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讲课提纲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098887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讲课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二: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讲课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二: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讲课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二: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讲课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二: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讲课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讲课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讲课提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自我意识与人格培养讲课提纲幻灯片 1 :1.介绍自己幻灯片 2-3 :.介绍课程及考核办法3.回顾上章内容:什么是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正确理解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咨询?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呢?1. 首先,要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智力正常。2.正性情绪占优势,并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3. 有意识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4.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悦纳自我。5. 具有健全、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心理健康的个体人际关系一定是和谐的。7. 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幻灯片 4:斯芬克斯最为得意的一个谜语是: “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午用两只脚走路,晚

2、间用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 ”俄狄浦斯一字中底,谜底是“人”,“人是什么?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命题,也是每一个人毕生都在探讨和不断获得不同答案的问题。幻灯片 5 :我是谁?幻灯片 6-12 :授课老师可以以自己为例,从自己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以及理想的我四个方面向学生再做一次详细的自我介绍,从而引出本次的讲课主题,也为后面的课堂互动做一个示范。通过一组照片引导同学们思考幻灯片11 的问题。课堂互动,让同学们思考我是谁,自由发言,把同学们自由发言的要点记录在黑板上,板书内容按身体、心理、社会特征三点归类

3、。然后自然地进入第一个知识点“什么是自我意识?”幻灯片 12-16 :介绍专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幻灯片17-19 : 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其内容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生理自我) 、心理特征(心理自我 ) 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社会自我) 。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中的自我,包括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及I 和 me。它通常表现为三种形式 自我认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体验(我喜欢自己吗)和自我控制(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概念里面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可以通过回顾同学们的自由发言内容,进一步阐述自我意识的概念。幻灯片 20-21

4、 :通过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回顾进一步理解什么是自我意识, 具体讲解什么是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1、自我认知认识自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自我认知是主观自我( I )对客观自我( me)的认知与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1“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希腊阿波罗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中国古语也教导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 研究发现: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易导致误判自我,或自负、或自卑,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

5、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自尊心、自信心、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特别是自尊心、自信心对人的影响很大。有自尊心的人,总是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是一种动力。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和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信心定势,对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积极努力,取得成

6、功。 自我体验对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3、自我调控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 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 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如几点钟起床,不随地吐痰。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

7、路,大学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我们不妨打一个比方:早晨起床,应当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但对懒惰者而言,也是需要意志的,特别是寒冷冬天的早晨,想想被窝里的温暖,再面对起床的痛苦,都要进行思想斗争,而当意志成为一种习惯时,自我控制便转变为“自动化”。成功的人都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讲幻灯片 21 :内容 +形式幻灯片 22 :简单讲解什么是现实自我、镜中自我和理想自我。幻灯片 23-24 :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自我找出哪些是现实自我、镜中自我和理想自我。幻灯片 25-26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童年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时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则是

8、人格初步形成并定型的时期,成年期是人格成熟时期。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步成熟,期间经历了 分化矛盾整合 的过程。幻灯片 27 :具体讲解 分化矛盾整合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分化和矛盾作为同龄人中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我有较高的积极评价,但由于他们远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园浓郁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中生存成长,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切肤的实际与客观的目光。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当今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的评价及“本科生不专,硕士不研,博士不博”的看法,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适龄青年

9、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更趋客观。大学生回归本位,身上光环的消失使他们产生失落感。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和矛盾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美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它引导个体实现理想中的个人自我。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自我的各种特征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2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是正常的,它可以激励大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向着梦中的方向飞奔;但当现实我距离理想我太过遥远时,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心理不适甚至自暴自弃,变得平庸无为,变得无所事事,变得没有动力,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3、独立与依附的分化和矛盾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中第二次飞跃的“心理断乳

10、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自立自强,成为一个有独立见解、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但由于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应有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当应激事件出现时,却又盼望亲人、老师、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无法作到人格上的真正独立。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事实上,任何心理成熟的独立的现代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广泛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4、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分化和矛盾(渴望关爱与缺乏知音的矛盾)没有哪个时期比青少年时期更加渴望友情与爱情的滋养,更加渴望同辈群体的认同与归属感。在这个时期,每个人都

11、渴望着爱与友谊,渴望着交往与分享,渴望着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渴望着探讨人生的真谛,寻找人生的知己,希望成为群体中受尊敬与欢迎的人;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又受着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将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与同学有意无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存在着戒备心理,不能完全敞开心扉交流与沟通思想,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缺乏知音。5、自我意识的统一主体我和客观我的统一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统一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幻灯片 28 :自我意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即偏离大多数正常人所具有的心理行为,或称一般心理问题。自我意识的偏差主要表现在自我认识上的失当、自我体验消极和

12、自我调控乏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具体如下:1 、过度自卑(安玲珑小主)2 、过度自我认同 ( 自大 ) (华妃娘娘、樱木花道同学)3 、自我中心(华妃娘娘)4 、苛求完美幻灯片 29-36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具体及调试方法幻灯片 37 :心理学中有个真理:自我不是发现出来的,而是我们创造出来的。认识自己并不容易,知人难,知己更难。但每个人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否则,就无法很好的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利于心理健康。(一)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准1、自知之明: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自我发展。2、整

13、合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的人。3、自我肯定: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积极自我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保持一致的人。4、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自我意识健全的人,应该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止境。幻灯片 38 :简单介绍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自觉调控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四者之间没有绝对的顺序,而是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循环反复的。幻灯片 39 、40 :1、正确的认知自我3“人贵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科学对待自己的过去,恰

14、当地确立自我发展的方向,实实在在地把握现在;才能在社会情境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才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谐相处,被社会所接纳。乔韩窗口理论。美国心理学家 Jone 和 Hary 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自我,这部分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 ; 秘密的自我,是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部分 ;未知的自我,是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

15、会更多更客观。幻灯片 41 :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以人为镜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父母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恋人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角色扮演社会比较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利昂费斯廷格 ( Leon Festinger )在 1954 年提出来的构思,是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分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种自我监督活动,没有自我反省,就无从实现自我完善。通过反省、分析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自己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严于解剖自我,敢于批评自己,以调整自我评价。从而来定位自我,提高自我认识,作为自我调控的出发点。幻灯片 42 、43 :以自我分析为例,做一个小练习。让同学们在纸上写20 个“我是。”,并与同学交流。(根据讲课时间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