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106695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二、本脚手架初步搭设方案和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01)(JGJ84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定(GBJ987)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施工现场及建筑施工图规定和要求三、方案设计:1、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和房型特点,为了满足施工进度和安全要求,有些号房特殊部位经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的论证决定先行采用悬挑脚手架,其余部位仍采用落地脚手架,高层从第九层开始采用“工”字钢悬挑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2、本工程外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在第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第一次悬挑施工,之后每六层悬挑一次。其基本结构分悬挑结构(悬挑梁、斜

2、撑、预埋件等)和钢管脚手架架体等组成。悬挑结构承受自重和上部传来的脚手架体系恒载和施工最大活荷载、部分风荷载等,并将其传递到建筑物上。3、挑结构与双排钢管扣件脚手架的连接方法:在悬挑梁上焊接直径60MM长12CM钢套管然后将脚手架插入套管内,套管与工字钢焊接时留有溢流口,以防套管内积水。4、“工”字钢悬挑双排钢管扣件式脚手架(见悬挑结构示意图)4、1、悬挑梁采用14#的GB“工”字钢,一般部位长3.0M,局部长度达到4.5M或6M,向外挑出1.5M。(垂直于墙面距离)42、悬挑梁穿过建筑物墙体的预留孔尺寸:高220MM宽120MM(用废旧木模板制作)。43、在楼层转角处设置斜撑采用10#槽钢,

3、建筑物上的斜撑支点在下层结构对应部位预埋6MM钢板,然后将槽钢与悬挑梁连接对脚手架架体进行斜撑加固。44、悬挑梁墙体内受力点加固采用16#圆钢经加工后成“几”型预埋件,共用三个“几”型预埋件,前二个“几”型预埋件为固定工字钢用,间距为1000MM,最后一个为保险预埋件,将“几”型预埋件与楼板钢筋焊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后,再对悬挑梁进行定位加固。45、悬挑工字钢的“几”型预埋件与工字钢接触部位加焊16“U”型圆钢,保证搭设长度大于8CM。46、挑梁间距:一般部位为1.5M,局部作适当调整。47、基本尺寸:立杆间距1500MM,步距1800MM,小横杆间距1500MM,架体内力杆离墙距离300

4、350MM。、架体外侧倾覆连墙杆采用4.83.5MM钢管楼面预埋长1100MM,连墙杆水平间距为6M,垂直间距为3.6M。、整个外架沿架体采用密目网密封,每隔三层的楼层与架体间隙进行全封闭隔离。、上下通道:采用在架体内设置爬梯,梯宽450MM,长2000MM,搭设角度在50.280左右,用钢筋焊制。四、安全技术措施:1、架上工作人员应穿防滑鞋和佩带好安全带。2、架上作业人员应随身挂好工具袋。3、搭设材料应随搭设速度到位,随用随上,以免放置不稳掉落伤人。4、每天施工结束时,架上剩余材料应清理干净;未搭好的架体应形成稳定结构,不能留有洞口和危险临边。5、在搭设过程中,地面应有警戒区域和监护人员。6

5、、脚手架搭设材料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7、施工现场配有专人负责指挥,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8、有六级以上强风或雷雨天气,应停止室外作业。9、班组长每天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10、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五、安全使用措施:1、脚手架搭设完毕必须经现场项目部负责人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本脚手架在结构施工时最多只允许上下两步堆荷使用,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70KG/M;在装修施工时只允许上下三步堆荷使用,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00KG/M。3、架体上严禁堆放模板、钢管、钢筋等重量大、数量多,有可能超安全荷载的东西。4、架体不准用作模板支撑受力使用,外

6、墙、外边梁等建筑物荷载均不允许传递到脚手架上。5、对脚手架上的施工垃圾应随时清理,清理时不得直接向下抛扔。6、在靠近脚手架架体和站在架体上进行焊割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7、现场配电线路不得沿脚手架架体铺设。8、在脚手架上施工时注意安全,严禁攀爬脚手架。9、不得随便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件和连墙杆等受力杆件,因施工需要必须拆除时,应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后由架子工拆除,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和安全防护措施。六、拆除注意事项:1、划出拆除区域,设安全护栏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2、专人指挥,协调操作,由上而下拆除。3、钢管扣件、槽钢、工字钢、脚手板分类堆放于楼板上或装卸平台上,由塔吊或人货电梯运到地面,高空

7、严禁往地面抛物。4、斜撑最后拆除。七、脚手架计算书: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0.6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11层。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5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1.5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

8、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50/4=0.039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4=0.787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039=0.093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787=1.102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

9、(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093+0.101.102)1.5002=0.265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093+0.1171.102)1.5002=-0.311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311106/5080.0=61.266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1=0.

10、038+0.039=0.078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787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78+0.9900.787)1500.04/(1002.06105121900.0)=1.678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00=0.058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501.500/4

11、=0.059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1.500/4=1.181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58+1.20.059+1.41.181=1.794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8)1.0502/8+1.7941.050/2=0.948kN.m =0.948106/5080.0=186.627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

12、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5.00.0381050.004/(3842.060105121900.000)=0.02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58+0.059+1.181=1.298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191297.9121050.03/(3842.06105121900.0)=2.960mm 最大挠度和 V=V1+V2=2.985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050=0.040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5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