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095856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河道,指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城市河流最初的形式是城市边上自然的过境河,后来由于防御、运输、用水、防洪等需要,逐渐出现了护城河(壕)、运河、引水河渠和排洪河道等城市河流。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开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严重污染,洪涝灾害等。与其说河道景观设计,倒不如说是在为城市河道治病。河道景观的根本方法探析1.总体规划布局与定位1调研: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质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并且要对河道水域进展详细地实地考察,包括:河道宽度、水位、断面等。另外,在调研期间还要注意河道周边的环境,记录周边的建筑、生态湿地、植物组团等情况。2定位:在对调研进展

2、分析之后,在保证城市河道的根本功能的前提下,依照城市设计的总体概念进展河道景观设计。由于河道是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其周边环境以及城市设计都不同,所以要根据流域附近的环境进展设计主题的定位,从而使不同流域的河道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方案。3布局:虽然城市形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依据,但是在具体的流域设计中,还是要以流域的情况为主,其中对设计有以下要求:第一、因地制宜,也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地形原有形态,切勿统一设计为渠化河道。如果可以,最好能够以周边的历史文化古迹连接起来,将文化理念延伸到河道景观的设计思想上;第二、突出重点,也就是在一定距离的河道上建立一个主题亮点。主题的选择方向可以是河道特点、历史文化等;

3、第三、形成特色,河道尽管要具有自然特征。对于景观类型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符合城市和地域的需求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全部景点都纳入城市中,要区分开各个景点,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记忆。2.驳岸设计-1自然原型护岸:是以保护河道堤岸、复原堤岸原型为主要目的的,通常会在外表土层铺上卵石、细砂,或是种植草皮等。在植被上,多使用水杉、柳树、香蒲、芦苇等。2自然型护岸:在水面上种植植被的情况下,并且选用石材木材等材料提高坡面的抗冲刷能力。在坡脚用木桩、石笼或浆砌石块等建筑土堤,在斜坡上种植乔灌草植被,提高堤岸抗洪能力。3人工自然式护岸:用石材、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复原堤岸形态,以实地情况为依据,将缓坡

4、式、台阶式及后退式堤岸结合起来。如果没有建筑低台地,可以根据淹没的周期性设计更多的亲水性空间。4人工式护岸:直落式的陆地和水面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另外其亲水性和形式都存在缺点。如果具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选用缓坡式进展分级,分级式的梯级标高依据是水位的变化。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就要选用直落式分级。3.亲水设施1亲水栈桥:亲水栈桥一般为弧线、折形、方格网状等,在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将游人引入水面之上,以提供水面观景功能。2亲水平台:亲水平台是从岸边延伸到水面上的活动场所,其规模不大,形状多为半圆形、方形、船形、扇形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亲水平台的栏杆设计符

5、合平安标准。3停泊区:一般称为码头,具有交通运输的功能,但是由于现代交通的开展,有一些码头已经不再使用了,但是可以对其进展改造,使其成为亲水平台或是台游艇码头,亦或是作为人们垂钓、欣赏水景的场所。4亲水踏步:亲水踏步是延伸到水面的阶梯式踏步,宽度为 0.31.2m,长度可以根据功能和河道规模而定,也可作为人们垂钓、嬉水的场所。5亲水草坪:亲水草坪是延伸到岸边缓坡草坪软质块面亲水景观,岸线护底可以选用一些石头,既可以到达稳固岸线的效果,又可以为人们提供散步、垂钓和嬉水的场所。-6亲水驳岸:亲水驳岸是低临水面的一种非直线的硬质亲水景观,用卵石方、整石进展不规则的布置,尽可能地复原自然状态,以到达与

6、周边环境的和谐。4.绿化设计1水生植物的选择:要根据河道景观的定位和生态特征,在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土壤和水流速度,还要考虑选择的植物植物是否会对周边的生物造成影响。其次,要考虑到游人观景的效果,根本要求是不会造成游人观景的阻碍,特别注意的是河岸种植密度不宜过大。2坡岸植物的选择:要求是耐水湿、扎根能力强,多项选择用乔灌木植物,种植方式尽可能地自然。为了完善景观,植物之间要搭配适当,不能过于突兀或是不搭,也不要选择单一的植物种类,不然会造成局部季节没有景观性,地被要选择耐水湿、固土能力强的品种。3堤岸植物的选择:要以设计功能为主,比方:护岸造林、集合休闲欣赏的公园。传统的硬质河道驳岸护岸

7、多用垂直绿化,并且控制种植密度,还要考虑到景观性。4河道周边的绿化:要做到层次化和空间化,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树木种类要较为丰富些,不同的流域要有不同的景观。通常会以高达的乔木作为背景,将亚乔木、灌木、草花及地被作为组团。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要注重色彩的搭配,要表达出水体的美感。5.硬质景观设计1滨水广场:可以将滨水广场看作是大面积的硬质亲水景观,集娱乐、休闲、健身以及会面等多功能为一体。在广场上有展望台、活动区域以及庭院等功能区域和公共设施。2景观建筑:亭、廊是交通流线中的驻留点 ,供游人休息和娱;商务用房其是为游人提供消费和购物地方,一般会在滨水广场等公共场所附近,并且设置坐凳供游人短暂休息;

8、管理用房其主要是用于管理公共配套设施的地方,在设计上要注重功能性和景观性。-3道路铺装:道路铺装主要是以铺地材料和图案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为了满足设计需求,要结合区域功能进展选材。6.景观小品1雕塑:雕塑可以传达人与空间环境的情感交流,改善空间视觉和人的体验感受,使环境更加具有文化气息。其中,纪念性雕塑主要用于重大历史事件和任务的表现,更加强调历史文化在滨水地段的表现,有利于营造历史文化的气氛。主题雕塑形象较为生动活泼,尺度也较小,主要是展示地方文化特色。除此之外,还应有装饰性、功能性、陈列性等其他雕塑。2景观柱:景观柱的材料有石材、钢材、钢筋混凝土等,可以拉伸和丰富景观的层次感,也是视觉

9、会聚的中心。传统的景观柱与历史文化意义有关,或是表达历史事件,现代景观柱主要是表达趣味性和美观性,材料更加丰富,造型也较为新颖。7.环境设施1休息设施:滨水区是人们娱乐休闲的地方,可以在道路或是节点空间设置适量的座椅,设置方位要保证游人的视觉通透性,最好是可以眺望河面,在座椅周边可以设计一些花架和乔木,用于遮阳。2儿童活动设施:城市河道滨水空间是儿童最为喜欢的活动场所之一,对儿童的成长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儿童活动场所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儿童的兴趣,还要对其身体发育有一定的帮助。活动设施要具有趣味性,造型活泼,色彩鲜明,并且要做好平安设计。3照明设施:照明设施不仅是为了方便夜间人们的出行,还要能

10、够丰富夜间景观。河道综合治理与恢复策略伴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建立的迅速开展,河流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弱和退化,河道出现了渠化、硬化、水质恶化、水陆过渡带消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栖息地萎缩等问题。策略一:岸线形态修复对城市人工河道形态的修复方法主要有:-1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撤除废旧拦河坝,将直立的跌水改为缓坡,设置辅助水道,并在落差大的断面设置专门的各种类型鱼道。2尽可能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流态的多样性。修复河流蜿蜒性,在河床上创立深潭浅滩序列,重现水流的多样性。3构建包括主河槽和洪泛区在内的多样性断面形态,以扩大河道的泄洪和调蓄能力。通过降低滩地的高程,修改堤线,撤去河岸

11、硬质护坡,给河流更多的空间。4选择适宜的河道治理方案。在河道治导线的选择上,应考虑重要栖息地、有大型深潭的弯道、河畔林的保护及濒临灭绝物种的移植等; 滩地高程确实定,应考虑其灌水频率及水深; 河床坡降的选择,要考虑其对河流冲淤的影响;河道渠化治理应根据河势,因势利导规划治导线,尽可能保存天然河道自然弯曲的轮廓,不宜盲目裁弯取直。策略二:河床断面修复城市河流中局部河段河床的硬化覆盖可如下处理:1撤除以前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恢复河床自然泥沙状态,并根据情况用植石法设置鱼巢。或者硬质挑台下采用生态技术处理,恢复河道生物多样性。2局部河段采用复式断面,分级逐步扩宽河道宽度。河道的上部平台和上部护坡

12、过流频率较低,裸露时间长,可以种草或栽植低矮乔木,洪水时期作为临时行洪通道。3慎重考虑河道覆盖与侵占河道。覆盖后的河道作为建筑用地确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缺乏科学论证的覆盖往往导致过洪断面的立体侵占问题。策略三:水质综合修复与净化技术城市河道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水质修复与净化应分类区别,方法有:1人工增氧技术;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3光电反响技术;4生物膜净化技术;5水生植物修复技术;6底泥生物氧化技术;-7生物多样性调控技术等。策略四:生物群落恢复及栖息地修复河流的水文条件及水体水质得到改善后,通过自然恢复或适度的人工干预和保护措施,恢复和改善生物栖息地;通过引入外乡生物,优化河道生物群落

13、构造,构建生物多样性,恢复河道自然良性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策略五:河道景观构造城市河道景观侧重水景观 ,以水和绿为根底,由水位中心轴线向两岸扩展,包括水域景观、过渡景观及岸域景观等。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河流的功能多样性要求,对河流进展合理的形态规划,确定合理的景观布局;完善运行管理措施,保证景观的可持续性。六大生态修复技术1.人工增氧技术1概念:通过一定的增氧设备来增加水体溶解氧,加速河道水体和底泥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一般采用固定式充氧设备如水车增氧机、提升增氧机、微孔曝气等和移动式充氧设备如增氧曝气船,可以充空气,也可以进展纯氧曝气。2优缺点:为好氧微生物及以藻类为食的一些原生动物提供了

14、良好的生长条件,有助于好氧生物区系的出现并不断开展,增加了河道生物多样性。但需要提供动力,对相对封闭的水体难以充分发挥作用。2.复合生态滤床技术1概念:复合生态滤床是一种特殊人工湿地,是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的污水生态治理技术。复合生态滤床是由集水管、布水管、动力设备、生物填料、水生植物及复合微生物等共同组成。2优缺点:建立和运行费用低,能耗少,维护方便,具有一定的景观作用。容易造成堵塞,后期需要人力长期管护。3.生物膜净化技术1概念:生物膜净化技术是利用一种全新的织物型生物膜载体,使用经培养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和微型生物,附着在填料或载体上繁殖。-2优缺点:抗污水和化学物的侵蚀,保证微生物的繁殖力并提高其代谢率。吸附、分解氧化有机污染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使河道水体得到净化。投资较高、单位处理效率较低。4.水生植物修复技术1概念: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其对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作用,到达水质净化的效果。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以及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富集作用去除水中的营养盐。2优缺点:建立和运行费用低,可结合景观设计打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周期较长、需要配合其他工程技术使用。5.底泥生物氧化技术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水体或流动、或受潮汐影响、或间歇性换水,而底泥是河道多年污染的积累,是河道黑臭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