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中的义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09260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眼中的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孔子眼中的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孔子眼中的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孔子眼中的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孔子眼中的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眼中的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眼中的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眼中的义(一说“义”,从古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 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从而被 后世当作义的化身。那么义的含义,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 了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义这个概念我们在平常经常使用,和其他的一些词连用,比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经常使用,那 么义在孔子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给大家进行解释。那么孔子论语里头多次提到了义,比如他 讲到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么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

2、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国的国 王赢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无赖镇关西,这也是义!但从论语里面提到 的有关义的词语来看,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就局限在这一方面,它还有着更深的内涵在里面,那么在孔子的眼 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我们先把义和仁来进行比较。义 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那么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们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 道德理念。仁,爱人,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

3、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 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想实现你美好的理想,想实现美好的道德,那么你必须要通过做事情,必须通 过某种具体的形式。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 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礼记里还说过这种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义者”这个“义”,就是我刚才要讲的道德、仁义、 礼义这个“义”,“艺之分”这个“艺”是艺术的“艺”,文艺的“艺”,这个“艺”是不同的标准的意思。义者艺之分, 仁之节也,是说正义的“义”,礼义的“义”,这个“义”呢,是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标准, 根据不同的情

4、况,不同的程度来实现仁。所以仁要通过义来实现。义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也可能在这种情况 下,义表现为这个,也可能在那种情况下,义表现为那个。情况不同,标准不同,它的表现也是不同,那么 义到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它是来表现仁,它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表现仁,那么它大概根据 哪些情况,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那么我这里大概来介绍两种情况:第一,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义的表现不 同;第二,根据遇到的事情不同,义的表现也不同。那么第一我们先讲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人是有不同身份 的,那么有的人是这个身份,有的人是那个身份,当然也有不同的职业,我们现在有不同的职业,那么你是 教师,他是工人,他是军人,他是医生,

5、那么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你来体现仁这种道德,体现仁爱的 精神,那你的表现是不同的,而且必须是不同,不能混。比如说我是个医生,那么我是个医生,我仁爱精神 的体现,就是要什么啊,对病人温暖如春,要治病救人,我不这么做,我就是不义。但是你既然是医生,那 你体现仁爱精神,就应该和你医生的身份,医生的职业相称。那你是医生,你不是交通警,我是医生,结果 我不做好我医生的工作,不去治病救人,我非得说我到大街上去维持交通秩序,我去指挥交通,那你也是不 义。因为你的身份(职业)决定了你的仁爱精神在你的身份上就得治病救人,这就是义。你去做别的,做你 不该做的,那你就是不义了。这个左传里头,那么说这么一个故事:

6、“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庄公,段就是他弟弟工叔段, 那么这里头讲到,工叔段,因为这个弟弟大概对哥哥不服,弟弟又受到母亲的支持,老想篡夺君位,由于想 篡夺君位,所以弟弟他就做出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情,那么你既是弟弟,同时你又是臣,从亲缘关系上 讲,你是郑伯的弟弟,从政治上讲,你的哥哥是君,你是臣,那么臣的身份应该做出和臣的身份相适应的事 情,相称的事情。但是这个弟弟,他做出了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他干嘛啊,他做了一系列的事情, 比如说按照礼的规定,那么底下的臣,底下的大夫,卿大夫,你可以给自己在自己的地盘内建城市,但是你 建城市建得不能过大,你建的大城市按规定顶多也就是国都的三分之一,

7、中等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 你建的小城市呢,你不能超过国都九分之一,这都是礼。这是制度给你定的规模,你如果遵循这个制度,遵 循这个臣道,那你就是义。但是工叔段不遵守,这就是不义。所以当时有些大臣就对郑庄公讲到了工叔段这 个问题,觉得是不是应该早点防范这件事,郑伯应该出来制止,那么郑伯,也就是郑庄公说了这么一句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多行不义,不义是什么意思呢?他干了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 这就是不义。那么后来工叔段又进一步地不义,进一步做一些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比如他私下私自 把郑国的西部边界和北部边界,大概这个边防都划到自己的名下,由自己负责,同时还把一些地盘都划到自

8、 己这儿,变成自己个人的封邑,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势力。那么有一些大臣马上又来劝郑伯,劝郑庄公,说不 能再让他这样干下去了,说一个国家不允许有两个君主,问郑伯你看怎么着,你要是让你的弟弟当君主的话, 那我们赶紧去侍奉你的弟弟,既然他是君,我们去侍奉他,如果你不让你的弟弟,不让工叔段当君主的话, 那早点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等他的势力雄厚了,势力特别大了,坐大了以后来解决。那么郑庄公,郑伯当时 说了什么呢?说:不义,不暱,厚将崩(左传)。不义,他不符合义,不暱,就是说他不会得到人 们的亲近,为什么?他做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情,他不义,人们不会亲近他,广大的人民不会亲近他, 他即使实力雄厚了,他崩溃得更

9、快。那么到后来工叔段怎么样,野心日益膨胀,因为郑庄公大概对他一直没 有阻止,他可能认为郑庄公软弱,所以他野心膨胀,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同时训练军队,积累武器,积累 很多武器,最后发动叛乱,最后郑庄公把他给镇压了,把叛乱给平定了。那么这个故事里头两次提到了义, 一个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是“不义,不暱”,那么这个义,就是我们前头说的要跟你的身份相称,你 不能够履行你身份范围之内的职责,那是不行的。超越你的身份,那么你做的事情,你就是不义。那么这就 是我们说的,仁这个美德,这个最高的美德,这个最抽象的美德,在具体实行的时候,要根据你的身份,根 据你的地位,你来具体地去做,这样才可以。再有一个

10、故事,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齐桓公的时候,陈国有一个公子(敬仲)来投奔齐国,因为 陈国发生了内乱,那么敬仲来投奔齐国,那么齐恒公,当时对他非常好,而且给了他要职,给了他重要的职 务,让他在齐国做事情,在齐国来发展。那么敬仲他有一次陪齐恒公喝酒,齐恒公非常高兴,喝喝喝,白天 喝酒,白天喝,喝,一直喝到晚上,喝到天黑,那么喝到天黑,齐恒公可能觉得还没有尽兴,没尽兴想接着 喝,这时候敬仲就说了,说这个酒已成礼,喝酒能够达到什么啊,达到符合礼仪的程度就可以了,不能再过 份,不能再多喝了,而且我的职责是陪你白天喝酒,我不能陪你夜里喝酒,再陪你夜里喝,再喝下去怎么样, 你就违反了礼,作为臣子,我不能让你

11、违反礼,我不能做这种事情,如果我不阻止你的话,你的酒就喝过了,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喝大了,喝高了,那可能就要出别的事情。如果作为我臣子,不能阻止你这个事的话,不 阻止你,违反礼来饮酒,你这个饮酒不能饮到违反礼的程度,我要不阻止你的话,那我就是不义,所以现在 我来阻止你,我就负责白天陪你喝,晚上不能再喝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敬仲这种做法呢,那么按 照史书的评价,他就是义,符合他的臣子之道。(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作为臣子,作为被领导者,义的表现就是服从和尽职,这就符合孔子所讲的义, 下属做到这一点,就是尽了自己的义,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自己的主公刘备建立蜀 汉政权,对于刘备,

12、诸葛亮尽到了义,那么反过来,像刘备这样的领导者,义在他们身上,应该怎样表现呢?)那么义在君主那里头应该是如何表现呢?比如君主的身份,统治者的身份,义应该如何表现呢?比如说 当时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陈国有一个贵族叫夏征舒,他杀了自己的君主,那么杀了自己的君主, 周天子命令诸侯发兵讨伐夏征舒,那么史书把周天子下令讨伐叛逆这种做法就叫做义,就是如果底下发生了 叛乱,那么作为天子,你应该下令讨伐叛乱,你不下令讨伐叛乱,你就没有尽自己的职责,没有做自己该做 的事情,那你就是什么,就是不义,所以周天子下令讨伐叛乱,这是义。还有一件事情,当时楚国打宋国, 那么宋国是弱国,是小国,打不过楚国,但是宋

13、国还在反抗,还在守住它的城市,抵御楚国的进攻,但是它 有点儿抵御不住了,所以当时向晋国求援,晋国是大国,那么晋国马上派了个使者,这个使者叫解扬,马上 去宋国。告诉宋国的国君,说晋国答应出兵支援宋国,解救宋国,让宋国再抵抗一段时间,晋国的援军马上 就到。结果这个使者解扬就去送信,路上一下被郑国人给抓住了,那么郑国是楚国的盟国,郑国抓住解扬之 后,把晋国的使者解扬交给楚国了。那么楚国的国君就跟解扬说,劝解扬,说你去到宋国反着说,反着说晋 国国君的意思,别说晋国要支援宋国,就说晋国不愿意支援宋国,不愿意出兵,你反着说。解扬开始不干, 后来楚国对他威胁、利诱、恐吓,那么最后解扬就答应了,然后楚国人把解

14、扬放在楼车上,置于高处,让他 向宋国喊话,结果解扬还是按照晋国原来的意思,向宋国人传达了这个意思,还是说晋国答应支援宋国,让 宋国再抵抗一段时间,晋国的援军马上就到。楚王大怒,他就要杀了解扬,那么解扬也讲了自己的一番道理, 解扬说君主能够下达正确的命令,这就是义,那么这是君主应该做的,那么作为我臣子,当然我应该执行君 主的命令,这也是义,他下达正确的命令,他是义,我执行他的命令,我也是义。所以君主的身份干你君主 该干的事情,那么臣子的身份,干你臣子该干的事情,你们双方君和臣,不管你什么身份的人,你都体现了 仁的精神,那么你就是义。所以董仲舒有这种说法:立义以定尊卑之序,君臣之职明矣。义立起来了

15、,尊卑 之序列就明确了,君臣之职就明确了。就是你该干什么,他该干什么,大家都非常明确了。所以我们说呢, 义的含义,它是一种仁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第一就要根据你的身份,做跟你身份相称的事情,那么 这就是义。(孔子认为,义是体现仁爱精神的,不仁不义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干,在一般情况下,说假话就是不 义,但在特珠情况下,如果说假话为了救人,是义还是不义呢?也就是说,如果面临不同的事情,义的表现, 还是一成不变的吗?)第二,那么义呢还要根据事情,根据你当时那种特殊的情况,特殊的事情,你来行仁 道,那么就是义。比如说我仁爱,我要推行仁爱精神,实现仁爱精神,那么这种仁爱精神在具体的实现中, 要根据不同

16、的情况,要根据不同的事情,那么有时候在紧急的情况下,可能我这么处理,这就是仁爱,可能 在那种情况下,我那么处理,那就是仁爱,这些仁爱就都是义。比如说,我说了不能说谎,不说谎这是一种 仁爱,诚实,那么平常,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那么一般来说不能说谎,要诚实,诚实这是仁爱的一种体现, 我做到了诚实这就是义。但有时候在紧急的情况下,情况特殊,有时候需要说谎,说谎就符合仁爱精神,说 谎就是义,所以仁爱精神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就要你说谎,你说谎你就是义,你不说谎你就是不义。那么 比如有些病人,他得了绝症,得绝症,精神上自我把握的能力可能又比较弱,这时候,你如果突然还不到跟 他说实话的时候,你一下跟他说了实话,那么这个时候怎么样,应该说不符合义。那么这时候,为了他的心 灵的这种安宁,为了他更好地治病,为了他有比较好的精神状态,有时候不需要跟他说实话。那比如说一位 老母亲,身体非常不好,比如说她的儿子或者说在前线阵亡了,或者她儿子因公殉职了,那么这个时候,你 就不一定立刻跟她说实话,那么(不然)这位老母亲她就可能精神上支持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