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阅读及答案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11281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阅读及答案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阅读及答案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阅读及答案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阅读及答案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阅读及参考答案别当标签化思维的俘虏别当 “标签化 ”思维的俘虏赵强当下,越来越多的群体被贴上标签。标签化现象早已有之,如今尤甚。究其原因,至少有二。其一,快餐式、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对较为复杂的人和事作标签化处理,顺应了人们求新、求快的语言消费习惯,也契合了以吸引注意力为核心的 “眼球经济”需要。其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社会浮躁情绪抬头,加剧了人们的标签化思维。标签化思维日积月累地形成,又潜移默化地释放。当你路遇老人摔倒,纠结于 “扶还是不扶 ”时;当你仅仅看到小贩慌不择路、四散奔逃,就觉得城管一定又在暴力执法时,无形中就成了标签化思维的俘虏。标签

2、化思维的要害,是盲从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陷入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官员都是腐败的,路人都是冷漠的,老人都是讹人的 在各种标签的暗示和诱导下,人们越来越下意识地把某个人群与某些特征画上等号。表面上看,标签化只是造成了对某个群体的误伤,客观上,却扭曲了社会认知,扩散了负面情绪,累积着社会戾气。标签化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集体意识产生的实质性戕害,更应引起注意。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等古训成为被人嘲弄的迂腐劝诫,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则成了不少人的处世哲学。长此以往,那些服膺多年的道德认知将被一点点蚕食,优良传统将被一点点侵蚀,人们的思想共鸣将被一点点撕裂。不少人在一番

3、标签式声讨之后,顺带着就要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些自我矮化、自我否定的论调和情绪也在蔓延。可见,对“标签化思维”的担忧绝非危 言耸听。“位卑未敢忘忧国 ”的爱国情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的诚信追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的友善态度,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标签化思维构建的语境中,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会为是否施以援手而纠结;当面对丑恶现象时,我们会为要不要出面制止而犹豫。但是,不管最终是否诉诸行动,这种纠结已经表明,心底深处总有一种力量把我们向善的一面拉扯。这是传统文化常年滋养的结果,也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本真。在标签

4、化现象大行其道的今天,保持自己的本真,听从心灵的指引,我们才能走出内心的煎熬,获得安宁与力量。(选自人民日报 2014 年 10 月 14 日,有删改)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 分)14. “标签化思维 ”有哪些危害?( 3 分)15.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 分)16.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3 分)参考参考答案:13.(2 分)别当 “标签化 ”思维的俘虏。(或:在标签化现象大行其道的今天,保持自己的本真,听从心灵的指引,我们才能走出内心的煎熬,获得安宁与力量。意思对即可)14.(3 分)误伤每个群体;扭曲社会认知,扩散负面情绪,累积社会戾气;蚕食道德认知,侵蚀优良传统,撕裂思想共鸣。(一点 1 分)15.(2 分)举例论证( 1 分);有力地证明了 “标签化 ”思维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集体意识产生了实质性戕害( 1 分)。16.(3 分)先指出越来越多的群体被贴上标签这一现象所造成的原因(1 分);接着分析了 “标签化 ”思维造成的危害( 1 分);最后呼 吁人们保持自己的本真,听从心灵的指引,别当 “标签化 ”思维的俘 虏(1 分)。科教兴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