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10932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伯 牙 绝 弦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主观性较强,面对学习内容时会因个人的喜好决定学习兴趣度,在口语表达和写作方面已有了一定的水平。所以,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入课堂,采用“先

2、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自学、表达观点的机会。另外,学生在五年级时已学过一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注解、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反复诵读,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设计理念: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带着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与古代文学大师对话,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

3、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预习卡;课堂训练题;。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课前先学:发放预习卡让学生预习。(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能够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局部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能够

4、有效地提升听课的效率。)二、玩猜词游戏,所猜词语都是ABCC式的描写景物的词语,如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炊烟袅袅、清风徐徐等。1、同学们喜欢看快乐大本营吗?在节目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主持人和嘉宾玩猜词语的游戏,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好不好?2、课件出示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上来做动作或用语言来提醒你们这是个什么词,但提示语中一定不能出现答案中的同音字。下面同学为答题者,想到答案的必须举手才能作答,否则罚唱一句你最拿手的歌。3、玩游戏。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并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不过然,水到渠

5、成。)三、导入新课,读好课题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文言文,它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的故事。2、出示课题,指导读好课题:强调“弦”字的读音,齐读。3、理解“伯牙绝弦”的意思。四、明确学习目标。我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译讲、背诵课文;我能读懂课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友情。(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紧紧围绕目标实行下一步的学习。)五、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导出学习指导(1),指导学生相互学习。自学指导(1):读通课文小组内好好地读读课文,着重读好难读的句子,注意读准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比谁能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2、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文,着重检查学生是否能读准确

6、,读流利。3、出示画有节奏的课文,听录音朗读,再自由读文。4、指名读文,以“哉”、“兮”等词引导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六、准确译讲课文1、导出学习指导(2),引导学生探究疑难。自学指导(2):读懂课文自读、思考、研讨,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认真翻译课文,比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小组内合作学习。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相机以“善”字导学,感受“灵活变通”的译文方法和“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感人。4、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师生配合读

7、,男女读,同桌读,齐读。(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揣摩句意,理解文本,课文的文言形式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白话文。 )七、深化朗读体会,感受知音情谊1、导出学习指导(3),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指导(3):感悟知音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你能从哪些语句里面感受到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音情谊呢?小组内说说你的理解。2、汇报学习成果。3、引发想象,感受“知音”。(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通过伯牙的琴声,就能看到峨峨的泰山、洋洋的江河。能够想象,当时钟

8、子期的神情会是怎么样的呀?(激动、惊叹)感情朗读。师生角色对话,实行口头语言训练。出示:“善哉,_兮若_!”的句式协助学生说话。不管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你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我的心意,用课文的一句话说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 必得)你觉得能够用一个什么样的成语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情谊呢?(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是呀,他们就是这样心心相印、心有灵犀,对伯牙来说,子期就是他的(知音)。(板书:知音)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呢?请你接着写下去:伯牙得遇钟子期,感慨道学生练笔,背景音乐知音。汇报交流,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再次体会“知音”

9、的境界。(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补充资料,纵情朗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之悲痛。传说这次相遇让伯牙和子期相见恨晚,他们约定来年中秋再相会,可当伯牙兴冲冲地赶去赴约时,他见到的不是子期本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坟墓。据记载,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了这么一首诗歌(配乐诵读,背景音乐风吹过的街道):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读着这样的诗歌,听着这样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朗读。体会绝弦怀知音之悲情。你能从伯牙破琴绝弦这个举动中体会出什么吗?是呀,伯牙绝弦,

10、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这真是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处觅知音啊!再次朗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能够协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知音情谊。在指导朗读时,师生融入课文中的角色,师生形成了“知音”式的对话交流,入文,入情。这样,教师就成了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如同从远古走来,文言语言如同己出,吟诵如吐心语,阅读也就融入了生命的律动,师生在互动中成了“知音”。 )八、千古传唱怀知音1、同学们,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传诵着它!课文后边有个资料袋,就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源远

11、流长,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学生阅读资料)2、创设情境,深情朗读课文(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再次感悟知音情谊。3、背诵课文。(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积累中华优秀的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的纯真友情。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努力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韵味,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把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九、快乐检测:学生小组内实行练习后抽查以理解练习情况。一旦发现错误,就让学生相互更正,在此基础上给出准确答案。检测内容如下:1、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鼓: 洋洋: 绝:2、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任选一句)A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B伯牙谓世再无知

12、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填空。人们把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叫做(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设计意图: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正确途径,既能够协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又能够协助教师即时理解学情,反馈信息,以便查漏补缺。)十、自主性作业1、背诵课文。(必做)2、搜集相关交友的诗文或名言名句。(选做)3、写一写自己和知音的故事。(选做)十一、结语:都说知音最难觅,但我想,假如你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一定能找到你的知音,希望大家都能觅到这样“士为知己者死,琴为知音者弹”的肝胆相照的挚情好友。十二、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所念 必得 知音(设计意图:

13、简单概括文章的内容,一目了然。)附伯牙绝弦预习卡一、我会照样子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清风徐徐 大海 烟雨 白雪 明月 杨柳 流水 炊烟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我要先把课文认真读一遍,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2、我要画出文章的朗读节奏,并反复读课文,达到流利,做到声音响亮,语速适当。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1.我要借助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我知道这几个词的意思:善鼓琴: 善哉: 念: 必得之: 谓: 乃:2、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我知道“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伯牙因为 而绝弦。3、我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如:古时候,有个叫伯牙的音乐家,他非常擅长弹琴)四、品读课文,感悟知音。:1、从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