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09351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国机集团重庆地质装备产业园B区2018年11月30日专心-专注-专业目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总结一、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地质勘查仔细研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包括土层分布、含水分布(滞水、浅水或是承压水),对于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方案极有针对性。二、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文物勘察施工单位入场后(开工前),建设单位(或委托施工单位)通知文物勘探单位勘测,发现文物后,原则上层层上报,保护好现场,停止施工。三、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支护方案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四、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工程测量定位 建筑物定位参加人

2、员:城市规划部门(下属测量队)、施工单位测量员;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现场至少形成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高级经纬仪、GPS卫星定位”。五、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临水临电报批 建设单位取得施工许可证之后,建设单位(或委托施工单位)拿许可证到电力公司、水利公司办理临时审批手续。六、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三通一平三通:水通、路通、电通,随着现场办公信息化,增加了通讯、通网、通邮、通气等。一平:场地平整。建设单位交付施工单位的场地一般为平整过的,施工前确定现场标高,开挖标高一般为0或图纸设计标高,多余开挖土方,做好洽商单。七、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施工部署 施工总体部署按照“先地下后地

3、上,先土建后安装,先结构后装饰”的施工原则,加强施工过程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设备的投入,在确保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立足抢时间,争速度,科学的组织交叉施工。严格劳动纪律,严肃施工调度命令,“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实施质量、安全、进度、计划管理。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施工工期,确保按期优质高效的完成工程施工任务。7.1施工部署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合理进行工期安排,科学地组织施工,分阶段进行工期控制。以高层为例,合同工期为300天,地基基础多少天完成,主体施工、装饰、水电、竣工验收定在哪一天。确定里程碑事件土方开挖完成、基础底板完成、出0以及每5层或10层等为里程碑事件。在

4、总体安排上,粗装修及维护结构提前插入施工。交叉作业,充分离用时间和空间。以28层为例,施工至10层或15层时,从地下或首层开始插入粗装和维护(开工前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约定好分段验收)。配套项目不得占用工期,应及早安排,做到主次结合,相互衔接。主体完成之前,配套工程完工。由于工程中结构、给排水、电气采暖等专业交叉施工,应合理安排专业施工程序。解决各专业和各专业工种在时间上的搭接施工,对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电气专业施工程序在整体安排下,原则上“先配合土建预埋,后设备安装和预埋管线同步进行。”7.2时间部署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主体施工时无法避开雨季,唯一的办法既是确保雨季施

5、工的各种措施到位,尽量避开在大雨中浇筑混凝土。尤其夜间施工混个凝土浇筑存在“扰民问题”,随之而来的既是“民扰问题”,要慎重处理。按照均衡施工来安排每天浇筑量,做到每个工种每天都有工作面,避免出现窝工现象。7.3空间部署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有节奏均衡的进行施工,确保按照总控计划进行实施,在主体结构与二次结构和装饰工程以及专业安装各分项的安排上采用“立体交叉”的方法进行施工。满足上部进行结构施工,下部进行二次围护结构的施工和安装、装修的插入,与结构验收相配合。7.4资源部署随着人工费越来越高,原则上尽量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设备的投入量详见机具设备需用计划表,包括垂直运输、塔吊、物料提升机、外用

6、电梯、泵送混凝土等。混凝土采用泵送技术结合布料杆进行布料施工;直径20mm以上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模板多采用木模板,在劳动力投入上,按工作量和工期进行投入,不同的施工阶段进行合理调整。八、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工地围栏及大门现场围挡,实行“封闭式”管理,城区主要施工路段高度2.5米以上,其他路段高度1.8米以上。主入口处设置大门,高度与围挡相适应(考虑消防车、混凝土罐车、渣土车、吊车等大型设备),宽度不宜小于5米。大门内设置门卫室,其内张贴门卫制度,人员及车辆出入登记表。大门外侧应当在围墙醒目处悬挂“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

7、、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根据单位宣传需要可适当增加。办公区、生活区尽量采用永久性建筑物或现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施工设施造价费用,尽量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提高安装速度,一般多采用活动板房。九、 前期施工准备阶段之培训及图纸会审9.1开工前项目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项目部参建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必要在项目开工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开工前把钢筋、模板、混凝土等的施工内容和要求,以及文明施工等。培训是以规范为基础,以现场使用为目的来培训,一般由项目总工组织。9.2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是指工程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收到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之后

8、,对图纸进行全面细致的熟悉,审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情况,并提交设计院处理的一项活动,以施工单位为主。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组织并记录(一般为施工单位),通过图纸会审可以使各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及难点。找出需要解决的设计难题,并拟定解决方案。例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深基坑支护专项方案。从而将设计缺陷消灭在施工之前。9.2.1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及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学习国家级、地方级有关技术、质量管理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并加以严格执行。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有关技术资料。对新技术和规范的培训、指导,提高全面管理质量的素质。对于尚无规范的施工工艺,制定或明确参照标准

9、,并取得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质量监督部门认可。总工程师组织工程管理部门和项目部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审查,熟悉图纸,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有针对性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工程重点部位和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基坑支护、支拆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临时用电、塔吊、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等均应编制专项的施工和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尤其深基坑和高支模,需要组织专家论证。9.2.2施工场地现状及水文分析9.2.2.1施工场地现状对工程现场详细踏勘,测出外边线与周边建筑物距离,为支护方案做准备。基坑开挖边线与周边建筑物最近距离,合理设置生活区、施工区,找出施工区大门及进出口位置(以

10、东南侧为宜),设置场内材料、机械、设备、人员进出道路,基坑开挖后的施工区能有效利用的场地,以及基坑开挖时开挖顺序及出入车辆进出道路。塔吊等重大设备安装与拆卸设置位置。9.2.2.2水文分析场区内地下物质情况,必须现场探查,以及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地内管线综合图,说明现场是否有天然气、电缆、市政给排水、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等地下物。场区内地下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位标高及埋深,场区内主要土层等,为基坑支护方案及开挖方案做准备。9.2.2.3根据会审后的图纸内容,核查工程量,编制、调整预算书9.2.2.4以劳动定额为依据,按照合同总工期,根据各阶段中的工程特点,编制各阶段生产计划,合理组建作业人员,确保每道工序保质按期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