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123743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疗法技术学重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 PT:应用力、电、光、声、水、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疾患的方法物理因子治疗(理疗)的功效: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运动疗法分类:常规运动疗法技术(关节活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平衡训练技术心肺功能训练),神经生理学疗法,运动再学习法临床应用范围? 神经系统:脑血管意外、脑瘫、脊髓损伤? 运动系统:创伤、关节手术、关节炎、骨质疏松、肌营养不良,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 心肺系统: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肥胖运动疗法禁忌症脸?相对禁忌-运动时血压急剧升高

2、者-心室室壁瘤-心传导异常-严重骨质疏松?绝对禁忌-危重病需绝对休息者-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持续发作的冠心病?安静时舒张压在120mmHg 以上者及收缩 压在180mmHg 以上?重症的心律不齐?动脉瘤-体位性低血压-高热-剧痛常用运动方法?1被动活动:由治疗师实施,多用于肢体肌肉瘫痪或肌力极弱时,能够预防挛缩和粘连,刺激本体感受器。?2主动辅助活动(助力活动):在治疗师帮助或借助器械的情况下,患者自己主动的肌肉收缩,适用于肌肉能够收缩但不足以对抗重力时,可增强肌力和改善肢体功能。?3主动活动:在既不施加外来辅助,又不给予阻力的情况下,由患者主动完成的动作,能够增强肌力,改善肢体功能,达到改善心

3、肺功能和全身状况的目的。?4抗阻活动:在治疗师用手或器械对人体施加阻力的情况下,患者主动地进行对抗阻力的活动。?5牵张运动:用主动或被动的方法,对身体局部进行强力牵拉的活动,适用于软组织病变所致关节挛缩,可恢复或缓解肢体活动范围受限,减轻对局部组织的压迫。关节活动度评定? ROM: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测量工具:量角器,方盘测角计? 肩关节、肘关节、桡尺关节、腕关节? 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腕掌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脊柱? 注意主动和被动ROM的差异肌力评定? 目的: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围? 器械检查:握力计,捏力计,拉力计,等速测力计? 手法肌力检查(manu

4、al muscle test, MMT)定义:系根据受损肌肉或肌群功能,使病人处在不同受检位置,让其做一定动作,对动作分别给予助力和 阻力,以达到最大活动范围。根据接受助力或克服阻力的能力,按分级标准进行判定。 肌力测定分级标准?0级:零(zero)无关节活动,无肌肉收缩?1级:微弱(trace)有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2级:差(poor)去重力情况下关节有全范围运动?3级:可(fair)抗重力情况下关节有全范围运动?4级:好(good)抗中等阻力关节有全范围运动?5级:正常(normal)抗最大的阻力关节有全范围运动痉挛的评定? 痉挛:一种以速度依赖性的张力牵张反射增强,伴随牵张反射兴奋性增

5、高所致的腱反射亢进为特征 的运动障碍? Ashworth法:患者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小? Penn评分法:痉挛发展的频率上肢及手的功能评定? Brunnstrom 评定? FMA评定? STEF评定? Lindmark 评定? 偏瘫手功能评定:剪信封、取硬币、撑伞、剪指甲、系纽扣平衡: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 姿势的能力。静态平衡:指人体对某一静态姿势的控制能力,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长收缩及关节两侧肌肉协同收缩来完成动态平衡:在外力作用于人体时,人体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来维持新的平衡,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张 收缩来完成影响

6、平衡的条件:?1视觉?2前庭功能?3.本体感受效率?4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 5.CNS功能?6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7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调?8肌力与耐力?9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 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一系列基本活动。? 基本或躯体ADL工具性ADL( instrumental ADL )是指人们在社区中独立生活所需的关键性的较高级的技能,大多需借助工具进行。? ADL评定是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

7、的标准化的 PADL评定方法有Barthel指数、Katz指数、PULSES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等。? 常用的LADL评定有功能活动问卷(FAQ)、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DRS等。功能独立性评定?FIM(fun cti onal in depe ndence measure)包括躯体功能、言语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四大类,共18项。第二章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是指利用各种方法以维持和恢复组织粘连或肌痉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种关节功能障 碍的运动疗法技术。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生理性因素:拮抗肌的肌张力,软组织相接连,关节的韧带张力,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骨组织的限 制。病理性因素:关节周围

8、软组织的挛缩,神经性肌肉挛缩,粘连组织的形成,关节内异物,关节疾患,疼痛 保护性肌痉挛,关节长时间制动后训练方法:课本55凹凸定律:若移动的关节面是凸面,滑行的方向与骨骼产生角运动的方向相反;若移动的关节面是凹面, 滑行的方向与骨骼产生角运动的方向相同,这种力学关系称关节松动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适应证 用于任何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逆性 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等。预防因对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和功能性关节制动关节松动术的作用主要是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延缓病情发展,不活动引起的并发症。最佳适应症是关节附属运动丧失继发形成

9、的关节囊,韧带紧缩或粘连。2禁忌症 关节活动度已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关节的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 病等。6治疗时作用力的部位靠近相对的关节面,越近越好。作用力接触面积愈大,治疗的过程愈舒适,如使用手掌面接触比使用拇指接触舒适。7治疗运动的方向平行或垂直治疗平面的方向。治疗平面是一个垂直于一条由旋转轴于关节凹面中心线的平面。增强肌力的训练原则:课本1001)阻力原则:阻力的增加是增强肌力的重要原则2)超长负荷原则:训练强度,训练时间,训练频率,训练间歇,肌肉收缩的方式3)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恢复平衡能力的训练原则支撑面积由大到小;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身体重心由低到高;从自

10、我保持平衡到至破坏平衡时保持平 衡;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到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从训练时睁眼过渡到闭眼;破坏前庭器官的平衡来保持身 体的平衡。平衡训练的顺序:系统的有顺序的进行:坐位平衡一手膝位平衡一双膝跪位平衡一立位平衡; 从容易做的动作开始恢复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114瘫痪肢体位置的摆放为了防止发生压疮, 预防肢体挛缩,减轻痉挛,维持良好血液循环, 应注意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且隔1-2h为患者翻身一次1. 脊椎损伤患者的肢体位置仰卧位: 头下放置薄枕,将头两侧固定(需要保持颈部过伸展的位时,在颈部垫上圆枕)。肩胛、上肢、膝、踝下垫枕,用毛巾卷将腕关节保持在40背伸位侧卧位: 上侧的上肢保持伸展位

11、、下肢屈曲位,肢体下均垫长枕。背后用长枕靠住,以保持侧卧 位(行颅骨牵引时,保持 40 60侧卧)2. 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仰卧位: 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外侧,防 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垫上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伸展位,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第七节心脏功能训练代谢当量(MET):以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 平,1MET=3.5ml/kg/mi n=0.0167kcal/k

12、g/min第八节呼吸训练的适应征?1.急性/慢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炎、肺扩张不全、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2.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3.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继发性气道阻塞。? 4.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高位脊柱损伤、急性/慢性/进行性的肌肉病变或神经病变。?5.严重骨骼畸形(脊柱侧弯等)。膈肌呼吸(腹式呼吸)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COPD患者的横膈平坦和松弛,其运动只占呼吸功的30%。为弥补呼吸量的不足,在平静呼吸时,肋间肌或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即以胸式呼吸代替。重度呼吸肌疲劳时,也可出现错误的呼吸,即吸气时收缩腹肌,使横膈无法活动。 辅助呼吸肌持续紧张,呼吸困难

13、加重,耗氧量大大增加。腹式呼吸的作用:1. 通过增加横隔的活动范围,增加肺通气量,以深而缓的呼吸来减少呼吸频率和每分通气量,增加潮气 量和肺泡通气量,减少残气量和空气滞积,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2膈肌活动时耗氧少,且减少了辅助呼吸肌的不必要使用,提高呼吸效率,缓解呼吸困难。3有助于体位引流时排除肺内分泌物。体位引流体位引流的姿势Fg 19-26PtKterW M9wnFig 127UNGULAMtflOCElOK脊柱牵引疗法牵引(traction)是应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并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达 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或力线等目的的一种康复

14、治疗方法。脊柱牵引的生理效应1脊柱机械性拉长实验依据:牵引使身高增加,改善体位性疾病原因:脊柱椎体机械性分离; 脊柱两侧肌肉的牵伸、 放松;相应韧带和小关节囊的牵伸;椎间孔的增宽;脊柱生理曲度变直;脊柱小关节的滑动和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物的缩小等。影响脊柱椎体分离程度的因素A. 脊柱的位置:屈曲角度越大,则椎体后部分离的程度愈大。B. 牵拉角度:影响牵引部位屈曲的程度。25颈椎牵引可使正常生理曲度变直,35时颈椎椎间隙后部增宽最大。由骨盆后部牵拉的牵引带更可能导致腰椎的屈曲程度增大。C牵引力量:颈椎牵引为总体重的7%10%;腰椎牵引25%总体重。(牵引的重量与牵引时间有一定的关系)D.舒适的体

15、位和放松的肌肉2. 关节突关节等椎体小关节的松动表现在小关节面的滑动或转动、小关节面的分离、小关节面的靠近或压缩。影响因素:脊柱屈曲,脊柱侧屈,脊柱旋转3. 脊柱肌肉的放松伴随效应:缓解疼痛,进一步增大椎体分离影响因素:患者的体位:仰卧位,腰大肌姿势脊柱位置:中立位牵引时间:2025分钟的牵引最宜放松牵引重量:较机械分离的重量小颈牵时肌肉放松所要的牵引重量低于机械分离所要的牵引重量的1.52.5kg腰牵时并非一定要 25%体重的牵引重量才可有放松肌肉的作用。4. 缓解疼痛机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根压力,降低局部炎性刺激物的浓度;增大椎间孔内径,减少神经根的损害即刺激和压迫;调节关节突关节的张力和协调;缓解局部肌肉的紧张性疼痛神经生理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