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12083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三篇).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1.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身心健康受损;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人生观、价值观扭曲。2.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3.表达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持;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

2、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二、理论基础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_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

3、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

4、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_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三.目标: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

5、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明确的目的: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二)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1.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

6、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身心健康受损;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人生观、价值观扭曲。2.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3.表达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持;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

7、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二、理论基础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_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

8、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

9、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_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三.目标: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明确的目的: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

10、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社工小组工作计划书(三)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1.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

11、了一系列危害:身心健康受损;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人生观、价值观扭曲。2.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3.表达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持;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二、理论基础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个小组的对

12、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_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

13、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_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

14、。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三.目标: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明确的目的: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

15、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四.小组成员:对象:沉迷网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出现偏差行为的华农应届大二学生资格:华农大内沉迷于网络的大二学生(问题具有同质性),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基本相似,社工认为为有必要进行小组治疗的对象。五.小组的特征:1.性质:治疗小组_节数:_节_日期:_年_月_日至_月_日4.时间:根据组员的空闲时间安排5.地点:小组工作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有所更改)_人数:_名华农大二学生六.招募计划:1.招募时间:_年_月_日至_月_日2.招募方法:在华农大宿舍区内张贴海报;到学院跟老师了解情况,并致电合适对象;在华农大宿舍区内摆摊位供学生咨询,特别是大二学生;利用网络宣传途径(Q群、微博、博客)到校内心理咨询组织(如晴天工作室)等了解情况,寻找合适对象3.招收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办公室交收活动报名表七.各个阶段活动小组初期阶段(第一节)社工:李A组员:黄B、李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