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理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090659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的理论(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贯穿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含义:1.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

2、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 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 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 性。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就是自主、合作、创新。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