角洲_。【解析】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由向源头侵蚀、向下侵蚀和向河谷两岸侵蚀共同作用形成。河流上游的河谷以向下侵蚀和向两岸侵蚀为主,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其横剖面呈“V”字型。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河谷,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侵蚀作用加强,河谷加宽,横剖面呈槽型。河流堆积地貌包括发育于山前的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和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处海滨地区的三角洲平原。综 合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2016广西钦州港区期末)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

6、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下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对A区域不进行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据此回答12题。1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B)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 D沙漠的风蚀城堡2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B)A亚马孙平原 B浙闽丘陵C西伯利亚山地 D撒哈拉沙漠【解析】第1题,该外力侵蚀作用在年平均降水量70130 mm、平均气温为525 最为强烈,应该与流水的侵蚀作用有关。挪威的峡湾受冰川的侵蚀作用;石灰岩溶洞的石笋受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风蚀城堡受风力的

7、侵蚀作用;黄土高原的沟壑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作用。我国的浙闽丘陵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地形条件下,侵蚀作用强烈;亚马孙平原植被覆盖良好;西伯利亚山地为亚寒带气候,气温低,流水的侵蚀作用不强烈;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不强烈。(2016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下图为某地理研究小组在野外河流地貌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34题。3图示三角洲景观常见于大河的(D)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4三角洲景观的形成主要受到的外力作用是(C)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流水沉积 D风力沉积【解析】第3题,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

8、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所以D项正确。第4题,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属于流水沉积作用,所以C项正确。(2016广西钦州市高新区期末)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7题。5就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C)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6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C)A甲 B乙 C丙 D丁7若要安排戏水和露营活动,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选点是(B)AW BX CY DZ【解析】第5题,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故河流的流向由图中的右

9、侧流向左侧,再根据指向标得出由大致为东北流向西南。笫6题,河流的凸岸淤积,凹岸冲刷,丙处位于凹岸,冲刷严重,因此最容易被水冲毁。 第7题,X岸位于凹岸,水的冲刷作用强烈,水深很容易出现事故。二、综合题8(2016河北邯郸两校期末)一旅游爱好者2016年7月某日出发前查阅资料,在图中处有一瀑布,这样写道:“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AB表示该日晨昏线的一部分,试判断其为_晨_(晨、昏)线。该旅游者在此季节能否欣赏到“激流翻滚”的壮观场面,试分析原因,并说明该河流下游河水的补给方式。_能;夏季降水集中,水量大;大气降水。_

10、(2)依据图中信息,说明瀑布形成的地质作用。_流水侵蚀作用(或由于岩性差异,砾岩坚硬,砂岩较软,形成断面和水潭,形成瀑布)。_(3)依据图中信息,该瀑布10万年后位置最可能是(A)A位置上游 B位置下游C保持位置不变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旅游时,该旅游者对河谷成因提出了四种假设,请你对下面的假设补充完整:假设一:向斜成谷;假设二:_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被侵蚀成谷地_;假设三:_断层(或地堑)_;假设四:_河流侵蚀下切河床形成河谷_。【解析】第(1)题,7月份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可判断AB为晨线。黄河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最多,瀑布流量最大,也最为壮观。第(2)题,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第(3)题,瀑布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其位置不断溯源位移,向河流上游移动。第(4)题,形成谷地的主要原因如下:向斜成谷;背斜被侵蚀成谷;断层形成地堑;流水侵蚀下切河床形成谷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