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7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12042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卷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7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物卷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7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物卷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7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物卷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7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物卷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7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卷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卷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水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生物(理科)命题、审核 窦孟明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胰岛素可调节血糖浓度,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B尿糖是因为缺乏胰岛素引起的C血糖浓度升高时,将通过大脑刺激胰腺产生较多的胰岛素 D如果胰管阻塞,则胰岛素的外排就会停止2关于细胞免疫效应阶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B效应T细胞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C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D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3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

2、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4下列属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发生的变化是 皮肤血管收缩 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汗液分泌增多 汗液几乎不分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骨骼肌战栗 代谢活动增强A B C D5正常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 A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流量减少B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皮肤血流量增加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流量增加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皮肤血流量减少6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效应B

3、细胞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效应T细胞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7不含抗体的是 A乳汁 B组织液 C血清 D细胞内液8体液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不相同的是 A来源 B作用 C分布 D化学本质9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是 A血糖浓度和神经系统 B只受血糖浓度的影响血浆肾小管输尿管E0.03%0.03%2%F0.1%0.1%0%C只受神经系统的影响 D由胰岛决定10某体检者的血浆、肾小管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有E、F两种物质,其浓度分别如下表所示,请判断E和F分别是 ( )A葡萄糖、蛋白质 B葡萄糖、维生素C尿素、蛋白质 D尿素、葡萄糖11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能量转换的

4、正确顺序为A光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电能稳定的化学能C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D光能稳定的化学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12下列关于NADPH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DPH形成于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BNADPH为暗反应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和还原剂CNADPH的消耗主要发生于叶绿体的基质中DNADPH的生成标志着光能转变成电能13用碘酒检验经相当一段时间饥饿的植物在光下是否进行光合作用,会发现A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都有蓝色颗粒B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都有蓝色颗粒CC3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没有蓝色颗粒,而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蓝色颗粒DC4植物的

5、叶肉细胞中没有蓝色颗粒,而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蓝色颗粒14下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A和B在不同CO2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A是C4植物,因为它在高CO2浓度下有较高的光合作用强度B光合作用强度为0时,植物A和B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C如果CO2浓度进一步增加则植物A的光合作用强度始终随之增加D植物B是C4植物,因为在CO2浓度为200PPM时,比植物A具有更高的光合作用效率15下列关于根瘤菌结构和功能特征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原核、异养、共生固氮 B真核、自养、共生固氮C原核、异养、自生固氮 D真核、自养、自生固氮16关于氮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6、AN2经固氮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B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传递C在缺氧时,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可将硝酸盐最终转化为氮气D硝化细菌细胞无成型的细胞核、无核膜,但有核糖体、内质网等简单的细胞器17紫罗兰的胚表皮呈深蓝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正、反交时:胚表皮深蓝色 胚表皮深黄色 F1胚表皮深蓝色;胚表皮黄色 胚表皮深蓝色 F1胚表皮黄色。由此可知紫罗兰胚表皮颜色的遗传属于 A显性遗传 B随机遗传 C细胞质遗传 D体性遗传18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不同之处是A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没有编码区B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没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C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没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

7、点D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中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19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 ( )A普通棉的突变基因 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基因 D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20由20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种蛋白质,决定其结构的基因 A在原核生物中较长 B在真核生物中较长C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一样长D基因长度不依赖于原核或真核细胞的结构状态21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切点不同 D限制酶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22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8、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B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属于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C大肠杆菌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与内含子23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A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DNA分子B人工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分子C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24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A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 B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培育新物种 D生产杂种细胞25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遗传物质肯定发生改变的

9、是A细胞系 B细胞株 C原代细胞 D克隆的细胞26两位科学家将经过洋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并能分泌单克隆抗体。洋红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该实验中分别属于A癌细胞和记忆淋巴细胞B抗原物和效应B淋巴细胞C特定抗体物和记忆淋巴细胞D癌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27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质粒的本质是DNA B质粒能自我复制C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 D质粒仅存在于细菌体内28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中,其中选育菌种的最佳时期是A调整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29与调整期长短有关的因素中,可缩短调整期的一组是用与菌种相适应的培养基 某种营养丰

10、富的培养基 稳定期获得的菌种对数期获得的菌种 接种调整期的菌种 接种量加大接种量减少 接种种类增加ABCD30酵母菌培养基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A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B碳源太丰富C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31下列对连续培养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及时补充所需的营养,提高产量B有利于微生物尽快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中C能消除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某些环境因子D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32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或不同的特征是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

11、构相同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33右图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下列对这一图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当谷氨酸过量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会下降B当谷氨酸过量时,谷氨酸脱氢酶的合成会受阻C这种调节是快速、精细的D如能把谷氨酸及时排出细胞,细胞内的谷氨酸合成量会增加34分离提纯是制取发酵产品不可缺少的阶段,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不同,对产品的代谢产物常采用的提取方法是蒸馏 萃取 过滤 离子交换 沉淀A B C D35生物正常生长离不开生长因子。下列有关生长因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长因子是

12、微生物正常生长必需的微量有机物B生长因子是微生物体内酶和核酸的重要组成成分C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微生物体内往往缺乏合成生长因子的酶或合成力有限36若大肠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在一起,要将它们分离可采用的培养基是A加食盐的培养基和蛋白胨培养基B伊红美蓝培养基和无氮培养基C斜面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D加青霉素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37将谷氨酸棒状杆菌接种到四个相同的培养基中,放在以下条件下培养,其中菌落形成最快的是38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39自生和共生固氮

13、微生物可以将A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B大气中的N2转化为NO3C土壤中的NH3转化为NO3D土壤中的NO3 转化为N240下列有关生物固氮的描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发生固氮作用的部位 B土壤中独立生活的根瘤菌也能固氮C不同的根瘤菌只能侵入特定种类的豆科植物根 D根瘤菌通过固氮作用形成氨41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A外显子 B内含子 C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非编码区42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运载体的一组是A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B质粒、线粒体、噬菌体C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D细菌、噬菌体、动植物病毒43细菌数目增长最快时期和活菌数目的高峰期分别为A对数期、稳定期 B稳定期、稳定期 C对数期、对数期 D稳定期、对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