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110832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2.12 澳大利亚 极地地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课时提升作业(十二)澳大利亚极地地区(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5湖州模拟)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读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影响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物种数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洋流B.纬度、降水C.地形、洋流D.降水、地形2.影响澳大利亚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地形B.纬度、城市C.地形、纬度D.资源、城市【解析】1选A,2选A。第1题,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湿润的海岸地带植被。从图中可知,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主要分布于南回归线以北的

2、低纬度地区,东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红树林分布的纬度高于西岸。第2题,澳大利亚铁路线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连接该国人口与城市密集地区,且沿线地势起伏较小。(2015三亚模拟)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3、4题。3.“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4.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解析】3选A,4选D。

3、第3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国之一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甲区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混合农业区,主要发展小麦种植和牧羊;同时该区域水资源缺乏,严重依赖灌溉,所以灌溉停止会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故选A。第4题,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是饲养羊和种植小麦,一旦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故选D。(2014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5、6题。5.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地形抬升暖流增湿反气旋活跃A.B.C.D.6.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解析】5选A,6选

4、D。第5题,结合岛屿的位置,位于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盛行西北风;西南部沿海为平原,中部有山地,所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南部降水丰沛。第6题,由岛屿位置可确定其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弱,降水多,适合牧草生长,发展畜牧业。(2015泰安模拟)2014年2月8日人民网:今日,遥远的南极大陆又增加了一抹中国红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主楼正式竣工并投入运用。根据图文材料完成79题。7.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B.每年11月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D.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8.泰山站雄伟壮观,外形设计采用圆环形外表、碟

5、形结构和高架设计,主要是因为()视野开阔减小风阻防潮避免飞雪掩埋保温A.B.C.D.9.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B.昆仑站气压最高C.长城站降雪量最大D.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解析】7选D,8选B,9选C。第7题,南极洲覆盖有极厚的冰层,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每年11月次年3月是南半球的夏半年,温度较高,是南极洲科考的最佳时期;全球绝大部分的淡水资源都以冰川的形式储存在南极大陆上,所以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南极洲气候严寒,环境恶劣,生物种类少,D项错误。第8题,泰山站外形设计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小风阻、避免

6、雪掩,并且视野开阔,利于观测。第9题,南极地区盛行东南风;气压与气温和海拔高低有关,昆仑站海拔较高,气压可能相对较低;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北,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较大,降雪量最大;同在极圈范围内,纬度越高极昼时间越长,日照时间越长,选项C正确。下图为极地俯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0、11题。10.四图中能表示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的是()A.a、bB.a、dC.b、cD.c、d11.同是极地,北极气压比南极低,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A.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B.海洋环境,海水的运动从低纬带来热量多C.地势低,大气密度大D.海水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解析】10选C,11选B。

7、第10题,由四幅图中的海陆轮廓知,a图和c图表示北极地区,b图和d图表示南极地区。在7月份,北极地区气温较高,其气压变化应较小,等压距较小,可知c表示7月份;而南极地区此月份为冬季,气压高,且气压变化强烈,等压距较大,b应表示7月份南极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第11题,北极冬夏季海平面气压都比南极低,说明北极比南极气温高,纬度相同,主要是下垫面差异造成的。12.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C.人烟稀少,

8、安全性好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解析】选C。建设“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的目的是为了保存世界各地的种子,而气温低的外部环境,虽利于种子的保存,但低温环境完全可以人工制造。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位于极地地区,四周被北冰洋包围,人烟稀少,受人为破坏因素影响小,这不是人类能够创造的,也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高考预测题)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26分)材料一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墨累河、西部以经线和其他州分界,植被覆盖率高达30%,素有“花园之州”的美称,面积约占全国3%,而人口却占全国1/4以上,首府为墨尔本。材料二澳大利亚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

9、息图。(1)简述维多利亚州成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最高州的原因,并说明近年来该州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2)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传统经济大州,是该国工业化程度最高、农牧业生产最为发达的一个州。试分析其工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3)简析维多利亚州境内的墨累河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方向。【解析】第(1)题,维多利亚州地处澳大利亚东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因此人口稠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较高的收入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因此人口增长快。第(2)题,该州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量的劳动力、经济基础等条件促进了其经济大州的形成。第(3)题,图中墨累河流域矿产丰富,但伴

10、随资源开发,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经济发展受阻,因此必须综合整治环境,实现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答案:(1)州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经济水平高。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导致该州人口增长快。(2)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矿产资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对外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等。(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更新设备,改进工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集约型经济;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14.(2013北京文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

11、式及其原因。(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解析】第(1)题,读图,新西兰国际机场、海港较多,可知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这和新西兰岛国的位置、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第(2)题,结合经纬度可知,南岛处在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南岛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所以降水量西多东少。第(3)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矿产、水源等)和人文因素(交通、市场、技术等)两方面分析。注意审题,南北岛对比分析。第(4)题,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火山喷发后的地貌是一种很好的景观,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资源丰富,可开发为度假疗养地。答案:(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观赏火山地貌等景观,利用温泉等地热资源度假疗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