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11374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高校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所属系别专业班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撰写日期年 月排课问题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室、教师的合理有效利用问题,避 免教师、班级在上课时间、地点上的冲突,使排课时间分配均匀。本文参考了各种排 课软件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改进的排课算法,并完成小型自动排课系统。在算法设计中 为排课操作设置了不同的优先级,逐级排课,有效地降低了排课时间冲突的几率,提 高了排课的成功率。另外,系统为教师和室分别设计了排课级别,从而能够避免教学 资源过于集中地使用,实现均衡化利用。针对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课程特点要做到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提高教务部门的工

2、作效率。本系统的开发平台是基于C#。关键词:自动排课,优先级,数据库,C#AbstractThe research is mainly course arrangement to solve all kinds of teaching resources such as the classroom, teacher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se of problem, avoid teachers in class, the class time, site of the conflict, even distribution of course schedule

3、. In this paper the course arrangement of various reference software based on the improved curriculum arrangement realize algorithm, and fulfill small-sized automatic arrangement system. In the algorithm design for curriculum arrangement operation is set different priority and provincial arrangement

4、,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hance of course schedule conflicts,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course arrangement. In addition, the system for teachers and room are designed 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course arrangement, which can avoid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oo concentrated use, realize the equaliza

5、tion us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kinds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to do the concrete analysis, so as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This system development platform is based on use c #.Key Words: automatic arrangement , priority ,databas

6、e , C#1引言12高校排课系统的现状分析内教学教务管理模式与体制12.1国内教学教务管理模式与体制12.1.1教务管理模式12.1.2教育管理体制32.2高校排课系统的概述43院校两级排课系统需求分析43.1排课系统业务描述43.1.1排课业务流程53.1.2排课原则54校院两级排课系统的设计总体功能设计54.1总体功能设计在排课系统的设计过程54.2教学资源管理54.2.1教室资源管理分类64.2.2教师资源管理65总结和展望基于校园网的校院两级排课系统6参考文献8致谢91引言研究背景课程表是一个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和其他各项活动的指挥调度表。它不仅 是学生和教师上课的依据,对学校其他工作的

7、统一安排也有直接影响。高校排课工作 是执行教学计划、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是学校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 而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它是学校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的最根本的保证,是学校贯彻教 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具体体现,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直接的 影响。它不仅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也能体现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的能力和水平。随着Internet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信 息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和信息时代的弄潮先锋。在国家对高等教育大力发展政策的刺激 下,高校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新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下,如何利用有 限的资源,以最优化的形式满

8、足教务管理的需要成为了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2高校排课系统的现状分析内教学教务管理模式与体制2.1国内教学教务管理模式与体制国内教学教务管理模式与体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 规模不断扩大,学分制逐步推行,教学资源日益紧缺,使教务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繁 重,不仅增大了工作量,更增大了工作难度,管理稍不到位,便容易出现失误。为 了能减少管理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各高校也在逐步探索学院制建设3,学院制的实 施不仅可以减少管理幅度,提高管理效率,而日也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合理利用学 校的教育资源,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 接轨,高校实行学院制是

9、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必然选择。各高校已充分认识到, 加强教学管理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保障,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 理工作的中心枢纽。因此,顺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既科学、规范,又 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务管理系统是各高等学校教学教务工作追求的目标4。现阶段,各 高校通常的做法是,结合自己的管理特点,或者通过商业公司采用“量身定制”的方 法,或者是自主设计,采取边研究、边总结、边实施、边改进的方法,开展教务管理 及手段信息化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并存,这种现象是我国高等教育 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随着我

10、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和发展,全面学分制已成为诸多高校教育的一种选择。从学年制到学年学分制,再到 学分制,既是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改变。1. 学年制是由学校按学科、专业制定教学计划,规定学生的修业年限,应修课程, 检查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是否完成了规定的课程,并将是否通过相应的课程考试、毕 业设计作为能否准予毕业和授予学位的评判标准的一种教育体制。学年制的教育模 式,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学生毕业后,即可成为那一行的专家。各个专业的教学 计划中,所列课程都是必修的,基本上没有选修科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 改革开放后,这种过于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同时专业

11、分得 过细、过窄,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因此,跨学科的学习及交叉学科的学习成为必然, 渐而形成了学年学分制。2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的一种调和,它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是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产物,基本上顺应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5由于学年学 分制是按固定学期开设的,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很小,灵活性不够,对调动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自觉性也不明显。由此可见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学习过程中 仍处于被动地位,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也受到了局限,但它比学年制还是要灵活一 些,从其体制上还是部分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尽管存在不少缺陷,但它毕竟从严格的 计划模式中走了出来。3.学分制导源于德国洪

12、堡创立的柏林大学6。柏林大学自创立之日起就实行课程 选修制,并且形成了与选修制相契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理论体系,从此选修制成为一 种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较为成熟的教育制度。选课制蓬勃兴起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计 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于是学分制应运而生。(1)学分制的特征与内涵a. 学分制具有广泛的选择性,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学分制是建立在广泛的选 课制基础上的,它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独立性 和自主性。b. 学分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学分制采用的是模块结构的课程结构模式,学生选 课时可以根据社会变化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增强自身的

13、适应性。c. 学分制有助于学科的交叉发展以及师资结构的调整。现在高校所设专业较细, 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选课,这样就打破了几十年来不变的专业设 置,学校只能按专业大类来办学,拓宽了专业面,有助于学科的交叉发展,同时也为 学生开拓了一条更加宽广的出路。从师资力量来看,我们现有的一些专业属长线专业, 尽管师资力量雄厚,但学生并不多,这对一个大学而言,师资力量的配比显然不够合 理,但是基于专业的局限,学校难以硬行调整,而学分制则可以引导教师自行调整所 教课程,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上课,这对教师本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也有较大的促进作 用,可以说学分制自主调整了师资力量的配比。d. 学分制营造了

14、较大的竞争氛围。学分制营造了较大的竞争氛围。学分制通过选 课制、选教制及选优制的实施,把竞争机制引进到教学中来,一方面可以激发教师不 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自身的知识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最大限度 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学分制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和动力,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学 业,就要尽可能使成绩最优。因此,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学分制都会使其自觉参 与竞争,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学分制的优点a. 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学分制以开设大量选修课为前提,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就 业和个人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组成最优化的知识结构。b. 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

15、性,培养各类型的人才。实施学分制后,可以充 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调动其积极性。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 才智,多选修一些课程,以便突出其专长;对基础欠佳的学生,可以从实际出发,安 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发展方向。c. 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实行学分制后,广大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教 师可以利用学校的仪器设备等资源开设一些本专业外的特长课,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 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2.1.2教育管理体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 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2年的酝酿阶段;从1992年到1997年的“十五大”召开 的探索阶段;从1998年扬州会议后到现在的全面推进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大连理 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理工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高校开始尝试实施学院制; 第二个阶段中,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 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也分别相继实施了学院制。 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进入第三个高 潮。2.2高校排课系统的概述高校排课系统是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学校教学教务 管理工作中最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它是学校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的最根本的保 证,是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