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工作室特色创立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119413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教育工作室特色创立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书法教育工作室特色创立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书法教育工作室特色创立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书法教育工作室特色创立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书法教育工作室特色创立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教育工作室特色创立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教育工作室特色创立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法教育工作室特色创立总结 文章摘要:我校创办于1962年,她东临上海,北靠苏州,是一因此写字教学为特色的水乡农村小学.学校致力于写字教学研究,连续几届被评为“吴江市aaa级特色学校”,成为“苏州市书协书法教育基地”、“中国书法特色学校”. 写字,中国书法的最基础功底;书方正之字 做有根之人吴江区金家坝小学我校创办于1962年,她东临上海,北靠苏州,是一因此写字教学为特色的水乡农村小学.学校致力于写字教学研究,连续几届被评为“吴江市aaa级特色学校”,成为“苏州市书协书法教育基地”、“中国书法特色学校”.写字,中国书法的最基础功底;写字,中华文化传输的最基础路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展写字

2、项目开始,到“十五”期间进行写字教学研究,又至“十一五”期间打造写字特色学校,十五年来,我们走了一条不一样平常的发展路,一条寻求学校可连续发展的特色路.十五年的写字特色之路,我们坚持“端端正正写字,踏扎实实做人”这一宗旨,追求灵动、遒劲和隽永的书法境界,进而影响学生、发展学生、成长老师、成就学校.一、在课程文化中引领我校创办写字特色学校已十年有余,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怎样突破现实状况,让特色走向文化,让特色内涵更丰富?新课程改革给了学校整体发展的一个契机,尤其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教材的管理体系更给了我们灵感.我们坚持以校为本的标准,充足利用地方课程,持之以恒开展写字教学,同时致力于聚集综

3、合实践活动课程,挖掘我校已经有的校本资源,开展特色化的活动,形成我们新的校本课程,以开发文化资源,推进学校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行.1强化写字课程,特色建设的基础.“端端正正写字”是我们开展写字教学的初衷,是我们特色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探索中发觉新的领域实现新的突破的同时,我们的初衷仍然不改.“字如其人”,写字是一项让人终生受益的基础技能,尤其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愈加不能忽略,因此,我们依然狠抓写字教学,大面积提升学生的写字水平.在老师五分钟左右的指导后,悠扬的乐曲声响起,孩子们一个个凝神屏息,专注地书写着,或铅笔,或钢笔,或毛笔;有跟着愉快跟我学循序渐进地练的,有老师依

4、据学生能力水平补充字帖的,也有依据需要讲书史择粹中知识的.“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圈,指离笔尖一寸”,孩子们用心地书写,老师适时地提醒和示范,整个校园全部灌在音乐声中,浸在书香气里了.天天20分钟的写字课,我们一直坚持着,说它是练字平台能够,说它是怡情养性也可.假如说20分钟的写字课是每日必有的“营养餐”,那么每七天一节的40分钟大写字课就是计划中的“主菜”.从基础点划的书写、偏旁部首的特点,到字体结构的领会、布局谋篇的艺术,学校作了系统的设置,而且安排专业书法老师给孩子们上课.每七天一节,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到书法教室里去上课,墨香浓郁,兴致盎然,从点点滴滴的积累开始,触摸中华文化的精髓.

5、2整合综合课程,特色建设的突破.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三年级开始列入课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了挑战老师、发展学校、成就学生的一个良好平台.我们依据学校的写字教学特色,开创性地开展申报并立项的吴江市级新课题暨省第六期关键教研子课题开发利用校本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活动,推出含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也是我校特色建设上的一大突破.我们的研究性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彰显学校的特色化,能由校到年级至班级全部重视计划性,整体活动形成系列化.如一学期以“走进书家”为研究大专题,又如以三年级为单位开展“笔墨纸砚”学期系列活动.活动中,我们注意资料的积累,在活动后,统

6、计师生搜集整理、形成的整套资料,还用学生的研究性结果部署了三幢教学楼.作为省级子课题,已经顺利结题;作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大专题,必将不停实践不停深入且不停创新.3开发校本课程,特色建设的深化.十多年的写字教学研究,为学校积淀了很多资源,有显性的,更有潜在的.一批已经成长的书法老师是我们开展教学的人力资源,所以除了让她们教学生写字,学校成立了特色研究协作组,后依据发展的需要更名为校本教材开发组.以组内组员中心,编写适合我校各个年级段适用的写字教材.经过组内老师们的共同努力,经过两年的不停实践和探索,低、中年级的两册写字教材愉快跟我学、新版本的翰墨飘香全部已经完成并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利用.三是

7、开发特色校本教材翰墨缘.08年始,学校决意开发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实施方法的校本教材,将教材定在以校为本,挖掘学校环境、发展历程、师生等资源,能充足表现学校的写字特色,能融会书法知识,能达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年来,校长亲自率队,副校长详细负责,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老师把关,校本教材开发组的老师分工编写,校内重复研讨,外请教授指导,几经修改,今翰墨缘最终问世.翰墨缘缘于师生的实践,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充足表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真正实现以校为本,将为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一份优异的教学内资源.我们充足地利用已发生的存在资源,着意表现学校文化形象的优异方面,编入校本教材,给全体师

8、生正面的、主动的暗示和熏陶,使学校文化在积淀中升华.既开发利用学校文化资源,也为学校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积累素材.二、在环境文化中熏陶环境能够影响人,环境也能够改变人.我们努力“发明艺术之环境”,使“整个的环境表示出艺术的精神”.既重视整体设计上的特色味,又强调细节上的文化味,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还充足表现以人为本的标准,让校园环境文化发挥育人的功效.其一,整体设计,让特色文化弥散校园.“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我校以书法艺术美化校园环境,建金碑廊书画廊,请名家题字留词,悬挂书法作品上墙,点缀圆石镌刻作品,为学校平添了无限的亮点,表现老师练字育人的良苦专心,也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生动表现.

9、基于学校建设的需要,也为了刺激感官,两年中,校园环境和时俱进不停地创新.因建设塑胶跑道,原有的行知园必需平整,经过通盘考虑,我们把里面的“流殇曲水”移到了羲之楼间,把太湖石移到书馨墨韵园内,设计成一条旱河.依据整体需要,将原平房整修一新,并把书画廊移至小园围墙上,收双倍效果.在三幢教学楼间增添了同学们对三位书法家的研究性结果,在学校西围墙上部署了悠悠书法史.总而言之,走进我们的校园,你能够感受到,到处弥散着特色文化的韵味.其二,精细布局,赋校园景点以特色.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所要的校容不是浪费的盛装,而是内心的艺术所追求的朴素的表现.我们的校容要井然有条,秩然有序,凛然不可侵犯之威仪.什么东西

10、摆在什么地方或只许摆在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摆,也只有那样摆,而不许它不得其所.”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我们更讲究精雕细琢,每一处特色景点的部署全部表现了金小人的独具匠心.林立的太湖石间,铺设着雪白的石子,按着时代的变迁,一块块镌刻着书法典故的圆石排列其间,组成的是别具一格的旱溪,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书法历史长河.东墙上“永”字八法的分解图,清楚醒目.原来破落的平房,经过重新装修设计,摇身一变,成为图书室、阅览室、书吧.值得一提的是那书吧,里面陈列着师、生、名家的书法作品,摆放着“文房四宝”,供大家随时饱墨疾书.那么破败的小房子,能如此富有书香气息,含有典雅风格怪不得有来参观的领导说它是“化腐朽为神奇

11、.”这就是我校焕然一新的“书馨墨韵园”.在我校羲之楼前能够欣赏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作品形似神也似,很是入目.为此追求效果,我们不厌其烦,跑了数次厂家.另两幢教学楼前,均新安了雕塑,则分别安上颜真卿、苏东坡的塑像,三幢以书家名字名名的教学楼自成一园.其三,以人为本,充足发挥特色文化的教育意义.艺术的风光无限,它的作用也无限.徜徉其间,耳濡目染,人和环境会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书法艺术的同时,也取得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并自然而然地激起写字的爱好.这更是我们环境建设的追求.在校园环境文化部署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做到以人为本,让外在环境说话,用特色文化部署感染人

12、、熏陶人、教育人.三幢教学楼的命名是从师生中征集到最终尘埃落定的,羲之楼由东晋伟大书法家王羲之而得名,王羲之历代尊其为“书圣”,所书兰亭序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以“羲之”为楼名,意在表现我校的书法特色、,磨砺师生刻苦研习书艺、弘扬中国之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真卿楼由唐代最杰出书法家颜真卿而得名,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她生性秉直刚正,不攀附权贵,为一代名垂青史的刚正不贰之臣.以“真卿”为楼名,希冀金小师生以其为标兵,德艺兼修,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东坡楼由北宋杰出的诗人、书法家苏轼而得名,苏轼所书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她能文章、精绘画、工书法,为一代旷世奇

13、才,以“东坡”为楼名,意在创导金小师生好读书、勤思索,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她们,学校将三位书法家的研究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由老师引导孩子们开展实践研究,而且从孩子们的研究资料中选择关键,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做成喷绘部署到三幢楼的墙面上.是知识的展现更是结果的展示,孩子们乐在其中.还有,为师生提供作品展台的“书馨墨韵”廊、为班际提供写字竞技舞台的书画廊、给师生展示的平台,更激励全体师生刻苦练习,陶冶师生的情操,促进写字教学的开展.以如此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书法、文化交相辉映,这么的外在文化建设,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依靠特色的创新.三、在制度文化中坚守亚里士多德说,以

14、某种固定方法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我们会成为何样的人,全看我们反复做什么样的事.开展写字教学十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有成文的,也有存于心的,也即学校写字教学的常规工作制度.我们深知,养成一个好习惯极难,写字常规的形成不易,贵在持之以恒,一松则百松,因此我们坚持不懈做好常规工作,落实制度考评.一是全员齐参加.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写就一手好字,靠的就是勤奋.学校要求每位老师练好三字,即: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天天挂出,并由写字专职老师进行点评、考评、存档,列入老师基础功考评.35周岁以下的老师每七天还需写三大张软笔书法.从地方课程中分解节课为写字训练课,天天中午,在

15、舒缓优美的古典轻音乐声中,学生静静地练上20分钟字.经过一个阶段的试验、对比、探索,学校要求:老师讲解点评不超出5分钟,确保学生含有充足的练字时间;每七天一次讲解书法知识,提升学生书法素养.二是“两姿”不放过.“练字先练姿”是全校师生的共识,只要提笔练字,老师们就会以“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这八字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写字儿歌每个同学全部耳熟能详,不时背背,并相机调整自己的写字姿势.学校值班领导天天对各班的“两姿”进行检验,并立即向老师们反馈.学期结束,将“两姿”检验结果纳入老师考评,更积累了课题研究的一手资料.三是着力抓两头.班、校两级全部成立了写字爱好组.校级写字爱好组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开

16、设,配以专职写字老师,同时聘任教授当校外书法教导老师.每个月开展一次写字比赛,评出若干“写字之星”.每学期开展一次写字等级考试,用胸前的写字卡标示学生的写字水平.每学期出版校报校刊,辟出写字专栏.每学年评选“金曦小书家”,写字节上盛大推出.和此同时,学校班摸底调查,了解写字后进生情况,并建立跟踪档案,从帮助她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入手,加强教导,研究转化方法.四是考评重特色.写字教学深入人心,“时时引领望未来”,考评工作细致有效,一直突出写字教学这一块.常常开展写字教学研讨课.校级评优课中,板书字迹不工整者一律不评好课.经过定时或不定时的检验对学生的写字质量、作业整齐度和老师批改情况进行考评,结果和老师岗位责任制考评挂钩.四、在活动文化中提升活动是写字特色建设的催化剂,有利于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