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101945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1 总则1.1 本导则是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21 世纪居住生活水平的日 益提高,促进我国环境景观设计尽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编制的。旨在指导设计单位和开发 单位的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通过导则的实施让广大 城乡居民在更舒适、更优美、更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并为我国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创造条 件。1.2 本导则遵循国内现行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和其他法规,并参考 国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的,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1.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3.1 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

2、生活环境,体 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1.3.2 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 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达到优良的性价比。1.3.3 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 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3.4 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 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1.3.5 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

3、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 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2 住区环境的综合营造2.1 总体环境2.1.1 环境景观规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的要求。要从场地的 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和市政配套设施等方面分析设 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2.1.2 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用地配置, 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必备的设施配套,达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优化,达到住区整体意 境及风格塑造的和谐。2.1.3 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滨临城市河道的 住区宜充分利用自

4、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观;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观资源的住区,应有意识地留设景观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观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景观, 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观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 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2.1.4性区环境杲观结构布局住区分娄景观空间 密度崇观布局期迦廖凤理高层住区高采用立体景观和集中景观布局形式-高层 性区的杲观总体布局可适当图案化,既要 满足居民在近处观赏的审美要求,又需注 重居民在居室中向下佣帽时的杲观艺术 效果-通过爹层次的地形塑造来増多层瞬中采用相对集中、爹层次的杲观布局形式, 保证集中杲观空间合理的服务半径,尽可 能满

5、足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心理取向的居 民的群体員观需求,貝体布局手法可根据 性医规模及现状条件灵活劣样,不拘一 格,以営造出有自身特色的員观空间口因地制宜,结合性区规模及 现状条件适度地形处理.低层瞬低采用较分散的杲观布局,麒区景观尽可 能接近毎户居民,杲观的散点布局可结合 庭园塑造尺度凰雌駁合景观口地形塑造的规模不宜过犬, 以不影响低层性户的杲观视 野又可輟撬議要求为 宜-综合性医不确定宜根据性区总体规划及建筑形式选用合 理的布局形式-适度地形处理-2.2 光环境2.2.1 住区休闲空间应争取良好的采光环境,有助于居民的户外活动;在气候炎热地区, 需考虑足够的荫庇构筑物,以方便居民交往活动。2.

6、2.2 选择硬质、软质材料时需考虑对光的不同反射程度,并用以调节室外居住空间受 光面与背光面的不同光线要求;住区小品设施设计时宜避免采用大面积的金属、玻璃等高反 射性材料,减少住区光污染;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2.2.3 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应营造舒适、温和、安静、优 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灯光亮度;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 外部空间的独特景观。2.3 通风环境2.3.1 住区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自然通风,不宜形成过于封闭的围合空间,做到疏 密有致,通透开敞。2.3.2 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效果,应尽可能扩大绿化种植面积,

7、适当增加水面面积, 有利于调节通风量的强弱。2.3.3 户外活动场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 景观设计来疏导自然气流。2.3.4 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宜达到二级。2.4 声环境2.4.1城市住区的白天噪声允许值宜45dB,夜间噪声允许值宜40dB。靠近噪声污染 源的住区应通过设置隔音墙、人工筑坡、植物种植、水景造型、建筑屏障等进行防噪。2.4.2 住区环境设计中宜考虑用优美轻快的背景音乐来增强居住生活的情趣。2.5 温、湿度环境2.5.1 温度环境:环境景观配置对住区温度会产生较大影响。北方地区冬季要从保暖的 角度考虑硬质景观设计;南方地区夏季要从降温的

8、角度考虑软质景观设计。2.5.2 湿度环境:通过景观水量调节和植物呼吸作用,使住区的相对湿度保持在 30 -60。2.6 嗅觉环境2.6.1 住区内部应引进芬香类植物,排斥散发异味、臭味和引起过敏、感冒的植物。2.6.2 必须避免废异物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应在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装置,推广垃 圾无毒处理方式,防止垃圾及卫生设备气味的排放。2.7 视觉环境2.7.1 以视觉控制环境景观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设计方法,如对景、衬景、框景等设置 景观视廊都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由此而提升环境的景观价值。2.7.2 要综合研究视觉景观的多种元素组合,达到色彩适人、质感亲切、比例恰当、尺 度适宜、韵律优美的

9、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效果。2.8 人文环境2.8.1 应十分重视保护当地的文物古迹,并对保留建筑物妥善修缮,发挥其文化价值和 景观价值。2.8.2 要重视对古树名树的保护,提倡就地保护,避免异地移植,也不提倡从居住区外 大量移入名贵树种,造成树木存活率降低。2.8.3 保持地域原有的人文环境特征,发扬优秀的民间习俗,从中提炼代表性设计元素, 创造出新的景观场景,引导新的居住模式。2.9 建筑环境2.9.1 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空间组合、建筑造型等与整体景观环境的整合,并通过建筑 自身形体的高低组合变化和与住区内、外山水环境的结合,塑造具有个性特征和可识别性的 住区整体景观。2.9.2 建筑外立面处

10、理(1)形体。住区建筑的立面设计提倡简洁的线条和现代风格,并反映出个性特点。(2)材质。鼓励建筑设计中选用美观经济的新材料,通过材质变化及对比来丰富外立 面。建筑底层部分外墙处理宜细。外墙材料选择时需注重防水处理。(3)色彩。居住建筑宜以淡雅、明快为主。在景观单调处,可通过建筑外墙面的色彩 变化或适宜的壁画来丰富外部环境。(4)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考虑室外设施的位置,保持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3 景观设计分类3.1 分类原则本导则的景观设计分类是依居住区的居住功能特点和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而划分的,不 同于狭义的“园林绿化”,是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 则,具有概念

11、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 判断。3.2 设计元素景观设计元素是组成居住区环境景观的素材。本导则列出的景观设计元素仅是诸多素材 中的常见部分,其中一些重要的量化指标可作为设计参考依据。设计元素根据其不同特征分 为: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和表象类元素。(详见下表)3-3景观设计分娄表设计分娄设计元素功能娄元索园艺娄元家表象娄元索1绿化种値盘观植物配置 宅旁绿地隔离绿地 架空层绿地 平台绿地 屋顶绿地 绿篱设置 古树名树保护2道路景观机动车道 步行道车档缆柱3场所盘观健身运动场 游乐场 休闲广场4硬质盘观便民设施 涪息标志 栏杆/扶手 围栏御栏 描土墙 坡

12、道 台阶种植容器 入口造型離塑小品5水景景观1 .自然水景驳岸杲观桥木栈道2泳池水景3是观用水1 .庭院水景瀑布溪流跌水生态水池/涉水池2装怖水景喷泉倒影池6庇护性景观亭廊 棚架 膜结构7模拟化景观假山 假石 人造树木 人造草坪 枯水8高视点景观因案s色块- 屋顶、色彩、 层次“密度、 荫影、轮廓主行昭明4 绿化种植景观4.1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 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 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表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 用)居性

13、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中右绿地 名称设at内容委求最小规洛(ha)半径(rn)居住区公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塑,小 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和铺護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1.0800-1000小游园花木草坪,花坛水面,雕塑,儿童设 施和铺邂叢园内布局应有1定的功能划分0.4400-500组团绿地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可灵活布局0.04注: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 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 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2 公共绿地指标公共绿地指标

14、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 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4.3 绿地率新区建设应30%;旧区改造宜25%;种植成活率98%。4.4 院落组团绿地院落组团绿地设置规定封闭型翔也开敞製融南训參层楼南側高层楼南训參层楼南側高层楼L1 5( 1)L1 5(L 1.5 ()L1.5(L30( m)L 50 ( m )L 30 ( m )L50( m)5,800 (Si 1200 ( mJS,800( m=)S, 1200( m=)Sz 1000 (S= 1200 (S= 1000 ( mE)Sz 1200( mE)其中: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 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S1-北侧为多 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 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m2)。4.5 绿化种植相关间距控制规定4.5.1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名称不宜小于(中总中)(E)不宜犬于(中总中)(m)一行行道树4.006.00两行行道树(棋盘式栽植)3.005. 00乔木群栽2.00/乔木与灌木0.50/濮摘裁(大灌木)1.003. 00(中灌木)0.750.50(小灌木)0.300. 804.5.2 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绿化带摄小宽度名称敢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