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以后》说课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12248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年以后》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十年以后》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十年以后》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年以后》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年以后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 小说二十年后。一、 简析教材第八单元是外国短篇小说选编单元,其中选了欧亨利的两篇小说,二十年后是其中之一。欧亨利以擅长结尾而闻名遐迩。他往往以出人意料的结尾收煞全篇,美国文学界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最后在结尾处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二十年后这篇小说典型体现了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文中的警察杰米竟然就是鲍勃要等的昔日好友,而鲍勃竟是警方通缉的罪犯,这个结尾出人意料,但如果仔细阅读文章,它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文中埋

2、下了许多伏笔,因此本课可以此为突破口来领悟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通过寻找文中作者所设的伏笔来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2、分析文中的杰米和鲍勃两个人物形象。体会性格决定命运的内涵,理解人物在法律遭遇友谊时的抉择。小说以情节取胜,所以对作者情节设置的巧妙与微妙之处是学习的重点;而对杰米和鲍勃两个人物形象的全面评价是本课的一大难点。二、 教法介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鉴于此,本节课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比赛激趣法本文设置伏笔

3、的地方较多,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文本阅读呢?我想采用比赛激趣法,利用高二学生还是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以看看谁找出的伏笔更多的问题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2、 表演诠释法文中人物的每句话,每个动作应该说都是别有用心的,包含了比较丰富的内容,比较适合表演,所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和言行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性格,即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三、 学法指导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按照伊瑟尔提

4、出的“空白”理论,他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性“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像去填充。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创造,所以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批注法、补充潜台词法将是我要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凡有伏笔处,需要进行在圈划基础上的适当批注,写出作者的意图所在,补充人物的内心世界。四、 教学过程一、 导入中国相声里有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叫“抖包袱”, 演员把包袱皮一件一件抖开,让观众感觉出人意料而捧腹大笑之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中也非常善于“

5、抖包袱”,他的小说结尾往往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被誉为“欧亨利式结尾”。二十年后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二、 沉浸文本:体会伏笔的妙用1、 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人物关系。2、 再读课文,圈画文中所设置的伏笔,用批注形式写出其暗示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多,批得准)三、 体验文本:体会人物内心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有关情节,体会人物内心。四、 感悟、思辨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品读课文,谈谈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看法。讨论:你如何看待杰米最后的做法?各抒己见,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地全面地看待文中地两个人物。五、 课堂延伸如果过后吉米到拘留所看望鲍勃,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板书设计二十年后“欧亨利式结尾”杰米警察昔日好友 伏笔鲍勃匪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