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三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112036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初三上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初三上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初三上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初三上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初三上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初三上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初三上第一次月考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 石柱回龙中学初2014级初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分外(fn) 覆盖(f) 襁褓(qing) 栖息(q)B田圃(p) 莽莽(mng) 喧嚷(rng) 颤抖(chn)C风骚(so) 妖娆(yo) 昏晕(yn) 浸水(qn)D 折腰(zh) 留滞(zh) 喑哑(yn)禁锢(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蜡象 幽暗 朦胧 银波微漾B耸立 斗笠 沉寂 一代天姣C僵硬 闪烁 凝望 温声细语D洗礼 光辉 惟余 润如油膏3下列加点的成

2、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D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4下列选项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C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

3、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D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里氏7.0级的地震,湖北恩施、宜昌等地区也有震感。5.下列文学名著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钢铁是什么样炼成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是保尔。B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宋代文学家。C朝花拾夕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边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梦幻般的色彩。D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6. 参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4分)一位诗人曾

4、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 , ;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7. 综合性学习 (共11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关乎个人生命的质量,关乎国家民族的兴衰。为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班里决定举办一次“阅读伴我成长”的演讲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提取有关中国人阅读状况的信息。(4分)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发达国家和中国阅读情况的一项调查: 国 家以色列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韩国中国年人均读书64本55本50本44本20本12本

5、0.7本 【材料二】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有读书习惯的中国国民只有约5%,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的成年人,一本书都没读过;中国家庭平均拥有5.6册图书,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2009年中国民众人均每天读书大概14.7分钟。 (2)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概括出一个与阅读相关的观点。(4分)【材料一】犹太人爱看报,好读书。以色列全国500万人口,平均每5人有一份耶路撒冷邮报;每个村镇都有优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人均占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居全球首位。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社会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音乐家贝多芬、画家毕加

6、索、诗人海涅、经济学家巴菲特等都是犹太人。犹太人获诺贝尔奖人数也居世界各民族首位。 【材料二】近日一个日本作家说:“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里书店寥寥无几,阅读的人很少。不论文凭高低,不分男女,中老年人打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看电视。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3)这次演讲比赛需要设计一条标语,现在已经有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提高认识,博览增长你我智慧;下句: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8古诗文默写填空。(每空1分

7、)(1)_ , _,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2)_ , 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3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 咏梅)(4) ,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5)白居易的观刈麦从正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辛苦的句子是: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

8、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陈胜、吴广喜,念鬼 (2)、今亡亦死 (3)、扶苏以数谏故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0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4分)等死,死国可乎?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11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民的响应

10、,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12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4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317题。(20分)最后的背影 张秀超 (1)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已经20年了。 (2)父亲走后的多年里,我在生活的

11、海里沉浮飘荡,他不怎么入我的梦,昨日夜里,我忽然见到了他。父亲身穿青袄,坐在地头的榆树下,口中叼着烟袋,我似乎知道他已是隔世之人,问他:“你还好吗?” (3)“我在那边还种地。”说罢,转头向田里走去,留给我的是若有若无、缥缥缈缈的影子。 (4)我撵他,可腿迈不开步子,叫他,却喊不出声。在惊悸中醒来,秋夜正浓,半轮月儿在天,四边一片寂静。我不能再入睡了。 (5)悄声走进书房,默然地坐在书桌前,耳边还想着那句话:我在那边还种地。我的眼里流出泪来,父亲生前的影像便浮现在眼前。 (6)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

12、起,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父亲为了证明我们仨人不全是吃闲饭的,就硬撑着下地。 (7)那年秋天收土豆,嫂子说忙不过来,执意要我回家收秋,我不敢违拗,只好请假回去,我怕落的功课太多,做活的间隙,看几眼书,哥嫂不愿意了,怨我的心事不在做活上,有气的哥哥抡起鞭子使劲地打那头拉犁的年迈老牛,眼看鞭子就要落到我的身上。父亲脸色青黄,大口喘着气,他从哥哥的手中拿过鞭子,扶着犁向着地的那头走去,父亲被犁杖带着踉踉跄跄往前跑。瘦削的父亲跑了两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8)深秋的时候,学校放了几天假,让我们回去拿换季的衣服和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