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年级组工作计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10656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初一年级组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初一年级组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初一年级组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初一年级组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初一年级组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初一年级组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初一年级组工作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年级组工作筹划(第一学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把初中阶段起始年级第一学期的工作做好,结合初一年级实际,特制定此筹划。一、指引思想按照学校的总体布置和规定,结合本年级组的实际状况,紧密配合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等处室,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本学期初一年级组将紧紧环绕学校工作的核心,以开展多种形式、多功能的主题班会及各项活动为教育载体,以建设一支战斗力强、团结合伙的班主任队伍为重要抓手,以如何增进学生形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为教育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为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腾飞奉献力量。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

2、成长为目的,以班级工作为基本,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她们的中学生行为规范,抓好中小学的衔接;从细处着手,分层面地对学生进行抱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发明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年级常规管理工作要争创中学生平常行为规范示范年级,各班都要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和文明班;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关爱每一种学生;年级教学在积极推动新课改的基本上要保持稳步迅速的提高;强化本组教师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以“夯实、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保证年级组工作有创新、有特色。二、年级组状况简析教师:既有教师1人,多数为中青年教师

3、,中年教师合法盛年,精力充沛,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敢于创新。她们均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可以不为困难,迎难而上。但也须看到,年轻教师由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她们的教学经验尚局限性,仍须不断地积累,她们的教育教学措施尚不能灵活运用,仍须不断地学习。学生:共存3个教学班,110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本地区,小部分是外来人员子女。她们多为03、出生,幼稚,聪颖,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带有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尚缺少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教育不到极易误入歧途。从入学调研成绩来看,部分学生成绩处在中下游,成绩一般。她们在小学阶段文化基本还很不牢固,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三、 重要工作(一)、德育

4、工作1、班主任队伍建设()、以学生基本素质提高为重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做好学生基本素质提高,建立“民主、平等、自主”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机制。以规范引导人、以及时评价提示人,以集体制约人,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最后使学生走向自觉、自律。 (2)、以关爱教育为主线,深化“五心”工程(爱心、诚心、耐心、细心、恒心)。班主任要关爱每一种学生,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困难学生的教育。早、中、晚常常进一步班级,理解学生状况,既要严格更要关怀,努力加强以情感教育增进学生的学习。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本学期通过家长会、家访、校访和电话及微信等使家校沟通率

5、100%。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要常常联系,与家长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加强师德修养。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管理负责与否直接影响到该班的班风、学风,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每个班主任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和心理教育理论,积极摸索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善于做好每一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协调好任课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要认真完毕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5)、工作交流。运用班主任例会、年级组活动时间,交流教育信息、班级管理的经验,商讨班级管理的措施,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管理责任,组织学习安全面的有关规章

6、制度,写出心得体会,作出承诺,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教室、楼道等进行督查,贯彻专人管理,安全无小事,做到安全工作时时抓,事事抓。2、教师队伍建设(1)、注重组内团队建设,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本组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做到热爱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年级,热爱学生,敢于摸索,乐于奉献,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教师之间要有团队合伙精神,为同一目的而奋斗。(2)、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模范地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3)、勤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眼睛盯在质量上,功夫化在备课上,点子出在课堂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做领导满意、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好教师。任课

7、教师要认真研究做好学科德育教育。()、年级组长要带头学习,要组织年级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进行案例研究,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摸索成为推动教育教学迈进的两翼。(5)、贯彻年级组有关制度,做到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既要注重制度,又要在平凡中让教师们感到工作的温暖。督促组内教师不要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等有违教育教学规律的状况发生。3、年级学生管理目的、筹划学生管理目的:树立一种理念(校园变乐园,学生健康、快乐、自信、发展),遵守两个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平常行为规范),解决三个关系(生生、师生、亲子关系),培养五自人才(人格上自尊、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理、体魄上自强)。重思想、重行动,一

8、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班风、促学风,各方面全面发展。()、运用晨会、班会、法制心理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行关爱教育,让爱撒满校园,增进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对人生的美好追求。实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结识生命、爱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命教育协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各班均有“学习园地”和励志标语,班报有专人负责,每两周一期,保证质量,有特色,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 ()、以各类评优活动为载体,号召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树立起一种“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荣”的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为形成一种优秀的班集体奠定夯实的基本,进

9、而完善人格。(4)、发挥楷模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发展。树立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让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的。(5)、加强常规管理,保证“两操一卫”(广播操、眼保健操、班级及包干区卫生)等工作正常有序,使常规工作常抓常新。(6)、以安全教育为工作核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年级组的安全防卫工作,做到人走关灯关门,班级关好门窗。联系学校“阳光屋”做好学生人际关系、学习压力、考试心理等教育与心理疏导。()、有筹划的开展文体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二)、教学工作1、鼓励组内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的理念,着力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改善教学措施,努力提高

10、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把课改的精神付之于实践。做到课改课堂常态化,课堂改革进一步化。2、充足发挥备课组作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搞好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四定”(定期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六备”(备课程原则、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检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措施的指引。遵循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勤反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4、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认真看待周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做好班级质量分析、年级组做好全年级各学科质量分析,并要有具体对策。

11、5、注重提优补差工作。各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状况,针对学生的特点,分层辅导,特别是对潜能生的教育规定教师思想注重,情感投入,分类评价,及时鼓励,努力提高年级及格率和优秀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三)、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进行进一步细致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班主任要加强课间巡逻,制止学生不文明的行为,管理好学生课余时间,准时放学,严格请假制度、作息制度,将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四、具体工作九月份:1、做好班级文化布置:黑板报,班级宣传栏,。2、开展文明礼貌教育,课间文明休息,抓好午餐纪律和卫生。、强调平常行为规范及学校有关的制度和班规;做好国庆长假安全教育工作。4、学生会、家长

12、会、爱好小组。十月份:1、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月: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教育活动。 2、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教育,抓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3、继续抓好行为规范教育。、第一次阶段调研、分析。十一月份:、1、根据期中考试的规定进行各学科的学习专项教育,结合科目实际,讲究学习措施,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好好复习考好期中考。、安全教育、学生心理辅导。3、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期中家长会。十二月份:1、通过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丰富“生命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征询调研、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丰富内容和形式,协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2、学生诚信教育。3、第二次阶段调研、分析。一月份:、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工作,同步指引学生做好期末复习筹划,积极复习,考好期末考试。2、学期总结,假前教育,家长接待。、期末总过关,学生评优。4、布置期末有关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