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调整安全措施车辆及吊车安全措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100025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挂调整安全措施车辆及吊车安全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悬挂调整安全措施车辆及吊车安全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悬挂调整安全措施车辆及吊车安全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悬挂调整安全措施车辆及吊车安全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悬挂调整安全措施车辆及吊车安全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挂调整安全措施车辆及吊车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挂调整安全措施车辆及吊车安全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悬挂调整安全措施 1、挂调整应设驻站连落员,并在作业地点及两端800米处设专人防护, 携带通讯设备和防护用具,不得兼作其它职务,施工中应每隔5分钟与驻站联络员联络一次,当通话联系中断时,施工负责人应立即下令停工并撤消梯车和人员,待通话恢复后,取得车站值班员同意,重新设好防护方可施工,施工前后联络员应在车站登记簿办理销记手续。2.高空作业时,必须带安全帽,系安全带,穿对比工作服,严禁穿钉鞋、酒后上岗。3.梯车作业,必须经车站值班员同意方可上道,且梯车绝缘可靠,推行速度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在信号机轨道绝缘(岔群处),应将梯车抬起,以防将轨道绝缘导通,造成信号故障,构成行车事故。梯车作业上部不得超

2、过2人,下部推车人不得少于4人,梯车作业人员应站在导线的曲线外侧,梯车作业台上不得零散放置工具材料,在梯车上不得进行一侧受力过大的作业,以防梯车倾倒。4.登杆作业时,同一支柱上下部不应同时有两人作业,当列车通过时,支柱作业人员应停止工作,并到安全地点躲避,严禁在拉线处上下,严禁钢尺及金属物搭接两钢轨上。5.梯子作业人员,应通过梯撑用腿攀牢,严禁二人在同一梯车上作业。梯子应搭在承力所或导线上并超出1米以上。梯子上端应设有安全拉绳,上梯时必须扶牢,拉梯绳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不得将梯绳绑在身上或钢轨、支柱、桥栏杆建筑物上,作业人员未下梯前严禁拉绳人松绳。6.承力所未固定前,不得进行吊篮作业。起重作业安

3、全措施1、起重工作应有有经验并持有操作证的人担任,并应统一指挥,统一信号,明确分工,做好安全措施,起重工作开始前,应检查起吊搬运工具、机具及绳索质量是否良好,不符和要求者严禁使用。2、起吊过程中符合下列工作:a、在吊件和起重臂活动范围内的下方不得有人。吊臂不得长时间悬空停留,暂时停留,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并设专人监护。B、吊件严禁在人身或起重机驾驶室上空越过。C、工作人员不得随吊件升降或在悬空的吊件上调整绑扎绳。D、起吊速度应缓慢,不得骤起骤落。E、当吊件重量接近额定起吊能力时,应先吊离地面100mm进行刹车试验。f、工作结束后,起重机的各部应恢复原状。3、超重作业应做到“十不吊”:a、指挥

4、信号不明不吊。b、超负荷不吊。c、吊物紧固不牢不吊。d、吊物上有人不吊。e、安全装置不灵不吊。F、吊物被埋不吊。G、光线阴暗不清不吊。h、重量不明不吊。I、棱角物件没有防护不吊。J、吊索夹角(不宜超过90度)过大不吊。 轨道车驾驶安全措施 1、设备良好正常运行可靠,轨道车车辆要加强检查,保证应配足通讯信号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及主要工具和易损零配件;司助人员必须熟知行车命令,坚决保证安全行车,按信号指示行车。站内或区间坡道上停车应置放铁鞋,并在引擎启动钥匙处挂警示牌警示。2、驻站联络人员应熟知行车规则,传达行车命令准确,和司助人员应搞好配合工作,分清责任,做到行车有记录,行车有凭证、有依据。3、各

5、车要认真执行铁路行车规章及轨道车管理规则,认真执行“十六字”呼唤应答制度,严把行车关键点,尤其是要做到出车前的全面检查,行驶中集中精力谨慎驾驶,不间断了望,做好预想、预防工作和收车的回检工作,及时消除设备不良现象。4、轨道车在动车前,须进行制动实验,制动风压不小于0.49MP(5Kgf/cm2),未达到上述条件不得撤除铁鞋。轨道车上的车载台在行驶和作业中不得关机,按规定问路并复诵,服从车站值班员指挥,与驻站防护人员保持联系,监听防护人员通知。5、轨道车的牵引及速度,须照生产厂家技术说明办理,严禁超轴,偏载和超速及空挡溜放。运送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时,应有培训过的专人负责押运。6. 助乘务人员应及

6、时反映车辆的不良状态及行车的不安全因素,各单位负责人应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及时消除不良隐患,确保车辆良好及行车安全。7. 注意防火,严禁用明火预热化油器、油底盘、油箱、油管及不灭火时用油棉丝布擦试引擎部分。车内因生产、生活用火时,须采取防火措施。8. 强化乘务标准化作业,按标准进行联挂检查,认真落实仿冒进、防脱轨、防脱钩及挤岔制度措施,尤其在进出站及转线过程中必须两人确认信号及进路。9. 司乘人员应保证每组车不少于3人,行驶中主车必须保证不少于2人。 机动车驾驶安全措施 1、驾驶员驾驶机动车辆时,凭主管领导或负责人开据有效派车单要求执行动车,连续驾车四小时应停车休息,严禁将机动车辆擅自交与他人

7、驾驶。2、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禁超速行驶,强超抢会,超员超载,酒后驾车,疲劳驾驶,驾驶车辆时驾驶员严禁使用移动电话。3、夜间、风、雨、雪、雾天气和节假日出车做好安全防范措施。4、做好机动车辆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车辆状况良好并安全运用。严禁车辆带“病”行驶和人员有病驾驶。5、预热升温;冷车发动前,应根据气候条件进行预热。6、冷摇慢转。冷车发动前,摇转曲轴约十几转,起动后利用怠速运转升温。7、保持温度;起步时,发动机温度不得低于40,运行中温度保持在80oC一90oC。8、起步五看;看车四周和下面有无障碍物,看仪表是否正常,看制动气压是否达到标推,看有无车辆超越,看乘客是否坐好、货物是否稳

8、妥。9、低档起步;重车和冷车须用一档起步,起步后循序换档,不得高速档低速行驶、低速档高速行驶。10、行驶平稳。起步、停车时,应避免车辆冲击,行驶中注意选择路面,避免颠簸。11、爬坡自如;对长坡、陡坡,应提前换档,不硬撑、硬冲,保持全力。12、下坡安全;下坡时严禁空档滑行,对狭窄、险峻坡道随时做好停车准备,防止制动鼓过热,制动失灵。13、控制车速;行驶时根据运行条件和安全情况,控制合理车速和经济车速。14、安全滑行;在熟悉道路的情况下,选择路段,正确滑行, 除预定减速停车外,不得熄火滑行。通过铁路、陡坡、急弯。 傍山、险路、冰雪路面、泥泞道路时,严禁滑行。15、掌握情况;随时掌握行人、车马动态及道路、地区、气候、风向等情况。16、安全礼让;在情况不明、视线不清,以及通过交叉路口、 狭路、桥梁弯道、险坡、车站和繁华地点时应减速靠右交会, 做到礼让“三先”(先慢、先让、先停),安全会车。超车时,必须选择宽阔路段,提前鸣号(夜间用灯光信号),不见前车让 路不得超越。17、妥善停放;停车后,关闭电门、换于低速档、拉紧手制动,在寒冷地区、冬季无防冻措施停车时应注意放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