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09791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目录一、 实习目的- 3二、 实习单位- 3三、 实习安排- 3四、 实习内容及过程- 31. 南京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简介- 32. 工艺流程- 33. 江边泵站提升系统- 44. 预处理系统- 54.1 格栅- 54.2 曝气沉砂池- 54.3 初沉池- 65. 生化处理系统- 75.1 总述- 75.2 生化池- 75.3 二沉池- 96. 污泥班- 107. 排放班- 108. 变电站- 119. 化验室- 11五、 实习总结- 12一、实习目的1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总体规模、机械设施等有具体完整的认识,切实掌握生活污水净化的具体过程,每项处理单元的机理、作用、规模与

2、参数。2. 扩大所学的知识范围,巩固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3. 结合书本知识与实习所学内容,有自己的思考。二、实习单位南京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三、实习安排1. 第一天: 两位工作人员分别带领一个班学生参观该厂,并适时讲解,回答实习学生提出的问题。2. 接下来四天:两个班共分成六组,分别用半天时间去参观了解该厂的六个班组(预处理班、生化班、污泥班、排放班、变电站、化验室)。3. 实习结束后,进行关于该厂的笔试。4. 写一份实习报告。四、实习内容及过程1. 南京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简介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是南京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64万吨,一期建设40万吨,二期建设24万吨。目前承担着南京全市近

3、60%的污水处理量。厂区面积为41.9公顷,服务面积为94.2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为156万,处理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一、二期的核心工艺都是采用A/O工艺,污水来源主要是收集的城市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后排入长江。2. 工艺流程城市管网收集到的污水经过泵站提升流入该污水处理厂,首先经过细格栅除去悬浮的、漂浮的、沉底的杂物,然后快速流过曝气沉砂池,绝大多数细小的悬浮颗粒被除,污水再通过配水井,水量基本均匀的分配给中心进周边出的辐流式沉淀池即初沉池,去除大部分细小的悬浮颗粒。污水经过以上的预处理,流入生化池,该厂采用的是A/O法,先经过厌氧段再经过长时间的好氧段,从实际情况检测分析看,该法同时

4、有脱N除P的作用,有机物也得到高效的降解。污水同样再经过配水井分配给各个周边进周边出的辐流式沉淀池即二沉池,最后通过接触池偶尔进行消毒然后经排放系统排入长江,部分流入集水池,用于厂区中水回用。从初沉池和二沉池收集到的污泥经细格栅过滤掉杂质后通入消化池,实际进行重力浓缩,然后经带式压滤及离心脱水机脱水后,泥饼含水率降至75%左右,运到江宁协鑫发电厂经再处理后焚烧发电。从格栅1、2和曝气沉砂池经浓缩后分别收集到的栅渣、砂渣一起外运,卫生填埋。污泥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滤液或上清液回流到格栅1前入口段,混合到污水中,进行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格栅1砂渣栅渣配水井曝气沉砂池泵房卫生填埋配水井生化池初沉池

5、排放格栅2外运焚烧剩余污泥回流污泥二沉池脱水重力浓缩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工艺图13. 江边泵站提升系统江边泵站提升系统包括江边35KV变电站,江边泵站1号泵房、2号泵房以及夹江隧道等。江边35KV变电站主要为江边泵站供电,两条进线,分别为“污水泵站线”和“上江线”。江边泵站主要功能是及时将城区管网的污水提升输送到厂区进行处理。德国ABS潜水泵1号江边泵站40万吨/天,共安装8台德国ABS潜水泵(6用2备)该泵站水泵参数如下:水泵型号为AFP6004M2500/8-82; 电机功率为250KW; 额定电压为三相交流380V;额定电流为470A;Q为3610m3/h;扬程为19m。2号江边泵站24万

6、吨/天,共安装4台瑞典飞力离心潜水泵(2用2备)该泵站水泵参数如下:水泵型号为CP3400/835-53-630; 电机功率为250KW; 额定电压为三相交流380V;额定电流为475A;Q为2588m3/h;扬程为21.5m。 4. 预处理系统4.1 格栅该厂设有回转式格栅和转鼓式格栅,都为细格栅,间距为8mm。作用:去除进水中的杂物回转式格栅型号:R01NR3 2000/8回转式细格栅回转式格栅运行原理:驱动装置的牵引下,封闭式回转链轮带动齿耙作往复运动,当齿耙运转到栅条迎水面时,齿耙自行插入栅条的间隙,齿耙自下而上的将栅条上拦截的杂物提升经过导渣板,当超过格栅顶端后齿耙改变方向,栅渣依靠

7、自重脱落在卸料口上,至此,完成一个取渣和卸渣的程序。转鼓式型号:ZG-2000转鼓式细格栅转鼓式格栅工作原理:设备与水平面成35安装在水渠中,污水从转毂的端头流入鼓中,水从栅缝中流出,格栅将漂浮物和沉积物截留,随着截留量的增多,过滤面积逐渐缩小,水头损失逐渐增大,当转毂内外水位差达到设定值是,除污耙自动回转梳除栅渣,卸入贮渣容器中,外运处理。转毂格栅特点:适用于水处理工艺中去除较小的悬浮物。该机具有截污、除渣、提升、压榨脱水四种功能,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固液分离机械。结构紧凑,清渣功能强,分离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过滤面积大,全不锈钢材质,防腐耐用。4.2 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作用:利用污水中水

8、与无机颗粒的不同,在污水快速经过沉砂池时,无机大颗粒迅速沉淀,从而将无机颗粒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曝气沉砂池污水曝气沉砂池中存在着两种运动形式,其 一为水平流动,同时由于在池的一侧有曝气作用,因而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运动,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旋转线速度在过水断面的中心处最小,而在池的周边则为最大。进水方向与旋流方向一致,出水方向与进水方向垂直。曝气沉砂池的特点: 沉砂池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 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具有预曝气、脱臭、除泡作用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和浮渣的分离等作用,但由于该厂的曝气沉砂池停留时间短,又经过初沉池的停留,所以对后续厌氧段的运行不利影响很小。吸砂桥将

9、池底泥砂吸上来收集到边上一侧的廊道里,该吸砂桥产地奥地利。该厂曝气沉砂池主要参数如下表格1:主要参数池数单组流量单组尺寸停留时间1#-4#沉砂池4组Q=1.16m3/s长:24.93m 宽:7.64m 高:3.5 m9.6min5#-6#沉砂池2组Q=1.39m3/s长:24m 宽:7.34m 高:4.5 m9.5min表格14.3 初沉池该厂采用的是中心进周边出的辐流式沉淀池,中心传动排泥。为了使布水均匀,进水管设穿孔挡板。出水堰亦采用锯齿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辐流式沉淀池作用:利用悬浮的有机物与污水之间比重的不同,通过物理沉淀的方法进行固液分离。辅流式沉淀池主要参数如下表2表2主要参数

10、直径单池流量表面负荷停留时间1#-4#初沉池50mQ=1.16m3/sq=2.13m3/m2h2h5#-6#初沉池50mQ=1.39m3/sq=2.55m3/m2h2h 表3主要参数直径工作桥长周边池深池底坡度驱动电机功率1#-6#刮泥桥50m51.89m4.7m52*0.25Kw5. 生化处理系统5.1 总述一期二期主要采用A/O活性污泥法,污水相继通过厌氧段、好氧段,由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氮磷和悬浮、溶解的有机物都能得到很好的去除,最后污泥在二沉池中主要通过絮凝沉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部分回流至厌氧段内。5.2 生化池厌氧池:原污水和含磷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反应池进行磷的释放和吸收低

11、分子量有机物。具体为厌氧发酵菌将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这类分子量较低的发酵中间产物,聚磷菌利用其合成自身的细胞质,大量繁殖。释放体中化合态磷。溶解氧浓度控制在0.3mg/L以下,该池没有密封措施。厌氧池好氧池:聚磷菌在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有机基质的同时,主要通过分解体内贮存的PHB所放出的能量维持其生长,同时过量摄取环境中的溶解磷。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溶解氧浓度在24mg/L。从好氧池的出水中分析,氮也得到很好去除,据有关文献,聚磷菌可以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聚磷,实现了除磷和脱氮的统一,从而解决了碳源的竞争矛盾。但在好氧池中有可能进行同步硝化与反硝化的作用,在活性

12、污泥的絮体中,从絮体表面至其内核的不同层次上,由于氧传递的限制原因,氧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微生物絮体外表面浓度较高,内层浓度较低。在生物絮凝体颗粒尺寸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在菌胶团内部形成缺氧区。在这种情况下,絮体外层好养硝化菌占优势,主要进行反硝化反应。除了活性污泥絮体外,一定厚度的生物膜中同样可存在溶解氧梯度,使得生物膜内层缺氧微环境。还可通过微生物学解释,池中通过长时间的运行,已经驯化产生好氧反硝化菌。本然是想采用A2/O工艺,但从早期运行的A/O看,实际氮磷等相关标准已达到一级排放B标准,所以任然采用A/O法。生化池前段均安装了潜水搅拌器,作用是使污泥和污水充分混合,并防止污泥沉积池底。靠近生化池的鼓风机房的作用:给生化池好氧段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溶解氧,使好氧池中的溶解氧含量保持在2mg/L以上,并起搅拌作用。一期1#-4#生化池设计参数:有2组,每组2池,每池4个廊道单池设计流量Q=4790m3/h,总水力停留时间为6.7h,其中厌氧段1.7h,好氧段5.0h。总泥龄8.0d,其中厌氧段2.0d,好氧段6.0d混合液污泥浓度 MLSS=2500mg/L污泥产率 Y=0.90kgDS/kgBOD5污泥回流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