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发展读书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11198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发展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信发展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信发展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信发展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信发展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发展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发展读书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院名称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论文题目:通信发展读书报告经济管理学院李 杰物流管理120116311200080周开利广为人知的“烽火传讯”(2700 多年前的周朝)、“信鸽传书”、“击鼓传声”、“风筝传讯” (2000 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公输班和墨子为代表)、“天灯”(代表是三国时期的孔明灯的使 用,发展到后期热气球成为其延伸)、“旗语”以及随之发展依托于文字的“信件”(周朝已 经有驿站出现,传递公文)都是古代传讯的方式,而信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成为人们 主要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些通信方式,或者是广播式,或者是可视化的、没有连接的,但是 都满足现代通信信息传递的要求,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

2、多、多对一。而这些通信方式,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有的消散在历史的潮流中,有的依然在使用, 可以说,从4000 年前到现在的这期间,即使人类的发展史,又是通信的发展史。一、通信发展简史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通信手段和现在一样是“无线”的,如利用以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 通常大家认为这是最早传递消息的方式了。事实上不是,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 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公里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 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 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部落。其实,不论是击鼓、烽火、旗语(通过各色旗子的舞动)还是今天的移动通信,要实现 消息的远距离传送,

3、都需要中继站的层层传递,消息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过,由于那时人类 还没有发现电,所以要想畅通快速地实现远距离传递消息,是根本不可能的。人类通信史上革命性变化,是从把电作为信息载体后发生的。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从此,信 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嘀一嗒”一响(1秒钟),电报便可以载着人们所要传送的信息 绕地球走上7 圈半。这种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种通信工具所望尘莫及的。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必须提到,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SOS, 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命, 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

4、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从此以后,所有的轮船都开始了全 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电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信的发展就像人类的发展,不会停止,只会不断的进步。今天,在不同地点生活的人要直接联系,既不用寄信的方式,也不必亲自赶到对方所在 的地方,他们只要通过电话这一工具即可办到。电话这个通讯工具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发 明的呢?电话的发明者叫贝尔。他原是苏格兰人,生于1847 年。24 岁时移居美国,不久加 入美国籍。有一天,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摆弄夹住了的芦苇,而贝尔却从导线上听到了 邻室传来的拨动的弦音。他记下了事实,从而导致进一步试验。试验过程中,贝尔遇到不少 困难。但他是个虚心好学的人

5、,因而在向别人求教时,得到过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与帮助, 其中有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约瑟夫.亨利、爱迪生等。1876年3月 10日,贝尔通 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在实验室里的沃森助手听到召唤,像发疯一样,跃出实验室,奔向贝尔喊话的寝室去。 他一路大叫着:“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我听到了贝尔在叫我!”就这样,人类有了最初的电话,揭开了一页崭新的交往史。通信的发展,凝聚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通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同时也是推动社会 进步的动力。通信的发展还会继续,因为人类的生活还在继续。二、现在通信发展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通信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竞争发展的态势。各种各

6、样的通信方式 层出不穷,通信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原来的有线通话到无线通话;从原来简单的手 机通话到 3G 视频通话;从原来的数字通信到互联网的网络通信。在拥有各种通信方式的现 在,通信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便捷,尤其是网络通信。目前,就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8.20 亿,移动互联网浪潮正席卷而来。近来,智 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在不断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最明显的就是通讯方式 及社交模式的变革。对于传统电信行业来说,具有语音通讯功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对其移 动话音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打破现有的困境,各大运营商纷纷开始联合互联网巨头 结为同盟国,枕戈待旦,准备在互联网大战

7、中收复失地、开辟疆域。微信、有信、易信是这场互联网大战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诸侯。微信,延续了腾讯 QQ 在 PC 互联网中的神话,使用户由 QQ 客户端文字输入的即时通讯方式变成语音输入的及时通 讯方式。“朋友圈”功能则让每位用户都形成一个自媒体交际圈。在最新版本的客户端中, 微信还新增移动支付这一功能,这一举动表明了其商业化的野心,引起互联网行业的一次大 震荡。有信和微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有信免费电话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它改 写了使用语音业务需付费的历史,使得用户可以免费进行即时语音通讯。有信的APP,不论 何时何地都可以与手机、座机进行语音数据传输。也就是说,只要智能手机内安装了

8、有信免 费电话这一应用,用户就能够像用SIM电话卡一样免费拨打电话,不论是本地通话还是长途 电话,甚至是跨洋长途电话。所以,有信免费电话一经推出,便火遍了各大应用市场,深得年轻人喜爱。在微信、易信等互联网通信方式引起通讯方式和社交模式巨大变革之后,阿里巴巴集团 也强势的推出“来往”以进军通信行业。事实上,“来往”与市面已有的微信、米聊、易信等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在功能上并无太 大区别,阿里巴巴所突出的产品本身差异集中在信息“阅后即焚”、500 人群组、大量免费 表情等细节功能上。而最具想像力的拓展空间则是商业逻辑内的阿里系自家产品的接入,接 下来会把阿里旗下一系列生活服务应用接入到来往平台中,其中

9、包括扫码比价工具一淘火 眼、淘宝的本地生活服务如淘点点、支付宝等,未来也会向外界开放。按照阿里的构想,这是平台而非单一社交软件。未来这个平台将把人的社交和生活和消 费连接起来,阿里巴巴善于创建关系,电商业务已经构建人与人之间基于交易之间的关系。 建立这个关系之后,需要有个地方去沉淀,但以前阿里巴巴没有这么一个社交产品。在阿里巴巴推出的“来往”中我们可以看出,通信方式已不再简简单单作为通信方式使 用了。可以加入各种各样的功能,让它成为一个平台而非单一的通信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席卷而来的浪潮中,传统的电信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引起了移动互联 网和传统电信行业进一步的变革。移动互联网无法完全脱离传统电

10、信行业而存在,而传统电 信行业又无法阻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这一基础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通信行业要发展就 必须要合作。就像微信结盟联通,而易信以电信做靠山一样。尽管阿里巴巴退出的“来往” 还在“孤军奋战”,但阿里巴巴的邹孟睿也指出,“来往”未来不排除与运营商的深度合作。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通信方式,形成了目前移动互联网和传统通信行业合作竞争的 通信业局面。而接下来通信又将怎么样发展呢?三、通信发展的趋势1、无线数据生机无限 当前移动数据通信发展迅速,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出现的移 动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TACS、AMPS和GSM中的承 载

11、数据业务以及GSM系统的HSCSD,另外一种是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比较著名的有 摩托罗拉的DataTAC、爱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统的GPRS。目前,无线数据业务只占GSM网络全部业务量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在未来的两年中 这种状况将开始扭转,并大大改变。1999年以后,随着HSCSD、GPRS等新的高速数据解决 方案显露峥嵘,并成为数据应用的新的焦点,无线数据将成为运营商经营计划中越来越重 要的部分,它预示着未来大量的商业机遇。2、个人多媒体通信网络演进的方向 对随时随地话音通信的追求使早期移动通信走向成功。移动通信的商业价值和用户市场得到 了证明,全球移动市场以超凡的速度增长。

12、移动通信演进的下一阶段是向无线数据乃至个人 移动多媒体转移,这一进展已经开始,并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个人移动多媒体通信将根据地点为人们提供无法想象的、完善的个人业务和无线信息, 将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在个人多媒体世界里,话音邮件和电子邮件被 传送到移动多媒体信箱中;短信将成为带有照片和视频内容的电子明信片;话直呼叫将与 实时图象相结合,产生大量的可视移动电话。还将实现移动因特网和万维网浏览。象无线 会议电视这样的应用将随处可见,电子商务将蓬勃开展。对于运动中的用户还有随时随地 的各种信箱和娱乐服务。3、网络技术的智能化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新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广泛应用,

13、促使移动网络得到了迅 速发展。移动网络由单纯地传递和交换信息,逐步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移动智 能网由此而生。移动智能网是在移动网络中引入智能网功能实体,以完成对移动呼叫的智能控制的一种 网络,是一种开放性的智能平台,它使电信业务经营者能够方便、快速、经济、有效地提供 客户所需的各类电信新业务,使客户对网络有更强的控制功能,能够方便灵活地获得所需的 信息。移动智能网通过把交换与业务分离,建立集中的业务控制点和数据库,进而进一步建 网络,增加效益。立集中的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生成环境来达到上述目标。通过智能网,运 营公司可以最优地利用其网络,加快新业务的生成;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业务,

14、向其 他业务提供者开放。4、更高的频段从第一代的模拟移动电话,到第二代的数字移动网络,再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 使用的无线频段遵循一种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1981年诞生的第一个具有国际漫游功能的模拟系统NMT的使用频段为450MHz, 1986年 NMT变迁到900MHz频段。我国目前的模拟TACS系统的使用频段也为900MHz。在第二代网络 中,GSM系统的开始使用频段为900MHz,IS 95CDMA系统为800MHz。为了从根本上提高GSM 系统的容量,1997年出现了 1800MHz系统,GSM900/1800双频网络迅速普及。2000年投入 商用的第三代系统IMT-2000则在2

15、GMHz频段。无线频段向更高发展,这昰应对逐渐扩大的 社会需求和推进通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5、更有效利用频率 无线电频率是一种宝贵资源。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有限和移动用户急剧 增加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出现了“频率严重短缺”的现象。解决频率拥挤问题的出路是采用 各种频率有效利用技术和开发新频段。6、未来的网络构架 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管理政策的放松将使计算机 网、电信网、电视网等加快融合为一体,宽带IP技术成为三网融合的支撑和结合点。未来 的网络将向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形成统一的综合宽带通信网,并逐步演进为 由核心骨干层和接入层组成、业务与网络分离的构架。四、总结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 行信息传递。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 电话、互联网、视频电话、移动互联网等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通信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 活方式和社会面貌。距离的打破使人们不在被迫的隔离,我们的生活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小 社会,世界也不再是被分割的地区与地区的独立,世界像是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通信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了通信发展的基础。参考资料:http:/ h0otKsc2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