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11126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九年级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号和座位号。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现代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D风力发电A发射航天飞机B水车汲水灌溉C太阳能供热2经科学研究发现,元素原子如果最外层电子数是4,其单质在导电方面具有某些特殊的优良性能,如硅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4,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可作半导体材料

2、的是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反应前) (反应后)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42012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麦当劳将过期的食品再重复计时保存,引起轩然大波。对于在国内非常受欢迎的洋快餐,早就有多位营养专家表示经常吃麦当劳是有坏处的。因为油炸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特别是炸鸡和炸土豆,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常吃会大大增加患糖尿病和癌症的几率。下列有关丙烯酰胺说法正确的是A丙烯酰胺中共有10个原子 B组成丙烯酰胺的各元素个数比是3

3、:5:1:1C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g D丙烯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5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A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焊锡,主要目的是降低熔点B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D盐酸、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6下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7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硬水B矿泉水C自来水D冰水混合物8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pH如下图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洁厕灵 B西瓜汁 C鸡蛋清 D肥皂水9取下列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实验,

4、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色素 B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绿色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可用玫瑰花汁测定稀盐酸的酸碱性强弱10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 探究分子运动 B. 探究燃烧的条件 C.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1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 B.节约意识C.安全常识 D.环保意识12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器“神光二号”

5、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下列关于磷酸二氢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磷酸二氢钾是一种氧化物 B磷酸二氢钾是一种酸C磷酸二氢钾是一种盐 D磷酸二氢钾中含有氢气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春季是流感等传染病的易发期,必须对环境进行消毒。关于下列一些常用消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2MnO4B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D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其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15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20时,a、b的溶液

6、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a、b都属于易溶物D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6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CuCl2 溶液、稀盐酸、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若不用其他试剂将它们鉴别,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BCD17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元素和一种原子的是AO2 BN CFe D2H18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XYZ B X Z Y C Z XY D YZ X19在密闭容器中,将少量乙醇置于一定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

7、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现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质量/g4880000反应后质量/g20445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W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W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x的值为2820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图所示是教科书的一幅插图,“点燃”两字是某同学做的听课笔记。下列几位同学复习时对图中蕴含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生成物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7B此反应为H2 + Cl2 2HCl,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1:1:2D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O2,但必须有助燃物质,如Cl2二、填空题

8、(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21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氧气分子_;(2)镁离子_。2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23进入21世纪,全球拥有化合物已超过2000万种,其中部分物质由碳、氢、氧、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请用上述元素,按照要求各写出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可制造舞台云雾效果的氧化物是_; 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呈碱性,还可以做洗涤剂的是 ;“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有机物是_;24机体中的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构如图)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1)在血红蛋白结构图中已经标明了组成元素的元素符号,该物质中

9、共有_种元素,其中有一种金属元素,该金属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蛋白质作为营养物质时,先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然后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CO(NH2)2、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化学式为(C3H7NO2),它在人体中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5已知Cu与稀硫酸不能直接反应,但滴加H2O2溶液并加热,能生成水和一种蓝色溶液。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13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周期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2)地

10、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8分)27有一气体,可能是CO、CH4、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它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澄清石灰水。(1)若A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质量不变,则该气体是_;(2)若A、B两个装置质量都增加,则该气体是_(填一种符合题意的答案既可)。28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着如下关系:其中A为红色固体,D、E为黑色固体,B、C、F为气体。 (1)请写出F的化学式 ;(2)请写出A和B反应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

11、8分)29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有酸性,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维生素C的研究如下:【实验目的】验证维生素C具有酸性。【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两种方案,并写出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方案(1)方案(2)30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1)【猜想】猜想: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

12、H;猜想: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2)【实验】如下图所示:(3)【判断】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现象判断: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b.操作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_ 。由操作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 (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五、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31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7.08%的KNO3。KNO3属于 (选填“复合肥料”、“氮肥”、“钾肥” 或“磷肥”)。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 kg。32草木灰是重要的钾肥,主要成分是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