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096553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新。上一篇课文讲的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花园,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可是现在怎么样了呢?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注意纠正字音。三、初步理解课文。1、提出要求: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后,讨论。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讨论: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四、学习本课生字词。1、检查生字读音。2、抄写生词。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后讨论。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什么叫“众星拱月”?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

3、画出来?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3、讨论。(1)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2)齐读第一句。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象征”是什么意思?(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读后讨论: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齐读第六句。“有如”是什么意思?(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

4、中外风景名胜呢?四、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1、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2、学生自学后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五、总结。课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它不仅宏伟、壮观、美丽,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检查学生背诵第二段。二、理解第三段。1、指名朗读第三段。2、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圆明园的?3、学生自学后讨论。4、小结。(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5、再指名朗读第三段,读出气愤的语气。三、联系全文,

5、理解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四、朗读全文,体会中心思想。1、自由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集中到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中心思想上)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附送: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

6、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

7、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第二课时一、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二、讨论、交流、解决难点1

8、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四个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1)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以体会它的辉煌景观。(结合第三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老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老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用投影出示一些

9、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潮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结合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先引导学生找出书中评价圆明园的这句话,然后在理解“瑰宝”“精华”的意思后,让学生简单概括。)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以体会它的辉煌。结合第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

10、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可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教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2)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在出示图景之前,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感染学生由爱到恨。)结合第五自然段,谈谈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在学生简单概括后,放录像,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恨并产生共鸣。看完录像后,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学生畅所欲言,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11、:恨)联系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闯进、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谈理解。)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放无声录像,纯粹是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火烧”半分钟,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师: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教师: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12、、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3)理解第一自然段 齐读,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联系全文说说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为什么是不可估量的?(学生联系板书说。)(4)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思想教育。 联系当时的背景,谈谈侵略者为什么胆敢如此为非作歹(补充资料):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这“屈辱”,皇帝以平民的生命为

13、代价,发动“复仇”战争,反而却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惨痛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英法联军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野蛮行径。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奉行磕头外交”与“国际外交惯例与国际法准则”这两种不同文明所导致的行为冲突。在清朝皇帝看来外国使臣在他面前不磕头有失天朝“天下一统”尊严;在英法国家看来,拘禁、虐杀外交官违反国际法与人类文明的。本来要烧故宫紫禁城,为了给皇帝点颜色看看,才决定烧毁圆明园。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的其间、其后,中国平民也成群结队闯进去,带走他们所能找到

14、的一切。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主谋,因他带的路。师:当我们的思维视角停留在一个方面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体验只是让我们对照一下历史。读了上面的词条,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师过渡: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不出历史的阴影。如果历史可以改写,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展示课件);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北京的老百姓师: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请你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下一个角色。)三、总结全文1总结;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拓展延伸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