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117136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情景类:1.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C)A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D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2. 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谁的观点比较全面客观 (D)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D.“当其兴大役,天下

2、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3.山海关某段长城的残垣断壁旁边有一座石庙,导游说这是宋代人为纪念秦朝孟姜女在这里哭倒长城而建,残垣断壁就是哭倒的长城的遗迹。下列有关石庙真伪的议论最有说服力的是 (C)A不大可能,因为孟姜女的故事是虚构的,石庙不可能为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物而建B完全可能,不管孟姜女是否真有其人,关键是有哭倒的长城的遗迹的确存在C不大可能,因为秦长城根本不过山海关,山海关在宋代为契丹占据D完全可能,因为宋代的长城通过山海关,人们就认为孟姜女是在这里哭倒长城的4.“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3、”其实质目的是 (C)A削弱朝中大将兵权 B加强皇权 C防止藩镇割据 D使地方上的军、政、财三权分离5.(2010年5月泉州一中高三最后模拟14题)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让观众领略了“秦皇汉武”的风采。银幕艺术往往真实与虚构并存。下列电视剧情节中与史实不符的是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 B C D【选官制度】1.“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托孤)则霍光、

4、金日(砃);其余不可胜纪”,与上述人才兴盛有关的制度是(B)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 (C)A察举制的没革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 D出身门第成为选才标准3.“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战国的军功爵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唐朝的科举制 D明代的科举制 【解析】D 首

5、先根据材料信息明确这是对科举制的描述,其次材料既强调了科举制的积极作用,也突出了它的弊端,这符合明代科举制的特点,即八股取士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4. (2010年4月苏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调研4题)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D)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 (江苏省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3题)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A世官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

6、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6.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人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C) 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 B C D【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1.福建土楼“承启楼”内一幅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这种以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聚族敦宗,联宗睦族的文化传统,渊源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 (C)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行省制2.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

7、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庸书),汤显祖(明史)等。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程朱理学 B.宗法制度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解析】B“敬先、孝祖、延宗、显祖”体现了血缘关系的纽带,是宗法制度在后世的体现。3. (2009年4月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第三次调研)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解析】A 从材料可以看出“重心”出现在周时期,因此C、D排除。又根据材料中“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

8、缘的扩充”,说明这一制度对后世有影响。由此可以判断出是A。4(2009年4月湛江市高考测试题(二))礼记表记所载:“母,亲而不尊。”这一记载不能说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 A宗法家族意识 B男尊女卑观念 C以义为重的价值观 D儒家伦理思想【解析】C本题属逆向思维题。以义为重的价值观反映的是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5.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历史悠久。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C)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6.(2010年5月南平市高三质检14题)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

9、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 A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7. (2009年4月山东省济南市二模)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许多有其巨大的魄力,可以维持久远。”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与这一观点不一致的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三省六部制【解析】C 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衰落的情况,秦朝以后(汉初出现郡国并行)逐渐消失,不符合题意。8.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9.香港特别行

10、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古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统一和政治制度】1.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D)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2. 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说明(D)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 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唐朝三省制

11、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的。”材料中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 A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4.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

12、三省制【解析】B本题可用排除法。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在夏朝,故排除A;行省制代替郡国制的表述本身有误,排除c;内阁制代替三省制的表述本身有误,排除D。故选B。5.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解析】A引文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更符合题意要求。6. 2010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三第二次质检)历史学家斯塔夫

13、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D)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7.(2010年3月福州市高三质检14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D)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8. 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B)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9.(10南京调研)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的“规范”指( C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中央集权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