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详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1111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必修1第5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详解(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读图,回答12题。1.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地形与土壤 B地形与水源C水源与土壤 D气候与植被2.从地形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A河谷地带 B塔克拉玛干沙漠C山麓冲积扇 D吐鲁番盆地读下表,完成34题。表A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交通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公路7%9%铁路3%表B山区与平原、丘陵地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与造价比项目土石方桥梁与隧道

2、总长度造价山区/平原1.527112.23山区/丘陵1以上231.53.下列说法不是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优先选择公路的原因是()A对最大限制坡度来说,铁路比公路要求高B山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修建交通干线,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工程量大,成本高C山区经济落后,运输需求小D山区修建公路比铁路不仅难度较小,而且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4.关于山区公路的分布和走向的叙述,正确的是()山区的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和山间谷地山坡上没有公路分布山坡上的公路走向呈“之”字形,以降低坡度山区公路为了减小工程量,多呈直线分布山区公路要避开陡坡和陡崖山间谷地的公路多远离聚落分布A BC D读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

3、阴影表示聚落),回答56题。5.图中聚落分布在()A河口三角洲上 B山麓冲积扇上C河岸阶地上 D河谷平原上6.下列四图为图中从河流上游至下游所捡拾到的河床沉积物,其中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下游的是()下图为某地区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第7题。 7.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B山区 C高原 D丘陵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89题。8.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9.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沿河分布 沿交通线分布 沿断层线分布 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 B C D白令海峡是连接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出

4、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据此回答第10题。10.下列因素不属于修建隧道两侧铁路的主要自然障碍的是()A气候寒冷 B喀斯特地形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C冻土广布 D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11.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了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则人杰。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图(如下图)。(1)根据以

5、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2)利用气候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多坐北朝南。(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上海及英国伦敦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12.读“某地区港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港口A是天津。建港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河海汇合处、地势平坦;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广、交通发达。劣势:_。(2)国家计划在蓬莱长岛旅顺建“南桥北遂”公路、铁路两用交通线,试分析其区位因素。(3)B矿附近沿海有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分析其为终年不冻港的原因。第2课全球气

6、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化主要受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控制,而人类活动在特定时段对湖泊环境演变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大、小分别指示了湖水的咸化与淡化状况,可以间接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情况;质量磁化率可以粗略地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气候湿润利于磁性矿物的形成与聚集。读下图完成12题。1.岩芯是根据地质工作或工程的需要,使用岩芯环状钻头及其他取芯工具从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据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样点岩芯埋藏越浅,距当今时间越远B采样点岩芯的沉积年代约为2000年C在68.5cm深处磁化率达到最大值,而对应的碳酸盐含量也达到最大值D总体来看,磁化率变化曲

7、线和碳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基本上呈反向变化2.关于19101930年该湖泊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体上气候趋于干冷,湖泊蒸发量小于降水量B总体上气候趋于暖湿,湖泊得到较多的降水和径流补给C总体上湖泊水位较低,水体盐度较高D湖泊水位、盐度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3.19512002年,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4.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个区域气温都在升高。图中能反映出该道理的地区为()A黄河流域 B

8、长江流域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56题。5.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A公元100300年 B公元6001100年C公元11001300年 D公元13001800年6.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B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C中游地区气候湿

9、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D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7.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8.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从而加剧全

10、球变暖,带来气候多变、灾害丛生等严重后果。为此全社会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911题。9.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C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控制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10.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及可能的后果是()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11.据图分析,我们可以把“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A农村更多地使用沼气来获得绿色能源 B

11、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C大力开发水能和核电 D大规模地发展第三产业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C,较常年偏高1.7C,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据此完成1214题。 12.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A降水量减小,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B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 13.下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呈增加趋势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稳定 14.遏制气候变暖,必须()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B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12、量C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15.2009年12月19日,有190多个国家参与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根据图1、图2及图3,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2和图3描述近百年来不同空间尺度气温变化的差异性。(2)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3)简要说明气候变暖对图1中甲所在国家的主要影响。第3课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某区域平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可显示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四地中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的是()A京津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2.关于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京

13、津地区科技水平高,减排效率最高南部沿海地区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重小,减排压力较小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CO2减排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A BC D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能源的利用主要种类有所不同。读“世界能源替代趋势图”,回答34题。3.分析各能源替代趋势所占比例的时间发展规律,与K、L、M、N、P 5条曲线依次相对应的是()A石油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核能B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C太阳能天然气石油煤炭核能D天然气石油煤炭核能太阳能4.有关上述能源叙述正确的是()AK曲线代表的能源在我国进口的数量逐年增加BL曲线代表的能源在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体地位C在我国,N曲线代表的这种能源在我国东南沿海分布最多DP曲线代表的这种能源在我国四川盆地分布最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