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115030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答案:12.1.B2.D第1题,在城市中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可以减少城市的噪声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

2、,净化空气,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美化环境,增加湿度,调节气候等。但具体到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主要作用是减少屋顶、阳台等对大气的热辐射和美化环境。第2题,绿化中使用的杀虫剂,随着大气降水或人工洒水渗透到地表以下,导致地下水污染。题目给出的四种绿化方式中,只有人工草地最贴近地表,杀虫剂最容易下渗,从而污染地下水。3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 B C D答案:3A本题考查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的措施,是对分析辨

3、别能力的考查。题目中给出的四个措施都是可行的,这就要求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快速、有效”。两个措施都是对森林的保护,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但不能快速提高森林的覆盖率。4在我国的绿化工程中,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的是A沿海防护林体系 B黄土高原防护林 C“三北”防护林体系 D平原绿化工程答案:4B沿海防护林体系以防止海风侵袭为主,“三北”防护林体系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主,平原绿化工程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主。读“我国某区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图示地区草场载畜量的分布规律是A西部大于东部 B东部大于西部C东、西部相当 D南部大于北部6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

4、是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B是简单的荒漠化扩张过程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主要影响荒漠化进程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答案:5B从图中可看出,东部地区草原面积广,西部地区以沙漠为主,所以东部地区的草场载畜量大于西部。答案:6A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但主要是人为活动形成的。 (2009届黑龙江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14)读所给材料,完成710题。材料一:某海岛西部白鹭湖是其开建的最大的文明生态片区,目前片区内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呈现一派生态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与自然和谐相

5、处的新农村新景象。现已初步建起农副产品保鲜加工基地、反季节瓜菜种植基地、万亩热带高效经济作物基地、鸡种苗孵化基地、罗非鱼养殖基地等。材料二:如下图。7该岛自然环境具有的特点是A环带状分布 B条带状分布 C经度地带性分布 D纬度地带性分布8该岛山地丘陵带开发的首要任务是A发展山区特色工业 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C发展热带农业 D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9该岛反季节瓜菜种植的“季节”是指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0白鹭湖农业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热带高效作物区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陡坡修筑梯田,减少水土流失培育优良品种,建起农副产品保鲜加工基地、反季

6、节瓜菜种植基地、万亩热带高效经济作物基地等A B C D答案:7A8.D9.D10.D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完成1113题。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国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国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比利时5.01.23.8新西兰7.620.412.8美国10.36.73.6秘鲁1.67.76.111.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A0.4 B0.4 C2.0 D2.012根据计算,1993年全

7、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13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答案:11B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人均生态赤字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答案:12A人均生态赤字降低说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

8、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属于此范畴。答案:13C右面表格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完成1416题。14下列四个地区及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连线正确的是,地区水土流失寒潮土地荒漠化酸雨A浙江 B内蒙古 C广东 D重庆15下列措施中对治理类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起积极作用的是A沿海防护林工程 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 D建青藏铁路16四种环境问题中,有一种基本不影响广东,其原因是A森林覆盖率高 B降水少C位于沿海地区,降水量大 D纬度位置低,重重山岭的阻挡答案:14.D15.C16.D (2008江苏,34)下面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

9、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完成1718题。17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18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答案:1718.17.A18.D第17题,由图知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缓坡比重大,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大,可得出该地存在过度开垦的问题。第18题,结合该地地形和土地资源的立体分布可知,适宜发展立体农业。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

10、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完成1920题。19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0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使用农药培育或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A B C D答案:19A此题以时尚的“绿色消费”为切入点,考查环境保护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绿色消费”的概念。答案:20A使用农药和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危害人体健康。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21(13分)下图所示

11、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R1和R2河流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2)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3)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4)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答案:21(1)气温(2)导致土壤盐碱化。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层因蒸发旺盛,导致盐分不断累积。(3)湖水减少,咸度增加,水位下降,湖面面积减小。(4)盐碱化的土壤;湖面缩减后湖底的盐分。22(13分)读下列材料及“中

12、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甲)和“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十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年份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交通(%)水域(%)未利用土地(%)198528.92.632.46.15.51.87.315.4199028.33.232.96.56.01.97.413.8199628.14.237.21.67.02.17.812.0材料二:中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甲)材料三: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乙)甲 乙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

13、/全区耕地规模)(1)分析材料一,近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上升的有_,比重下降的有_。(2)分析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_;_;_。(3)分析材料三,东部沿海省区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是_。请简要分析其成因:_。(4)结合所给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答案:22(1)园地、林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2)东部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3)福建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比重小(4)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