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小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6)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109128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林小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6)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黑林小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6)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黑林小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6)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黑林小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6)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黑林小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6)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林小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林小学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6)(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17登鹳雀楼主备教师:高家季 备学时间:11月15日教学目的: 1、能对的、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教学重点: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措施:反复吟读,借助插图进行说话练习,从而理解古诗。 学时安排:两学时。 第一学时教学内容: 学时编号:0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教学目的: 1、能对的、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 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人们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板书课题:1

2、7登鹳雀楼 指名拼读“登”(g),规定读准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gun。 、解题。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幻灯出示课文内容。 2、规定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范读三、理解诗句 1、 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理解意思。 出示课文挂图。 设立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她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答问。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懂得这是傍晚的太阳的?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

3、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如何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协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景(看) 2、学习三、四两行。 ()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她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两行。 ()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练说全诗的意思。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四

4、、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由读。、指名读。、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诗句中表达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诗句中表达颜色的词有(白、黄)。诗句中表达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6、根据诗意,展开合抱负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测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教

5、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体现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窗说得精彩。五、总结全文,拓展廷伸1、指引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测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3、讨论。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她也许讲些什么?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学时 学习内容: 学时编号:85精读感悟课文。理解古诗。教学目的: 、能对的、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教学过程:

6、一、复习提问 1、听写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仔细观测插图,指图上楼、太阳、黄河的位置。 (2) 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 () 出示:依有三个意思:靠,依托B按照C顺从 白日依山尽的依是什么意思?靠 白的意思也比较多,如A跟黑相对B清晰、明白C亮D空白等 尽的意思有A完B达到极点C所有用出D所有的等 诗中的尽是什么意思? (4)想一想:第一二行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看到的,她看到了什么?把你所想像到的景象说出来。 (5) 朗读第一二行诗句 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 诗人想到什么? (2) 欲穷千里目是什么意思? 出示:欲,欲望B要、但愿

7、C需要将要 穷,A贫穷完、尽达到极点推究究竟 目,A眼睛B看C大项再分的小项D目录E标题 千里的意思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选择恰当的解释,想一想,欲穷千里目这句诗的意思。 还得怎么样 更,越发,更加,更加再,又 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 可见这时诗人还站在哪一层? (3)把第三四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讲一讲 。 (4) 朗读第三四两行诗句 ()指读全诗 三、朗读指引 、划出停止处 、练习朗读 3、指读评议四、写字指引 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 欲,谷的捺改成点 楼,左窄右宽,共十三笔 2、其她要描红的字 穷:穴字头写的扁而宽 3、描红练习 板书设计: 白日依山尽,看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想更上一层楼。作业

8、布置: 、朗读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这首诗的意思 18、青松主备教师:高家季 备学时间:1月15日教学目的: 1、能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3、初步体会青松不畏寒冷、纯洁崇高的品格。 教学重点: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教学措施:反复吟读,借助插图在说话练习中理解此诗。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学时。 第一学时教学内容: 学时编号:08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教学目的: 1、能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

9、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二、初读课文 、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规定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并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如何不畏寒冷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崇高纯

10、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懂得青松如何崇高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后来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引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体现青松不畏寒冷;三、四两行体现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崇高纯洁。 (板书:景 不畏寒冷 情纯洁崇高) 四、指引朗读、背诵全文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止和重音。 作业布置:1、继续预习本课内容。、完毕练

11、习册。 第二学时学习内容: 学时编号:087精读感悟课文。理解古诗。教学目的:1、能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3、初步体会青松不畏寒冷、纯洁崇高的品格。 教学过程:一、理解诗意 1、上节课,我们能把这首诗读得对的、流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诗如何写我们熟悉的青松的?请小朋友自己认真读一读,相信你有诸多地方自己能读懂,实在不懂的一会儿你提出来人们帮你解决?2、学习第一二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看图释疑。 学生也许对“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导: 请你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厚厚的雪汇集在松枝上,这时的松树,是个

12、什么样子?(松树笔直的站立着) 你能做个挺且直的姿势吗? 你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但是你却傲然挺立,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找生读,同桌间读。 听了你的读书,教师懂得你读懂了这两句诗,加上你的想象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3、学习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过渡:上面的两句诗,我们懂得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宁折不弯,多么可敬啊!我们接着读后两句,看看陈毅元帅又想到了什么? (2)按前两句学法,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释疑, 这两诗中的“高洁”一词学生有的也许理解,可让她刊登自己的意见再集体补充。 (3)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导:冬天到了,许多树木都落光了叶子,松树怎么样呢?(树干笔直,树叶苍翠,这就是崇高。) 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针的颜色会怎么样呢?(更加苍翠、碧绿,这就叫纯洁) 你就是大雪重压反而更加苍翠碧绿的松针,你目前带上这种感觉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吧!你能用青松的口气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你想懂得我们松树的崇高纯洁吗?冰雪立即就要融化,那时你再来看吧!) 5、讨论如何停止才干读出诗中的意思。 读一读,在什么地方停止更能体现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洁”呢?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找生读,再互相评价,然后男女生赛读。 二、再读体会诗人情感 1、小朋友懂得这是陈毅元帅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吗?请你们读读练习与测试中“小资料”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