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105390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凯里一中 周历音【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要引领高中生接受21世纪社会全新的挑战,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共识。高中化学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重大。【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当今是创新知识的社会,高中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高中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

2、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为主,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育界,所说的创新能力,就是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本领。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

3、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譬如,教学过氧化钠性质时,在试管里放入少量的Na2O2,再加入几滴水,这时,试管里会有气体生成,立即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到试管口,发现木条燃烧了。老师可以这样说,木条燃烧,说明试管里有可燃气体生成,因为,氢气可以燃烧,所以Na2O2和水反应不但生成了过氧化钠,而且还有氢气。让学生判断老师的说法是否正确。学生原本是相信书本和老师的,在教师设置的环境里,学生发现了老师或者书本上的错误,会改变他们对老师和书本的看法,认识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可能从此不在过分地相信书本和老师,而是用“扬弃”的辩证唯物主义眼光看

4、待老师、书本,乃至整个世界。同时,也就打开了他们通往创新大厦的智慧之门。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做化学实验学生需要自己设计实验,配置药物,加热,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动手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通过化学实验,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都是从事科学研究所必不可少的。高中新课程教材中,设置了较多的活动与探究,引领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实验”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1、 注重实验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为了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向前发展

5、的,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从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入手,设计一个与旧知识截然相反的实验,使学生在惊讶中反复对比思考,发现旧知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在探索中更新自己的知识。比如初中化学中,同学们知道两种盐反应的条件必须是两种盐均可溶解,在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应用时,为了更新这一知识,可以让同学做好这样的探究实验,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2mlNaCl溶液,这时得到白色沉淀,接着向该试管中滴加KI溶液,发现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学生一定会惊讶:白色沉淀AgCl是盐,KI也是盐,而AgCl是难溶的盐,初中的上述结论是不是错啦?通过分析对比,学生终于自己得到正确的结论:难溶解的盐,在一定条件

6、下也是可以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盐。在实验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似乎与课本描述不符的“反常”实验现象,作为教师应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实验事实,然后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深入探索,揭示出这“反常”现象后面所隐藏的新东西,使学生通过实验找到一块知识的新天地。2、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有些老师生怕学生做不好实验,习惯

7、于自己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比葫芦画瓢重复一遍。其实,这样教学不好。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需要的是叛逆思想。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实验重复一遍,是在教育学生顺从,与创新的要求格格不入。创新要求创新者的思维是发散的,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有可能触击到人类未知的领域,有所重大突破。按照老师的思路实验,所有学生的思路都和老师的一样,思维的方向是单一的,肯定不会有新的发现。所以,教学化学实验,老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独立操作实验,在他们实在做不成的情况下,老师才给予指点。老师不要担心学生实验不成功,失败也是财富,有时候失败比成功的价值更高。三、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8、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接着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能。我们利用学校每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艺术节,集中展现一年来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取得的成果,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