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层以下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汇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095264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层以下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2层以下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2层以下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2层以下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2层以下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层以下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层以下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汇编(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尚峰汇大厦工程C座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鸿丰建设集团尚峰汇项目部2015年12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三、施工条件-3四、脚手架构配件的质量标准-4五、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4六、脚手架搭设及使用安全技术措施-12七、脚手架搭设及使用安全注意事项-13八、脚手架的拆除方法、要求与安全注意事项-14 九、脚手架计算书-15 脚手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及河北省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尚峰汇大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

2、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相关施工设计图纸等。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尚峰汇大厦工程C座,位于石家庄友谊大街西侧,新石中路北侧;地下2层,地上主楼30层;建筑高度为主楼98.6m。现已主体封顶,正在进行AAC加气混凝土外墙施工,其中C座主楼12层以下需要重新搭设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东侧、北侧、西侧搭设高度44m,南侧搭设高度20m。三、施工条件:1、脚手架施工方案已经审批。2、施工现场北侧脚手架基础为车库钢筋混凝土顶板上回填500mm素土并夯实,再浇筑250mm厚C25混凝土,且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施工现

3、场东西两侧脚手架基础为250mm厚C30钢筋混凝土车库顶板,配筋为双层双向12200;南侧为商业屋顶,且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3、施工现场脚手架预埋件的已按设计完成并验收合格,C座主体结构的墙、柱等混凝土构件已经到达设计强度。4、脚手架施工所需材料和人员已进场。四、脚手架构配件的质量标准:1、钢管:(1)钢管采用外径为48.3mm,壁厚3.6mm的Q235普通钢管。 (2)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损伤和裂纹的不得使用。 (3)钢管涂防锈漆。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钢管上严禁打孔。 (4)立杆、纵向

4、水平杆(大横杆)的钢管长度为3-6米,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钢管长度为1.31.5米,横向斜撑钢管长度为3米。2、扣件:(1)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2)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要小于5mm。所用扣件在螺栓扭紧力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3、底座:采用焊接底座,尺寸为150150mm,厚度为8mm。4、脚手板:脚手板为木脚手板,用50mm厚的杉木或松木制成,板长3-6m,宽度200-300mm。两端80mm处应各用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每块板重量不应大于30kg。凡是

5、腐朽、扭曲、斜纹、破裂和大横透节者不得使用。五、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一)脚手架的架体形式:本工程采用封闭型落地式双排外脚手架,下部24米高度采用双立杆,上部采用单立杆。脚手架两排立杆之间的横距为b=1.05m,立杆纵距为a=1.5m,大横杆的步距为h=1.8m。小横杆间距为1.5m,另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二) 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序:1、架子基础与底座安放:(1)北侧为车库顶板上500mm素土夯实后,上面浇筑250mm厚C25混凝土垫层;东西两侧为250mm厚C30钢筋混凝土车库顶板,配筋为双层双向12

6、200。(2)按脚手架的纵距、横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3)铺设垫板和安放底座,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50mm厚通长木垫板(至少支撑三根立杆),必须铺放平稳;双管立杆应采用双管底座。2、脚手架的搭设顺序: 场地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力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大横杆(搁栅)小横杆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3、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1) 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2) 校正立杆垂直和大横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架体的起始段,按上述搭设顺序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每搭完一步脚手架,校正步距、

7、纵距、横距及立杆垂直度,确保符合要求后,设置连墙件,搭设上一步。(三)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及要求: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红油漆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其余按以下构造要求搭设。1、地基基础本工程北侧脚手架基础部位应在回填土完后夯实,采用C25的混凝土进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250mm;东西两

8、侧脚手架基础为250mm厚C30钢筋混凝土车库顶板,配筋为双层双向12200。地基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外脚手架的搭设要求。2、立杆设置(1)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位置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顶层顶步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部位扎结不少于2道。(2) 上部单立杆与下部双立杆交接处,采用单立杆与双立杆之中的一根对接连接。主立杆与辅立杆采用旋转扣件连接,扣件数量不应少于2个。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块,并且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横

9、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立杆上。横向扫地干一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3)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3/1000。(4) 立杆及纵横向水平杆构造要求见下图。3、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设置(1) 大横杆设置在立杆内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在脚手架的同一步中,大横杆应四周交圈,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大横杆接头的详细做法:大横杆应采用对接方式接头,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

10、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接头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1/3。(2) 小横杆搭设要求:主节点(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部,外端头伸出长度不小于150mm,靠墙一端外伸长度不小于200mm,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3) 剪刀撑的搭设方法:在脚手架外侧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连接5或7根立杆。剪刀撑应随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

11、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斜杆除两端与立杆扣紧外,在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最下面斜杆端头与立杆的接点距离不大于500mm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剪刀撑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用3个扣件等距布置,扣件扣在钢管端头小于100mm处。4、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1) 脚手板应设置在3根小横杆上,要铺满、铺严、铺稳,距离墙面120150mm。(2) 铺设方法:脚手板宜采用平铺,对头铺设的脚手板接头下面必须设置两根小横杆,脚手板外伸长度为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如图);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小横杆上,搭接长度

12、应大于200mm,其伸出小横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如图)。拐角处的脚手板必须交叉搭铺。脚手板探头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小横杆上。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小横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5、防护栏杆 (a)脚手板对接; (b)脚手板搭接(1) 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2) 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3) 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4) 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的

13、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5) 脚手架上门洞、出入口构造示意图6、连墙件(1)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 3.6m,水平间距4.5m,采用扣件连接。(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3)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4)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的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5)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