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09232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法分配律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运算定律,邓老师能够让学生能够在观察、发现、猜想、举例、验证、总结的一系列基础上得出规律。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培养计算能力一个重要策略是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的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目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这样既保证了计算的准确性,又提高了计算速度。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难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会用乘法分配

2、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而这位老师能够让学生能够在观察、发现、猜想、举例、验证、总结的一系列基础上得出规律,这是她这节课成功的关键,也是所有老师的学习榜样。本堂课我通过口算、读算式、写类似算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感知乘法分配律,最后由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概念。一、本课堂我的教学程序是:先让学生独学“学一学”部分的6个问题,第1、2个问题根据情景图上所给的信息估算并列出算式:(42)25和425225;第3个问题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特点;第4个问题根据你的发现完成填空。25(40+4)=25( )+25( )、6517+3517=( + )( )(意图是让学生体验乘法分配律);第5个问题试着举出类似

3、的例子;第6个问题试一试:你可以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你的发现吗?(a+b)c=( )( )+()( )。独学完六个问题后,学生通过群学和小组在全班的展示,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接下来,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最后通过两道练习题对所学内容进行了延伸。(1)2818-828 、(2)2599 )二、不足之处:1、在要求同学们去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时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同学对乘法分配律特点的认识比较模糊。2、在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时,我只是一笔带过的把乘法分配律通过课件再展示给学生们看了一遍,没有反复强调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导致学生没有较好的掌握乘法分配律。三、

4、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我觉得教学此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2、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5、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 12588 竖式计算; 125811;125(80+8);125(100-12);(100+25)88; (100+20+5)88等等。10189 竖式计算;(100+1)89;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间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结合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3、多练。 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3698+72;6825+68+6874,3212525等。 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在教学、训练中教师应避免重复、机械的练习,要有针对性、要精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通过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