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093036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教师“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测试卷以下内容由职场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姓名*一、单选择题75分(15*5分)1.幼儿园中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是:( )*A:保健老师B:安全专管员C:园长2.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包括:( )*A:门把手、窗把手、台面、桌椅、水龙头B:门把手、桌椅、水龙头C:台面、桌椅3.幼儿在园门口测得体温( )以上不可入园。*A:37.1B:37.3C:37.54.空气消毒首选的是:( )*A:紫外线灯消毒B:开窗通风C:空气净化器过滤5.防病期间开窗通风每日至少( )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以上。*A:2B:3C:46.关于

2、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特点,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56C°30分钟B:40C°30分钟C:含氯消毒剂D:75%乙醇7.湖北孩子返沪后,对于返校的要求是:( )*A:没有要求,开学了就可以来了B:看看孩子报告的回沪日期,到沪后14天就可以返校。C:孩子返沪隔离观察结束后,持所在社区或医疗卫生机构开具的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及隔离观察/健康观察完成承诺书方可返园。8.教师进入教室后的第一件事是:( )*A:开窗通风B:洗手C:整理教室D:打开电源9.当你接到孩子家长信息告知孩子出现发热需请假,你该如何处理?( )*A:随他去,反正今天不来幼儿园B:向园长如实报告孩

3、子情况并做好随访C:向保健老师如实报告孩子情况并做好随访10.幼儿园“新冠肺炎”留观室在哪里( )*A:保健室西侧B:门房C:三楼大五班11.当孩子发生呕吐时,该如何处理:( )*A:用教室拖把拖B:用厕所拖把拖C:用诺如包操作D:用纸巾或者毛巾擦12.新冠流行期间,若班级内幼儿出现发热,咳嗽,精神萎靡,孩子由( )将孩子带去隔离室。*A:空班教师,走传染病专用通道B:当班老师,走传染病专用通道C:保育员,走传染病专用通道D:保健老师,走传染病专用通道13.对缺课的幼儿的处理描述正确的是( )*A:电话询问幼儿缺席原因,掌握幼儿健康情况 ,并记录在缺席本上。B:电话询问幼儿缺席原因,若因疾病或

4、不适症状导致,应继续询问所患疾病或症状信息;对于疾病信息需请家长提供医疗机构诊断证明材料,对于症状信息需询问并在缺席本上记录完整。C:在幼儿缺席本上直接写家中有人,不去管他。14.当老师出现发热,该如何处理?( )*A:向园长请假,隐瞒发热症状。B:隐瞒病情,继续上班C:向园长及主管组长如实汇报健康状况,并做好个人防护去医院就诊D:向保健老师如实汇报健康状况,并做好个人防护去医院就诊15.卧室中孩子使用的拖鞋要求( )*A:幼儿园提供公用的拖鞋,每周由保育员清洗消毒。B:幼儿园提供公用的拖鞋,每月由保育员清洗消毒。C:孩子自备拖鞋,每周由家长带回清洗消毒。D:孩子自备拖鞋,每月由家长带回清洗消

5、毒。二、多选题20分(4*5分)1.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自我防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日常外出,无需全身消毒B:散步、遛狗、驾车、独自办公的情况下可不戴口罩C:口罩脱卸要注意手不能触摸到口罩面D:上厕所后要盖上盖子再冲水2.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测量体温时,测量人员不要靠得太近B:不要因测量体温造成人员密集C:发现有发热咳嗽症状的幼儿要及时送到隔离室D:可以不开窗,可以用空气消毒器代替3.孩子入园时,在幼儿园门口量体温为37.4,该如何处理?( )*A:让家长带回观察或去就诊B:向保健老师反馈病情C:告知家长若就医要拍照上传病历给班主任D:体温不高,可在幼儿园观察4.乙醇适用于( )消毒。*A.手和皮肤B.较小物体表面C.手、皮肤、较大物体表面5.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潜伏期一般为4-10天。B:人群普遍易感C:已确认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D:病毒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都是传染源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